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近期刘少奇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党的文献》 杨明伟/丁俊萍 参加讨论

还有人从刘少奇经济思想与邓小平经济理论的角度,探讨了二者的渊源关系。他们认为,在重视经济建设、立足现实走自己的路和改革经济体制等方面,刘少奇的一些思考与邓小平经济理论都有相通之处。有人从农业合作的角度提出,“从刘少奇的合作制到邓小平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记录着中国社会主义与农民关系的复杂曲折的历程,也反映了我国领导人对社会主义农业合作道路的艰难求索和对社会主义理解认识的不断深化。”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建国初期,刘少奇运用马列主义(尤其是列宁)的合作经济理论,结合我国实际,系统地提出了在我国发展合作经济的道路、任务、方针和政策,并在实践中有所创造和发挥,形成了发展我国合作经济的基本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倡导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起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继承发展了其合理内核,并在新时期把我国的农村合作经济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邓小平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思想,扬弃了集体农庄、人民公社体制,吸取了毛泽东、刘少奇的农业合作思想的有益成份,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和发展,把农村合作理论进一步深化、系统化。“从刘少奇到邓小平,在解决中国农业的合作化问题上,其思路基本是一致的。”“邓小平在新时期根据历史与社会提供的经验和新的实践机遇,探索出一条更适合中国农村发展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道路,就理论深度广度而言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鉴于历史环境、国内情况、国际形势、党的任务、认识程度以及个性特点等方面的不同,对刘少奇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内在联系的研究和估计,应该采取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原则,既不可无视这种联系的客观存在,也不能过分拔高。
    三、刘少奇对传统文化的借鉴
    近年来,研究人员对中共领袖人物所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一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些论者不断地发掘出传统文化对领袖人物思想的渗透。在刘少奇研究方面也是如此。
    这次研讨会上,有些作者从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部党的建设历史上的经典文献中,进一步发掘刘少奇思想中的中国特色。他们认为,刘少奇的《论修养》,不仅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充分体现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江泽民就充分地肯定了这一点:“我们党的一大长处和优势,就是把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同坚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有机地结合起来,讲求共产党员个人的思想品德修养。刘少奇同志写的一本《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就曾专门讲过这个问题。”(注:江泽民1997年1 月在中纪委第八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他们认为,刘少奇思想具有很浓的中国特性。
    有人提出,“《论修养》这部著作之所以能产生如此巨大的精神力量,除了其中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外,还由于它吸取、借鉴了我国古代儒家优秀成果。”这种吸取、借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引用孔子关于修身体验的重要论述来说明世上没有天生的“圣人”。其二,引用孟子关于承担历史大任的人都要经受磨炼的重要论述,启迪共产党员积极投身实践锻炼。其三,引用曾子和《诗经》中的与修身有关的重要论述,强调自我反省的问题,并把共产党员的修养同古人的修养从本质上区别开来。其四,运用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思想,激励共产党人积极向上,以革命导师为榜样。其五,运用古代儒家“慎独”的思想,启迪共产党们自觉遵守党纪和社会规范。其六,运用古代儒家“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思想,来激励共产党员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这六方面的引用,既有强烈的针对性,又有深刻的思想性;既体现了“古为今用”,又做到了“推陈出新”,可谓深得其妙。“《论修养》全书四万八千字,在这并不算长的文字中,多次引用儒家有关修身的思想资料来充实或深化与党员修养相关的许多重要论述。仔细研读,不难发现,其对儒家思想资料的引用,非常娴熟,总是恰到好处,收到了出神入化的奇特功效。”
    也有研究者提出,不能将刘少奇等领袖人物所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与他们所受的马列主义的影响割裂开来。应该说,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在他们的思想中这两方面的影响是相互交织、有机结合的整体,正是这种有机的交融,使得他们既成为共产党的杰出代表,也成为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
    四、刘少奇研究的薄弱环节
    “刘少奇与中国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的情况与以往的研讨会一样,论文涉及的面广,涵盖的内容多,但真正成为研讨热点的问题,相对比较集中;同时,也存在一些研究的薄弱环节。
    在研讨中,有人提出,刘少奇外交思想是目前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由于种种原因,刘少奇的外交思想尚未能得到进一步展开”。“刘少奇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中的重要一员,党和国家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国务活动的主要代表,为新中国的外交理论与实践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和平外交思想、反对霸权主义思想、对外开放思想等是我国外交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
    另外,2000年春季在湖南宁乡召开的刘少奇军事思想研讨会上,与会的专家学者提出,刘少奇的军事思想是刘少奇整个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界对此研究不够。在那次会议上,尽管大家在一定意义上对“刘少奇是军事家”这一问题基本达成共识,但大家普遍认为,对刘少奇军事思想的研究还很薄弱,有很大的发掘余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