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吕振羽民族史观评析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 施建雄 参加讨论

吕振羽是我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他始终不渝地努力运用唯物史观来研究中国的历史,不仅在我国的经济史、社会史、思想史等方面都作了有益的探索,而且为开辟我国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民族史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民族史研究专著《中国民族简史》,“是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民族史的开创性尝试,为后来的民族史研究走出了一条新路。同时,在这一著作中,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又一次得到了体现。”(刘茂林、叶桂生《吕振羽评传》)
    吕振羽对民族史的研究是有个不断充实、丰富、发展和提高的过程。从30年代新史观的初步运用,到40 年代对各民族历史的研究, 直至50、60年代有关民族史理论的阐发,最终形成一个全面、系统、深刻的民族史研究体系。
    笔者试图通过两结合三比较的方法,即将吕振羽具体史实的描述与相关的民族史理论阐述相结合,将他的民族史观与经典作家有关的论述相结合;再将吕振羽的民族史论著与他的其他方面的著述,他的前期与后期的著述,及其与别的有代表性的史家的著述作比较,对吕振羽的民族史观作进一步的分析。
    吕振羽的民族史观主要是关于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发展及特点、民族关系中的人物、民族融合与同化、民族矛盾与民族英雄等方面的观点和看法,是对民族史领域中一些问题深层次的剖析,是在总结各民族历史的过程中不断提炼和升华的。随着时代的变化,其中一些观点和看法也在不断的深化和改进。他的民族史观自成体系,卓然一家。
    1.关于历史上民族关系的特点
    吕振羽回顾了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各民族相互交错杂居的状况,并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即历朝不少汉族劳动人民为逃避统治阶级沉重的剥削和压迫往往向边地迁移,再加上某些朝代交替所带来的人口交叉式的迁徙以及各王朝大量征调劳动人民到各地服役、屯田、驻防、戍边和作战,客观造成的人口移动和交流等等,而移到别一族地区的人民,都带去了自己原有的生产技术、生产经验和文化等。特别是在这些方面较先进的汉人更是推动和开发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不只经由实物和传授,更重要的还由于人口的迁移所引的媒介、纽带作用和长远影响,成了彼此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由此各兄弟民族在长期历史的过程中发生了血肉相连的关系,“不断引起血统的交流和人口的相互融合和同化,更密切了各族人民间经济、文化上的联系和相互合作”。(注:吕振羽:《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历史特点》,《史论集》,三联书店1960年版。)在此,吕振羽不仅细致地考察了各民族相互流动的历史事实,更重要的是他深入分析了人口移动在经济和文化上所带来的深刻后果,抓住了要害。
    其次,吕振羽从经济角度入手,认为各民族长期生活在一个国家内逐渐形成了经济上相互交往、影响、联系、依赖、推动和渗透的不可分割的纽带。这种经济联系是各族广大人民的实际生活的利益和要求的反映,是各族人民生活在统一的祖国内的要求的反映。(注:《论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 《吕振羽史论选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我们知道,经济是基础,是“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79页。)“认为经济的构造对于其它社会学上的现象,是最重要的”。(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1959 年版, 第186页。 )吕振羽正确地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从经济基础上说明各族之间形成密不可分关系的必然性。
    最后,吕振羽从各民族人民共同斗争的历史角度阐述密不可分的民族联系。在叙述分裂动荡的南北朝时期及宋元之际各族人民斗争时,吕振羽认为,“反对部族的集团的压迫与野蛮统治的人民起义军,并没有狭隘的部族集团的界限,如葛荣、杜洛周、破六韩拨陵、莫折太提等部的人民起义军,都是各族人民,甚至是连同拓跋族人民一同参加的。客观上是各族人民的联合战线。而此正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光荣革命传统。”“善于和压迫者作斗争的中国各族人民,在元朝统治集团的严密控制与暴力镇压下,在初期反元武装斗争以后,一面不少汉族人民便不断进入国内其他部族和落后地区,彼此结合,共同进行斗争”(注: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三联书店1951年版。)。经典作家说过:“各民族之间、各社会之间以及各族、各社会内部经常进行斗争,……这些都是人所共知的事实。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使我们能在这种看来迷离混沌的状态中发现规律性。这条线索就是阶级斗争的理论。”(注:《卡尔·马克思》,《列宁选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86-587页。)在阶级社会里,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存在着密切联系,一个民族内部包括不同的阶级。民族压迫,首先与主要的是压迫民族中的剥削阶级、统治集团对被压迫民族中广大劳动群众的压迫,而且双方人民均受压迫之害,因为压迫民族中的统治阶级在对外压迫别的民族时,必然要加强对本民族劳动人民的统治和压迫,因此,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的劳动人民境遇类似,阶级本质相同,利害基本一致,在反抗民族压迫的过程中容易接近与往来,形成密不可分的关系。吕振羽正确地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清醒认识民族压迫的阶级实质,揭示了各民族友好往来和共同斗争的阶级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