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联合国宪章》第2条第3项规定:“各会员国应以和平方法解决其国际争端,俾免危及国际和平、安全及正义”;《宪章》第33条第1款规定:“任何争端之当事国,于争端之继续存在足以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之维持时,应尽先以谈判、调查、调停、和解、公断、司法判决、区域机关或区域办法之利用或各该国自行选择之其他和平办法,求得解决”。See Tim Hiller, Principles of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Carvendish Publishing Ltd., p. 229(1999). (29)邓小平:《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一九八二年九月二十四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15页。 (30)杨金森、高之国:《亚太地区的海洋政策》,海洋出版社1990年版,第323页。 (31)邓小平:《稳定世界局势的新办法》(一九八四年二月二十二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50页。 (32)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搁置主权,共同开发》,2000年11月7日,http://www. fmprc. gov. cn/mfa_chn/ziliao_611306/wjs_611318/t8958. shtml。 (33)江泽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二○○○年九月六日),《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8页。 (34)江泽民:《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安全观》(一九九九年三月二十六日),《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13页。 (35)1958年4月,联合国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次海洋法会议上制定了4个公约:《领海与毗连区公约》、《公海公约》、《大陆架公约》和《捕鱼与养护公海生物资源公约》,合称《日内瓦海洋法公约》。参见马呈元:《国际法》,第123页。 (36)See Mark W. Janis,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Law, Citic Publishing House, p. 221(2003). (37)李明春:《海权论衡》,海洋出版社2004年版,第162~163页。 (38)唐家璇:《中国外交辞典》,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751页。 (39)万霞、宋冬:《争议海域的共同开发制度——从邓小平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外交思想说开去》,《太平洋学报》2007年第6期,第36页。 (40)章示平:《中国海权》,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352页。 (41)吴纯光:《太平洋上的较量——当代中国的海洋战略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第42页。 (4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二○一二年十一月八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4页。 (4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二○一二年十一月八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36~37页。 (44)参见新浪网:《胡锦涛:锻造适应历史使命要求的强大人民海军》,2006年12月27日,http://mil. news. sina. com. cn/2006-12-27/1814422755. html。 (45)吴胜利、胡彦林:《锻造适应我军历史使命要求的强大人民海军》,《求是》2007年第14期,第33页。 (46)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二○一三年一月二十八日),《人民日报》2013年1月29日,第4版。 (47)《习近平首谈战略定力不寻常新国际观渐显》,《文汇报》2013年1月30日,第6版。 (48)See Chris Buckley, China Leader Affirms Policy On Islands, New York Times, January 30, 2013. (49)See Jamil Anderlini, Xi Strikes Strident Tone On Foreign Policy, Financial Times, January 29, 2013. (50)《昭告世界和平与利益都不放弃》,《联合报》2013年1月30日。 (51)《强势不强硬习近平外交策略》,《香港经济日报》2013年1月30日。 (52)《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共中央政治局改进工作作风“八项规定”出台一月综述》,《人民日报》2013年1月5日,第4版;《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复兴之路的启示之四》,《人民日报》2012年12月4日,第1版。 (53)See Lee Joyman, Islands of Conflict, History Today, May2011, Vol. 61, Issue 5. (54)See J. G. Merrills, International Dispute Settlement, 3rd Ed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1(1998). (55)周鲠生:《国际法》,第757页。 (56)[德]奥本海:《奥本海国际法》下卷,第二分册,王铁崖等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93页。 (57)邵津:《国际法》,第411页。 (58)王铁崖:《国际法》,第454页。 (59)白桂梅:《国际法》,第525~527页。 (60)[英]J. G. 斯塔克:《国际法导论》,赵维田译,第390页。 (61)参见[德]奥本海:《奥本海国际法》下卷,第一分册,王铁崖等译,第3页;[苏]Ф·И·科热夫尼科夫主编:《国际法》,刘莎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374页。 (62)马呈元:《国际法》,第322页。 (63)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发言》(一九五四年五月十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二集,世界知识出版社1958年版,第62页。 (64)周鲠生:《国际法》,第760~761页。 (65)参见新浪网:《中越称将通过谈判与友好协商和平解决海上争议》,2011年6月27日,http://finance. sina. com. cn/roll/20110627/160010053873. shtml;新华网:《外交部:中国主张通过和平谈判、友好协商解决南海争议》,2011年6月28日;http://news. xinhuanet. com/world/2011-06/28/c_121597109. html;人民网:《胡锦涛会见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2012年9月9日,http://politics. people. com. cn/n/2012/0909/c1024-18956399. html。 (66)参见[英]伊恩·布朗利:《国际公法原理》,第781~783页。 (67)傅崐成:《海洋法专题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4~285页。 (68)参见张新军:《权利对抗构造中的争端——东海大陆架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119-124页;See Zhongqi Pan, Sino-Japanese Dispute over the Diaoyu/Senkaku Islands: The Pending Controversy from the Chinese Perspective,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Vol. 12, No. 1, 2007, p. 80-83; Ivy Lee & Fang Ming, Deconstructing Japan's Claim of Sovereignty over the Diaoyu/Senkaku Island, The Asia-Pacific Journal, Vol 10, Issue 53, No. 1, December 31, 2012; Gavan McCormack, Small Islands-Big Problem: Senkaku/Diaoyu and the Weight of History. and Geography in China-Japan Relations, The Asia-Pacific Journal Vol 9, Issue 1 No. 1, January 3, 2011. (69)See Kimie Hara, The San Francisco Peace Treaty and Frontier Problems in the Regional Order in East Asia: A Sixty Year Perspective, The Asia-Pacific Journal, Vol 10, Issue 17, No.1, July 7, 2012. (70)参见凤凰网:《菲律宾称已将中国“告上”联合国要求修改南海九段线》,2013年1月23日,http://news. ifeng. com/mainland/special/nanhailingtuzhengduan/detail_2013_01/23/21483004_0. shtml;凤凰网:《菲高官承认中国已有效控制黄岩岛菲再也不能进驻》,2013年1月21日,http://news. ifeng. com/mainland/pecial/nanhaizhengduan/content-3/detail_2013_01/21/21417876_0. shtml。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