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从郑州白家庄期商文化说到仲丁都隞(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 方酉生 参加讨论

但是,以上所列举的十分珍贵和丰富多彩的实物遗存,在郑州二里岗期下层,却很少见到,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也是研究者不可回避的根本问题。难道是受当时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物质文化水平达不到的原因吗?肯定不是的。因为在时间上早于它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第三期遗存(即夏桀都斟)里,已发现有大型夯土宫殿基址,大中型墓葬,以及出土有玉刀、玉钺、玉璜、玉璋、玉柄形器、石磬、铜铃、铜锛、铜凿、铜刀、铜镞、铜镶嵌绿松石圆形器、铜镶嵌绿松石盾牌形器等遗物。所以,从考古资料方面来看,郑州商城决不会是“汤始居亳”的亳都。同时笔者在这里顺便来探讨一下,商王朝在郑州大规模修筑商城的原因与历史背景:从考古方面来看,郑州商城的始建年代,比偃师商城为晚。从文献记载来看,夏王朝从开国到桀灭亡漫长的五六百年时间当中,东夷族始终是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夏初东夷族的首领如皋陶、伯益曾协助禹治理洪水。以后羿和寒浞篡夺政权代夏,中间东夷族的势力,或叛或服,一直到夏桀时,“九夷之师不起”,桀乃灭亡。商汤灭夏桀建立起商王朝以后,东夷族也是商王朝在东方的一支劲敌,或叛或服。商汤灭掉夏桀,在桀都斟(即偃师二里头遗址)之东约6公里处建立新都西亳(即偃师尸乡沟商城)。这样做虽然贴近了原夏王朝统治中心,便于新王朝统治,但从对付东方的夷人势力来说,则新都的位置又偏西一些。因此,为了对付东夷族的入侵,商王朝选择在王都东边约100公里的郑州,建立起一处军事城堡护卫王都,对付东夷族的入侵。对此,我们从郑州商城的东南和西南面建立有外城墙的情况,可以得到某些启示。从商城的地貌来看,东、北两面,地势比较低洼,当时处干沼泽地带,自然形成防御屏障。而西、南两面因地势较高,故需要修筑外城墙来加强防御措施。而这个需要设防的主要敌人,应该就是东夷族。商王朝在郑州经营多年,直到具有一定规模以后仲丁即位。为了避开内乱,同时便于征伐东夷,从西亳迁到郑州去。因为郑州西北有敖山,故仲丁之都名隞。此即为郑州商城始建于二里岗期下层晚段、而仲丁都隞的时间是在白家庄期、上限可能要早到二里岗上层一期的原因所在与历史背景。
    郑州作为商汤始居之亳说,问题尚多,详细情况,笔者已有专文论述〔9〕,此处从略。不过有一点需要在这里强调提出的是,郑州集中出土战国陶豆上拍印“亳”字陶文之处,也正是有商代白家庄期文化遗存分布的所在地。因此,这一情况似乎已经给我们一种启示,东周管城内商代后人祭祀祖先的“亳社”就在这里。众所周知,陶豆是种食器,同时也是一种祭器,《尔雅·释器》:“木豆谓之豆”。郭璞注曰:“豆,礼器也。”田野考古发掘在战国墓葬中,普遍发现以鼎、豆、壶作祭器随葬,即可得到证实。因此,郑州商城内出土战国时期的“亳”字陶文,只能解释为殷代后人在管城内为祭祀祖先而设立“亳社”之“亳”,与商汤始居之亳,是不相干的。同时,亳又是商代王都的一种通称,仲丁所迁之隞都,也可以通称为亳。
    目前有人认为郑州商城是商汤始居之亳,郑州北郊的小双桥遗址是仲丁所迁的隞都〔10〕,即郑州两为商都,这一看法值得商讨。众所周知,国王迁都是国家的一件大事,迁都必有重要原因,必须经过慎重选择。从仲丁迁都来说,原因有二:一是避开内部争夺王位的矛盾,如《史记·殷本纪》所载:“自仲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二是便于征伐蓝夷,如《古本竹书纪年》载:“仲丁即位,元年,自亳迁于嚣”,“征于蓝夷”。蓝夷是东夷族的一支,约在今鲁南苏北一带。所以,仲丁只能将王都从西边的偃师商城往东迁到郑州去,而不可能从郑州商城迁向与东夷相反方向,位处郑州西北面,相距只有20公里的小双桥去。再从小双桥遗址的地理位置、文化内涵等各方面来看,都不足以具备作为王都的条件。商王朝建国以后共有五次迁都,即汤居亳,仲丁迁隞,河亶甲迁相,祖乙迁邢,南庚迁奄,盘庚迁殷。撇开仲丁迁隞先不说,其它各次迁都,每次迁都皆超过百里以上。由上推知,仲丁迁隞也不会例外。从商王的各次迁都,也反映出商夷之间势力的盛衰消长情况。
    笔者认为,郑州商城及附近,包括小双桥遗址在内,都是隞都的范围,除有以上考古资料可以得到证实外,在文献方面也是有记载的。如《诗经·车攻篇》记载:“东有甫草,驾言行狩。之子于苗,选徒嚣嚣,建旐设旄,搏兽于敖。……”甫草即甫田之草,圃田在今郑州市东郊,把甫草和敖并列在诗内,证明甫田与敖距离相近。另据《郑县志》记载:在城东约2.5公里有“城湖”,在城东约10公里有“梁子湖”,在城东约6.5公里有“螺蛳湖”等。以上记载,与诗经上所说的在郑州东边有大片甫草的情况相符。由此可以证明,郑州商城及附近,包括小双桥遗址在内,都属于隞都的范围之内,而作为隞都的中心,是在郑州商城及附近,小双桥遗址只是一处商代仲丁、外壬、河亶甲都隞时期的王室的祭祀场所或郊区城镇。
    注释:
    〔1〕〔4〕河南文物工作队第一队:《郑州白家庄遗址发掘简报》,载《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4期;河南文物工作队第一队:《郑州市白家庄商代墓葬发掘简报》,载《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10期。
    〔2〕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郑州小双桥遗址的调查与试掘》,《郑州商城考古新发现与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郑州小双桥遗址发掘获重大成果》,载《中国文物报》1995年8月13日;《’95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载《光明日报》1996年3月26日第5版。
    〔3〕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编:《郑州商城考古新发现与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30页。
    〔5〕蔡凤书:《初论岳石文化》,载《纪念城子崖遗址发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齐鲁书社1993年版。
    〔6〕河南省博物馆:《郑州新出土的商代前期大铜鼎》,载《文物》1975年第6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郑州新发现商代窖藏青铜器》,载《文物》1983年第3期;《商代王室重器在郑州重见天日》,载《中国文物报》1996年4月21日头版。
    〔7〕安金槐:《关于郑州商代青铜器窖藏坑性质的探讨》,载《华夏考古》1989年第2期。
    〔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256页。
    〔9〕方酉生:《郑州商城再探讨》,载《华夏考古》1996年第3期。
    〔10〕陈旭:《郑州小双桥商代遗址的年代和性质》,载《中原文物》1995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