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张君劢虽已同民盟离心离德,但民社党尚未退出民盟,这是因为一方面该党内部包括上层的绝大多数不愿放弃“中间”立场,强调维护政协原则,反对脱离民盟;另一方面,民盟仍在全力团结这个入盟党派。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后,以民盟为核心的第三方面为挽救危难的国内时局而全力呼吁,积极奔走。张君劢作为民社党的领袖,参与了第三方面主持的国共和谈的主要政治活动。然而,蒋介石对谋求和平毫无诚意,致使和平的希望越来越缈茫,1946年10月,蒋介石单方面确定了召开违背政协精神的伪“国大”的日期,致使国共和谈之门事实上关闭了。国民党的倒行逆施,在各党派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各党派纷纷反对国民党的一党“国大”,并表示绝不参加伪“国大”,甚至早已投靠国民党的青年党也强调坚守“政协立场”。此时,民盟上下十分关注的是动摇中的张君劢及民社党的立场,盟内很多人希望通过张君劢影响青年党。他们坚信,只要民社党不动摇,第三方面就能基本保持一致并使国民党让步。而此时的张君劢在是否参加伪“国大”问题上的态度并不明确。这也促使国民党拚命地拉拢张君劢及民社党上层。蒋介石甚至亲自嘱咐他这回“要多多负责”(注:《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增刊第六辑,第113页。)。在国民党的全力拉拢下,11月16日, 张君劢宣布民社党今后将自由活动。同日,民社党发言人孙宝毅发表谈话称,民社党已决定要有条件地参加国民大会。20日,该党向国民党当局提交了名单。同日,张君劢亲自致书蒋介石,表示在此还政于民之日,自当出席以赞成大法之完成。这样,在民主革命的又一历史关头,张君劢及其民社党与民盟在政治上决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