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吉伦特派与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在法国大革命如火如荼展开的1792年9月22日, 国民公会通过建立共和国的议案,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尽管法国的历史上后来又数次出现君主制,但共和观念自此深入人心,最终于1875年将共和制确立下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确立了法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度,是民主对专制的一次伟大胜利。那么第一共和国的建立应归功于谁呢?我们认为,这首先应归功于大革命中的吉伦特派。 一 吉伦特派是法国大革命中的一个政治派别。吉伦特原是法国南部一个郡,此郡选出的立法议会代表常常在一起聚会,人们便称他们为吉伦特派。 由于布里索派、 罗兰派的政治观点与他们比较接近,所以到1792年上述两派也被称为吉伦特派。19世纪40年代,拉马丁的《吉伦特派史》发表以后,吉伦特派遂成为布里索派、罗兰派、吉伦特派的共同称谓,并沿袭下来。 吉伦特派的主要成员大多来自中产阶级。据西德纳姆统计:在革命中有200人曾被称为吉伦特派。在这200名吉伦特派成员中,至少有80人是律师;100多人曾担任过当地地方行政官员的职务。另外有7人是医生,15人是牧师,15人是军官,至少还有15人是小业主。当然,还有一部分人的社会地位难以界定(注:西德纳姆《吉伦特派》英文版,伦敦,1961年版,第182页。)。由此可见, 吉伦特派的大部分成员在大革命以前,既不是与封建势力有紧密联系的金融资产阶级,也不是生活困苦、地位低下的下层群众,而是位于二者之间,属于地位、收入都相当不错的中产阶级。而且由于他们中间许多人都来自南方,并与南方各港口的工商业资产阶级来往密切,从而成为他们的代言人。 吉伦特派的主要首脑是来自沙特尔的布里索。他早年曾因著文抨击王后和王室而被关入巴士底狱,1789年大革命爆发后,他积极参与,创办了《法兰西爱国者》报。参加雅各宾俱乐部, 且被选入巴黎市府。 1791年立法议会选举时当选议员。由于其擅长演讲及早年的革命经历,使他极富威望而成为吉伦特派的当然首领。曾经二度担任吉伦特派内阁内政大臣的罗兰是吉伦特派的另一位领袖。他曾在大革命前担任亚眠和里昂的工场督察员, 参与《百科全书》的修订工作。 大革命中,于1790年在里昂组建里昂的雅各宾俱乐部。后迁移至巴黎,参加革命,由于其办事能力甚强,故1792年被任命为内政大臣。罗兰夫人也是吉伦特派的领袖之一。她除帮助丈夫处理行政事务外,还由于其敏锐的政治头脑、超人的智慧和女人的魅力吸引了一大批当时的风流人物,他们多是吉伦特派成员,经常聚集于罗兰夫人的沙龙,讨论时政,拟定政策。罗兰夫人因此具有很高威望,甚至高于其夫--罗兰之上。米涅曾说:“他(罗兰)所缺少的一切,毅力、机智、雄心、远见,都由罗兰夫人弥补上了。罗兰夫人成了吉伦特派的灵魂。”(注:米涅《法国革命史》,商务印书馆,1977 年版,第131、112、131页。)法兰西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哲学家孔多塞,因其渊博的学识而成为吉伦特派的理论家。他担任起草宪法的主要工作,并对财政和教育有颇多研究及论述。另外,来自波尔多的韦尼奥、加代、让索内也是吉伦特派的重要人物,他们以前都是当地著名律师,擅长演讲。革命爆发后,都积极参加当地的革命,担任地方行政工作。1791年秋当选为立法议会代表来到巴黎。此外,佩蒂翁、蒲佐、伊斯纳尔、巴巴卢、卢韦、克拉维埃等也都是吉伦特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由于吉伦特派代表法国中等资产阶级--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因此,他们的政治观点也界于代表金融资产阶级利益的君主立宪派与代表巴黎无套裤汉为主的小资产阶级利益的雅各宾派之间。布里索曾用一段话明白无误地道明了他们的政治观点:“为了拯救法国,三次革命是必然的;第一次推翻专制制度;第二次废除国王权力;第三次应该是消灭无政府状态。”(注:汤普森《法国革命领袖》英文版,纽约,1988年版,第84、75、80页。)推翻专制制度不是吉伦特派的功绩,等吉伦特派登上历史舞台,君主立宪派已经打倒了法国的专制制度;消灭无政府状态亦即压制欲将革命继续推向深入的巴黎无套裤汉和他们的代言人--雅各宾派。但是在与雅各宾派的斗争中,吉伦特派失败了并被逐出了政治舞台。只有第二次革命即废除国王权力、建立共和国是吉伦特派完成的,这也是吉伦特派的主要政绩。 二 法国大革命爆发初始,所有的革命者都追随着大资产阶级即金融资产阶级与旧王朝斗争,目的在于推翻专制制度,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那时还没有共和派与君主立宪派之分,他们都赞成保留国王,建立君王立宪制政体。革命在顺利地进展,国王接受了三色旗,议会通过了“八月法令”,颁布了《人权与公民权宣言》,宪法也在紧锣密鼓地制订……大革命的胜利结束似乎已指日可待。可是1791年6月20 日的“瓦伦事件”却使法国大革命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它一方面毁坏了王室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使路易十六的威望尽失。路易十六逃跑的消息传到巴黎后,巴黎人民义愤填膺,一些人自发地涌上街头,除去屋前街上的王室名称和象征(注:汤普森《法国革命》英文版,纽约,1985年版,第209、219、256页。);6月26日,当国王被当作囚徒一样押回杜伊勒里宫,透过马车车窗,路易看到的是愠怒而沉默的人群(注:汤普森《法国革命领袖》英文版,纽约,1988年版,第84、75、80页。),而没有以往看惯了的卑躬行礼和经常充斥于耳的“国王万岁”的欢呼声。 另一方面,瓦伦事件也使原来统一的资产阶级开始了分裂,一部分资产阶级革命者,首先是吉伦特派,从立宪君主派中分化出来,转而倾向共和,成为共和派,并倡导了第一次共和运动。 瓦伦事件发生后,布里索就在其主编的《法兰西爱国者》报上连篇累牍刊载指责路易十六叛国行径的文章。6月22 日的《法兰西爱国者》报激烈地抨击国王:“路易十六已经亲手破坏了自己的王位。”6 月23日,这家报纸继续刊登攻击国王的文章,明确断言:“在背弃了誓言之后,国王与宪法是不相容的了。”(注:刘宗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980年版,第21页。)吉伦特派的理论家孔多塞,作为当时最先进、最积极的思想家之一,在国王叛逃事件发生以后不久,发表一篇题为“共和国”或“国王有必要做自由的保护者吗?”的文章,在此文中,他认为自由无须国王保护,公开提议共和国的可能性。(注:伯林盖姆《孔多塞传》英文版,波士顿,1930年版,第102、107页。)后来又在另一篇文章中公开宣布:“我不反对一个伟大共和国的存在。”(注:伯林盖姆《孔多塞传》英文版,波士顿,1930年版,第102、107页。)孔多塞还在新创办的《共和主义者》报上连续撰文, 宣传共和。不仅如此,他还到社会俱乐部发表宣传共和的演说,鼓动民众反对王权。布里索还为群众的马斯校场集会签名起草了一份请愿书“……鉴于把政权委托给虚伪的叛徒和逃亡者与国民的威严和利益是相悖的,要求国民议会以人民的名义接受路易十六六月二十一日的退位诏……”。(注:汤普森《法国革命》英文版,纽约,1985年版,第209、219、256页。)在吉伦特派的带动下,第一次共和运动蓬勃兴起,席卷了巴黎,震动了整个法国,人民以各种形式抨击路易十六和君主制,提议共和制,巴黎各资产阶级主要报刊竞相刊登反对国王、要求共和的文章,巴黎的民众集会、请愿,要求废黜国王,外省也纷纷向制宪议会递交请愿书,要求路易十六退位。这次运动后因立宪君主派镇压马斯校场群众集会而告失败,但它打击了国王和君主制,也削弱了立宪派,使共和思想开始在人民心中生根,共和派也在人民中树立了威望,为以后第二次共和运动和8月10日人民起义打下了基础,为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国铺平了道路。这里应该提一下的是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并未参与这次运动。 三 1791年10月,路易十六批准了《1791年宪法》,君主立宪制在法国正式确立,路易十六成了合法的资产阶级立宪君主。但是,吉伦特派并未放弃共和制,并仍为之作不懈努力。 首先,吉伦特派采取迂回方式,通过打击流亡贵族和反抗派僧侣这两个专制君主的羽翼,从而打击王权,动摇其封建统治基础。这也是当时资产阶级所面临的两个最凶恶的敌人,流亡贵族聚集在法国边境,进行反革命宣传,并策动国内贵族、军官叛乱;同时,他们还依靠德意志诸侯们的支持和帮助,组织反革命军队,准备反攻回国镇压革命。反抗派僧侣也在国内利用宗教,制造混乱,进行反革命宣传。于是,吉伦特派便首先在立法议会发言中指出:“从今以后,任何调解的办法都没有用处。请问,以前一再宽宥,结果怎样?你们越宽大,敌人越猖狂,只有使他们没有办法,他们才会停止破坏活动。不是他们胜利,就是我们胜利,事情只能这样,谁看不到这个明显的事实,我认为他一定是政治上的盲人。”(注:米涅《法国革命史》,商务印书馆,1977 年版,第131、112、131页。)正是在吉伦特派的努力下,立法议会于11月9日和11月29日通过了关于严厉惩治流亡贵族和反抗派僧侣的法令。 11月9日法令:所有在1792年1月1 日前仍不回国的流亡贵族将被宣布是阴谋家,他们将被判处死刑,其财产要被没收。 11月29日法令:一周内不宣誓的僧侣将要被剥夺权力,被各自所在郡的行政机关驱逐出境。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