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8页。 ②(20)《世界历史》1979年第2期。 ③(43)《历史研究》1980年第2期。 ④⑧⑩(12)《“亚细亚生产方式”学术讨论会纪要》,《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3期。 ⑤(42)《亚细亚生产方式是东方诸国的奴隶占有制形态》,《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3期。 ⑥(39)(40)《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中国古代社会》,《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3期。 ⑦(48)《有关亚细亚生产方式几个问题的商榷》,《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3期。 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58-259页。 (11)(22)(25)(28)《关于社会形态问题的质疑和探索》,《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3期。 (13)《吉林师大学报》1979年第4期。 (14)《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3期。 (15)(35)(46)《试论亚细亚生产方式兼评五种生产方式说》,《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3期。 (16)(34)(44)(47)《从广义政治经济学看历史上的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3期。 (17)《中国历史分期问题》,《文史哲》1953年第1期。 (18)《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症结点在哪里?》《世界历史》1981年第4期。 (19)见注(13)、注(14)。 (21)(33)《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研究的几个问题》,《学术研究》1980年第1期。另见注(16)。 (23)(26)(29)《再评五种生产方式说》,《历史研究》1986年第1期。 (24)(31)《用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重新划分社会形态》,《史学理论》1988年第3期。 (27)(36)《五种社会形态说的逻辑缺陷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形态演化思想》,《史学理论》1988年第3期。 (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104页。 (32)《对〈资本论〉历史观的沉思》,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第9章《从亚细亚生产方式看历史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37)《历史研究》1987年第6期。 (38)《世界历史》1981年第5期。 (41)(45)《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问题》,《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3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