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罗马的观念在公元1世纪逐渐与元首崇拜结合起来,成为具有神圣意义的象征,为社会各阶层所接受。奥古斯都开创的罗马和平事业使他逐渐被神化,成为人民崇拜的对象。有学者提出,元首及其家族成员也逐渐被视为具有佑护功能的神,不但要庇护人民,而且要保佑国家的和平与安宁。元首不但是国家政治的中心,而且是帝国的象征,同时成为罗马和平、永恒的象征。与此相应的是,“奥古斯都保佑”的字眼儿也出现在元首铸造的钱币上。在这个神化的过程中,罗马城、元首、帝国、永恒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甚至同义词,“元首保佑的目的就在于罗马人民的永恒”[4]。与此同时,“永恒的罗马”的观念也随着对罗马女神的崇拜和对皇帝的个人崇拜逐渐被神化。从屋大维统治时期开始,罗马女神就被作为神崇拜。他下令在东方的一些行省修建罗马女神的神庙,供客居的罗马人崇拜之用。弗拉维王朝时期,罗马女神的崇拜在帝国境内普及。哈德良在位期间,他在罗马修建了维纳斯和罗马的神庙,并将“永恒之城”刻在神庙和他的铸币上,从而开创了永恒之城的历史。这种风气也逐渐曼延到帝国境内的许多地方[5](P44-46)。到公元1世纪中后期,永恒之城、永恒的罗马、帝国永恒之类的语词出现在钱币、铭文、法律文书及其他公私文献里面,成为帝国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罗马帝国后期,永恒的罗马的观念并没有消失。虽然从公元3世纪危机开始,罗马就不断陷入内忧外患之中,罗马帝国也渐趋衰退。但是,永恒的罗马之类的字眼儿仍然普遍出现在奥索尼乌斯、西马库斯、阿米阿努斯·马塞里努斯等帝国后期信奉罗马传统宗教的作家的著作中[6](P36-38),并对此充满了信心。在阿米阿努斯·马塞里努斯的眼里,罗马仍是无可争议的“永恒之城”,只要人类存在,罗马就会长盛不衰[7]。 公元410年,西哥特人阿拉里克率军攻陷罗马,打破了罗马城不可战胜的神话,也给罗马人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基督教著名的教父哲罗姆哀叹全球最明亮的光线熄灭了,罗马帝国失掉了首脑,全世界随一个城市灭亡了,并难以置信建立在征服全世界基础之上的罗马竟然陷落。为了满足听众的需要,圣奥古斯丁则多次就这个问题进行布道[8]。信奉传统罗马神的人们虽然也同样对罗马的陷落感到震惊,并谴责背离传统信仰的行为,但对永恒的罗马的信心似乎并未丧失。诗人鲁提里乌斯在公元416年的著作中仍然对此信心十足[9](P47-48)。整体而言,在此后的文献、钱币铭文中,永恒的罗马之类的字眼儿仍然非常多,编撰于438年的《狄奥多西法典》中就有不少例子,在它的序言中就使用了“永恒之城”[10](P3)。即便在西部帝国的皇帝被废黜,西部帝国的领土被几个蛮族政权瓜分以后,永恒的罗马的观念还存在,就连日耳曼人也承认这一点。东哥特人国王提奥多里克在请求芝诺皇帝允许其攻打意大利时就称罗马为“世界之首和主妇”[11]。 二 虽然永恒的罗马观念在西部帝国解体后仍然保留下来,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变化。实际上,随着罗马历史的推进,这种观念也不断得到调整。 永恒的罗马的观念在字面儿上虽然以罗马城为对象,但它在人们观念中更多是指代整个帝国和皇帝的统治。罗马是帝国的首都,是元首或皇帝统治机关的所在地。公元3世纪危机之前,帝国的重心在意大利本土,罗马是独一无二的中心。随着罗马与各蛮族战争的加剧,帝国东部边疆的重要性凸显。为了应付频繁的边患,帝国的皇帝们也常驻边疆。在这种形势下,罗马作为首都的地位开始下降,许多元首在位期间很少甚至不到罗马来。四帝共治制度的实施进一步削弱了罗马的重要性。随着公元330年君士坦丁迁都新城,帝国重心东移彻底实现。罗马虽然仍是西部帝国的都城,但并不长久。公元4世纪末,在蛮族侵袭的浪潮中,西部帝国的都城先迁米兰,再迁拉文纳,罗马则成为名副其实的故都和废都。与此相对应的是新都君士坦丁堡,它不但取代罗马成为帝国的政治和权力中心,而且被称为第二个罗马或新罗马。新罗马与旧罗马一样建在七个山头上,分成十四个区,其建筑设施完全仿照罗马城,这里的居民享受与罗马城居民一样的特权。帝国的臣民甚至用“城市”一词指代它,而这曾经是罗马城的专称。罗马的永恒之城的称号虽然仍在沿用,但对罗马城而言,其实际意义是在不断减弱的。永恒的罗马理念的象征逐渐转到了君士坦丁堡身上,尽管它并没有直接用永恒之城的名号。它通过第二罗马或新罗马的称号,继承和延续了帝国永恒的内涵,因为作为新的首都,它将与皇帝的统治一起永久存在。这种转换可以很好地说明为什么罗马城在经历了阿拉里克和盖萨里克等蛮族的劫掠后,“永恒的罗马”等字眼儿仍然存在,也可以说明为何公元476年罗马人的皇帝罗慕路斯被废黜的事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在他们看来,罗马并没有灭亡,灭亡的是旧的罗马,它的生命在新罗马那里得到了更新,罗马政权和皇帝仍然存在。 永恒的罗马的观念在古典后期不但没有消失,恰恰相反,这种观念却得到进一步强化。这是其不断调整的第二个方面。 永恒的罗马的观念是建立在传统罗马信仰基础之上的。罗马人所获得一切包括帝国的和平都被视为罗马诸神保佑的结果,是诸神对罗马人虔诚敬神的回报。罗马传统的信仰是多神教,这种多神信仰随着基督教在帝国的兴起逐渐受到挑战。基督教是一神教,把多神信仰斥为迷信和偶像崇拜。虽然最初的基督徒并不反对罗马的统治,但在对帝国的认识与定位上并不高。在早期基督教的文献中,罗马被视为新巴比伦,是邪恶的代表和化身。基督教的神学家们沿用了《旧约》、《但以理书》中的帝国演进理论,把人类社会的历史分成四大帝国,罗马及其所建立的庞大帝国则普遍被视为最后一个。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帝国和基督的敌人,它将随着耶稣基督的降临而灭亡,世界也随之进入末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