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中华史论(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民族研究》 张博泉 参加讨论

三、由中国单一民族的华夏到中国多民族的华夏
    秦统一六国,把诸夏统一为一个华夏族,在中原主要是由统一的华夏族所构成,拒四夷于中原之外。由中国九州的华夏族(汉族前身)发展为一个与其他族相等的族称--汉,并在中原同为中国、华夏、有一段较长的发展变化的过程。
    (一)中国统一的华夏族的诸称谓
    秦、汉、三国、西晋,是统一的多民族"天下一体"国家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在这段历史中,中原地区称中国、华夏、中夏、中华,同时仍以朝代称秦人、汉人、晋人。这些不同的称谓应从地域和族类两个方面理解。地域的含义指当时中原王朝所建立的所有郡县地区,而族类的含义指郡县地区内的不同族。
    中国是就四裔与中原郡县地域的不同而言,在中国郡县地区居住的皆为中国人。中国与四裔之分主要是地域之分,由于地域的变化,也可以由裔变为中国,由中国变为裔。《路史·国名记》:"《春秋》用夏变(于)夷者,夷之;夷而进于中国者,中国之"。四裔地区变郡县后,其夷狄即变为中国人,四裔民族入居郡县地区,即变为郡县内中国人。就地域而言,中国又称中夏、中华、都是指中原郡县地区。
    中国,有人认为是当时王朝的自称,其实也是中国以外四裔对中原的他称。匈奴、鲜卑等都称中原王朝为中国、夏或华,自视为裔、夷。匈奴称汉为中国,冒顿使使遗高后书:"愿游中国"。⑩后来向高后使使来谢亦称汉为"中国"。(11)匈奴中行说在与汉使辩匈奴与中国之俗时,亦称汉为"中国"。(12)呼韩邪单于在其死前遗言给其子:"有从中国来降者,勿受"。(13)南越赵佗也称汉为"中国"。(14)在汉时,中国既是自称,同时也是四裔对中原之称。
    汉自称汉、大汉,四裔也称其为汉、大汉、汉家。(15)汉有几重意思:就中原王朝承爱系统来说,汉是朝代称,即中国王朝之称,就这个意义讲,汉人指汉朝的中原郡县之人。但就族类的系统来说:汉也是族称,即指华夏族。在中国与四裔之间分华夷,而在中国郡县的内部也有夷汉、羌汉、胡汉、越汉之间的区别。这样汉人,一方面是指汉朝中原郡县的人,以与四周的夷狄相区别;另一方面又用以区分中原郡县内的汉(华夏)与夷、羌、胡、越等族的不同。汉人之称始于汉,他与夷、羌、胡、越对言,因此已具有汉族称谓的内容。这时的汉人基本与华夏人是相等的,还没有发展为华夏称谓之下的与其他族称对等的汉族,也就是作为华夏中的一个专用民族名称而出现,这样的汉民族的形成大约是在后来的北朝时期。
    (二)由中国单一民族的华夏到中国多族的华夏
    到东晋、十六国及南北朝时,由中国单一的华夏(汉)族一体进入以多民族为中国华夏一体的新时期。在这次大变化的过程中,逐渐地的汉的称谓与地位,已不再与华夏的名称和地位相等,华夏观念又上升到中国各族称谓之上,汉与在中国的其他族均为中国、华夏的一个族,即由汉时的朝代与族兼称发展为以汉作为一个族称而出现的新时期。由华夷之分发展为蕃汉之分。五胡十六国时,在中国的民族及其所建立的政权,变外为内,变夷为夏,其民族和政权都是中国、中华的民族和政权。因此,这个时期的中国、中夏、中华的含义是中国多民族华夏的含义,而朝代的名称和以朝代称其国内的郡县地区的人,仍继续存在。十六国是中国的十六国,北朝也是中国的北朝。各族在中国建立的政权或王朝均以其政权或王朝称。如北魏自称为魏、大魏,四裔也称其为魏、大魏或大国。这个时期在中国各族的共称是中国、中夏、中华,以郡县地区为中国,以边境地区为四裔。当时国家的整体结构仍是"天下国家一体"的体制。国家,指国郡县,家编户;天下,指"外及四海"。在统一的时期,最高统治者君,既是中国九州的皇帝,也是四海夷狄的天子。当五胡十六国在中原割据时,便在中原出现多民族的中国皇帝,到南北朝时,又出现南北两个中国的皇帝和南北两个四裔的天子。
    汉人之称始于汉,即是汉朝的中国人之称,也是族称,即指华夏族。汉人这个名称后来被沿用,到南北朝时,便成为与当时胡夷对言的汉民族的专称。自东汉以来,入居中原的各族人民成为中原编户,在文化上已逐渐与汉相等,但在中原仍保其本俗和语言。其政权称其本族人为国人,对原中原的编户齐民以其政权名称之。又进而分胡汉,称汉人语言为汉语,其族为汉人。这样便出现胡语、虏语与汉语的不同,诸胡夷人与汉人不同,华夏的称谓便上升到胡汉名称之上,在中国的胡汉皆为中国、中夏、中华。
    (三)由中国华夏向中外一体华夏的孕育
    隋、唐是"天下一体"发展的最后和最盛的阶段。隋把中国、中华由原来的南北朝发展为统一的多民族的"天下一体"国家。隋朝的统一,在"天下一体"内仍分中外、分华夷,它没有改变君天下、国郡县、家编户的一体格局。
    隋称中原为中国、诸夏、华夏,由于对南北的统一,空前宏大了中国华夏对外的影响。我国北方的突厥兴起,"抗衡中夏",称隋为大国,称中国为华夏,自称是隋之臣民,与隋为一体。"乞依大国,服饰法用一同华夏"。(16)特别是西突厥对外传播,中国、大国、华夏对外影响更加扩大。隋时与西域、南海、日本交通更加发展,胡商往来或居中国者很多,极称中国之富。隋为显示"中国之盛",向西蕃人大摆排场,"又令三市店肆,皆设帷账,盛列酒食,遣掌蕃率蛮夷与民贸易,所至之处悉令邀延就坐,醉饱而散。蛮夷叹嗟,谓中国为神仙"。(17)中国为大国、华夏,西方史学家在其史书中记载隋事时便以"桃花石"称中国。"桃花石"的名义,国内外都有研究,有"拓跋"、"大唐"、"大魏"、"大汗"诸说,依我所见桃即大,花即华,石即人,其全称是"大国华"或大国华人"。这正是当时以大国、华夏的名称对外影响的结果。称中国为"大国华"与后来西方称中国为"大国契丹"同。(18)
    唐继隋又有很大发展,但仍分中外、分华夷、谓中原州县地区为中国、中华。"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身居礼义,故谓中华。非同夷狄之俗,被发左衽,雕体文身之俗也。"(19)由此可见,中华在两重意思:一是指中国、中夏,其标准是在中国"新被王教";二是指在衣服、习俗、礼义上与汉族同,并为中华。唐太宗认为中华与狄都是人,没有两样。他反对"贵中华,贱夷狄",提出天子与夷狄如同父母与赤子的关系,把人与禽的观念变为人与人的观念,这是民族意识和民族关系在思想上一大进步,它的进步如同消除国人与野人、君子与小人的人禽关系一样,将展示不分中外,不分华夷的中外皆为中华的历史到来。在唐朝以前,在边境地区就已出现变夷从夏、变外从内的民族和政权,如宕昌和高句丽,而到唐朝便出现实际上与中国并存的地方华夏的民族和政权,如渤海是最为典型的,行唐制,是与唐"车书本一家"的中国型的地方政权。唐朝实行中原与边境的两种府州制,是由过去的羁縻部落、政权向全国的州县制的一种过渡的形态,展示着向全国的中国、中华发展的一种趋向,但唐还没有形成不分中外,不分华夷的国家。
    四、由中原的中国、中华到全国的中国、中华
    历史的发展是由"天下一体"的中华发展为"中华一体"的中华。辽、宋、金是一个重大的变化时期,由我国的封建社会前期进入封建社会的后期,也是由"天下一体"进入"前中华一体"时期。从辽、宋、金到元、明、清、是由多中国的"前中华一体"向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华一体"的重大发展。
    (一)多中华的并存
    在辽、宋、金以前,四裔地区的民族是以氏族部落、部族和地方臣附于中原王朝,同时也出现地方的中国型政权,但在四裔地区还没有出现中国的王朝。正因为如此,中华仍指中原。在当时,华夷皆是人的思想和"华夷无隔"、"混一戎夏"(20)的思想已经被提出和发展,特别是统一南北,变边境为府州,视边境府州人为"编户"(是同中原不同的一体内的两种府州制和编户),是"前中华一体"形成的历史前提和基础。辽、宋、金时期就是在这一前提和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并形成以南北朝为重心的多中国王朝、列国和列部的新时期。它既不同于秦统一前的战国分裂时期,也不同于隋统一前的南北朝时期。隋以前的南北朝是南北对等的两个王朝,没有第三个王朝在四裔地区与之并存,因此称之"前南北朝",而辽、宋、金的南北朝不是对等的,南朝臣附于北朝,不是两个王朝而是多中国王朝的并存。元统一不同于秦统一,是合多中国王朝、列国和列部为中国、中华。
    "前中华一体"时期,先后并存的中国王朝有辽、宋、金、西夏、黑汗朝和西辽。辽、宋、金都是中国王朝,耶律楚材说:"辽家遵汉制,孔教祖宣尼"。(21)辽自视为中国,行中国教。《松漠纪闻》记载辽道宗:"吾闻北极之下为中国,此岂其地邪?"又:"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中华"。金朝自称是中国王朝的合法嗣承者,主张统一天下者皆可为正统。西夏自称大夏,(22)自视其与宋为中国东西两个王朝。西辽是从辽分出,行辽制,可称为两辽,自属中国王朝。黑汗朝与辽、北宋并存,是属于新兴的中国王朝的一个类型。黑汗朝诸汗自称是"中国之君",在王号之上冠以"中国"的名称。把中国分为上秦(宋),中国东部;中秦(契丹);下秦(黑汗朝),中国西部。(23)这个时期的地方政权和部族,已不同程度的中国化或直隶于诸王朝,司马光就已提出,不能以"僭伪"视之,应同视为列国,(24)因此当时与中国王朝并存的地方政权和部族,亦应以列国、列部对待。
    (二)全国中华的开创
    在"天下一体"时期,中华主要指中原诸侯国和郡县地区,诸侯国和郡县以外被称为四裔、四海。辽、宋、金进入多中国王朝、列国和列部并存时期,为后来的元朝实现统一的全国的中国、中华创造了条件。元统一的特点,是统一多中国王朝、列国和列部为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华一体"国家。
    自从汉作为一个民族的专称以后,汉便成为多民族的一个族与其他民族共存于一体之中,而华夏则成为民族的共同称谓,因此不能再用传统的"正闰华夏之辩"看待华夏,应重新看华夏的民族与区域结构的新变化。在华夏已成为高于各民族的称谓之后,仍把汉人、中国、中华划为一个等号,拒各民族及其区域于华夏之外,已成为不合时宜的陈腐观念。正因为如此,就要严格区分汉化与华化的不同,就要重新思考和认识"民族融合"这个概念的提出与实际应用问题。民族融合是互相的,但不是等同的。各民族在发展中融合于汉族,同时汉族也融合于其他民族。从历史上看,在中国九州主要是华夏(汉)族的时期,其他民族的自树能力还很弱而往往是走与华夏(汉)族相融合的道路,即变夷狄为汉人。在前北朝时,这种自树能力也是弱的,北魏孝文帝所采取的便是本族汉化的方针,到后北朝的辽、金时则不同了。契丹人、党项人首先表现出在作为一个华夏中发展本民族自树能力,以各民族共有的华夏文明为核心创制本民族文字和学校,培养本民族的文人,使之成为华夏文化的一部分。金代女真族更为本民族设科举,找到了既保存本民族作为华夏的一个成员,又可与汉人等齐步发展和繁荣的道路。这样的发展不是汉化为汉族的方针,而是不走融合于汉族而共同为华的方针。元朝所建立的不是使本民族为汉人的国家,而是以本民族为统治民族,以汉族为主体民族,包括各民族在内的"中华一体"国家。元朝灭亡西夏、金、南宋,不是外来民族入侵而灭亡了中国、中华,相反的,是空前跨进全国为中国、中华的历史时期,分裂的中华变成统一的中华。
    (三)全国中华的发展与巩固
    明、清是对元朝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华一体"国家的继承、发展和巩固。明是以汉为统治民族建立的王朝,是作为全国的统治民族而更替出现在元与清之间。元自称其统治下的全国为中国,把统一中国之外的邻国称外,这样就在全国消除一体内的中外、华夷之分,中外变成中国内的中原与边疆之分,华夷变成中国内的诸民族之分,不分地域和民族同是中国、中华。元消除一体内的外,只存在一体外的外,并把"天下一体"内的"天下一家"思想扩大为与邻国的和睦关系,确立与外国的"亲仁善邻"的友好外交政策,而四邻的国家也仍沿旧称元朝为大国、上国和天朝。"王者无外"、"以四海为家"。(25)把中国与四海的观念扩大到邻国中去,对其国制是"官僚土庶:凡衣冠典礼风俗一依本国旧制"。到明、清则更以全国的中国加强了与国外的关系,不仅自称中国、中华,外国也称之为中国、中华。从历史上看,中国、中华有两个方面的名称同时存在,既以中国、中华自称,也以不同时期的朝代称,已改变了它的内容和含义。只待封建的王朝被推翻,中国、中华便成为唯一的名称。"中华一体"便由封建帝国的一体变成民主共和的一体,最后则变革为人民共和的一体,这是不同性质的"中华一体"。
    对"中华一体"之史的考察,应当研究它具体发展和变化的过程,研究它经过什么样的历史过程,而最后发展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华一体"的国家。在"天下一体"时分中外、分华夷,甚至在中原地区也出现过多政权的分裂。从元朝起,不仅形成一个统一的全国中华,而且也从历史上消除了象战国、三国、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国那样的时代重演,应当从实际出发,而不能再用"同室藩篱,一家尔汝"(26)观念看一统中华的问题。在今天研究"中华一体"之史的发展的根本点,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反对国家分裂和民族分裂,反对搞颠覆活动,反对和平演变,自强于世界之林,同各国建立和睦的亲仁善邻的友好关系,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出新贡献。民族虚无主义和国家虚无主义都是没有前途的。
    注释:
    ①束世澂:《中国通史参考资料选辑》,新知识出版社1955年3月,第151页。
    ②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人民出版社1955年3月,第337-339页。
    ③《左传》昭公30年。
    ④《史记·夏本纪》
    ⑤《礼记·表记》
    ⑥《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郑玄。
    ⑦《汉书·律历志》
    ⑧《书经》蔡沈注。
    ⑨《诗·小雅·北山》
    ⑩(11)(12)(13)俱见《汉书·匈奴列传》
    (14)《史记·南越尉佗列传》
    (15)见《史记》、《汉书》匈奴等列传。
    (16)《隋书·突厥传》
    (17)《隋书·裴矩传》
    (18)详见《"桃花石"的名与义研究》,《北方文物》1991年第4期。
    (19)《唐律释文》
    (20)《隋书·裴矩传》
    (21)耶律楚材:《湛然居士文集》卷12。
    (22)田况:《儒林公议》下。
    (23)张广达:《关于马合·喀什噶里的〈突厥语词汇〉与见于此书的圆形地图》,《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2期。
    (24)《资治通鉴》卷69。
    (25)《元史·外夷传》
    (26)《元文类》卷38,家铉翁:《题中州诗集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