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的历史功绩不容否定
对于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功绩,在苏联发生演变和瓦解后,不少人表示怀疑甚至予以否定。这样的看法有失偏颇,不仅在学术上站不住脚,而且不符合历史真实。实际上,只要我们实事求是地看待十月革命,就会明白十月革命是人类社会尤其是俄国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不仅对本世纪的俄国和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而且将对今后人类社会的发展继续产生影响,促进其走向更高的发展阶段;就会明白十月革命确实开辟了人类历史的一个新纪元,即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的历史功绩是客观存在,不会因苏联的演变和瓦解而消失。 列宁在讲到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时曾说过:“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注:列宁:《评经济浪漫主义》,见《列宁全集》第2卷,150页,人民出版社,1957。)同样道理,判断某一事件的历史功绩,也不是根据该事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该事件比其以前的事件提供了新的东西,解决了新的问题。我们说十月革命的历史功绩不容否定,主要理由就是十月革命解决了以往多次革命未曾解决的三个重大问题。这三个重大问题是:一、被剥削被压迫阶级能否改变自己的被统治地位;二、被压迫民族能否争得民族平等地位;三、在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以后,工农大众能否建设好自己的国家。 一 自阶级和国家出现以来,人群就划分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在近代以前,从奴隶、农奴、农民、帮工到工人,被剥削被压迫的劳动大众为改善自己的处境,进行了千百次斗争。斗争的结局虽使人类社会得到革命性改造,但他们本身作为被剥削被压迫者的地位并没有改变。到资本主义时代,无产阶级为改变自己的地位,也进行过多种斗争,包括像1871年巴黎公社那样有组织有计划的武装起义,但也都没有成功。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进程,提出了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客观必然性,认为无产阶级在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后将上升为国家的统治阶级,成为社会的主人,那时人类社会将日以千里地快速向前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一科学预言, 只有到19 世纪末和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才变成现实。1918年1 月全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的《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庄严宣告:俄国是工兵农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和地方全部政权属于苏维埃,剥削者参加管理国家的权利已被剥夺,国家的权力属于工人、农民等社会劳动者。 十月革命何以首先使几千年来被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梦想变成现实,使他们在国家中由被统治者上升到统治地位?从客观上说,1917年的俄国虽然不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也进入了垄断阶段,基本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从主观上说,俄国无产阶级虽然没有占人口大多数,但是相对比较集中,组织性和战斗性很强,并有革命政党的领导。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政党比资产阶级政党出现晚得多的情况相反,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出现要比资产阶级政党早一些,社会民主工党成立于1898年,而俄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立宪民主党则是1905年才出现的。这是俄国无产阶级优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的重要标志。更重要的是,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能根据本国情况提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把广大农民争取到无产阶级一边,建立牢固的工农联盟,从而保证了十月革命的胜利,保证工人、农民和其他被剥削被压迫劳动群众在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后能把国家政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我们通常说的十月革命道路,其基本点就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工农结成牢固联盟,以革命推翻资产阶级国家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十月革命的道路对于各国被剥削被压迫的无产阶级和劳动大众之所以有吸引力,乃是因为这条道路是他们翻身解放的可行道路。当然,在走这条道路时要采取适合本国特点的形式,例如中国革命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形式,这就有别于俄国十月革命的城市武装起义的形式。 二 自民族与国家形成以来,弱小民族一直处于受欺凌、受压迫的地位。为了争取民族平等,弱小民族一直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到近代,西方列强积极侵略扩张,成为世界大多数民族的压迫者和奴役者,民族压迫因此由各国范围内的问题变成东西方民族之间的问题,变成东方被压迫民族从西方民族压迫下解放出来的问题。列宁指出:“资本主义使民族分为两类,一类是压迫别人的、实行大国主义的(帝国主义的)、有权利和特权的民族,另一类是占绝对多数的民族,是被压迫的、附属的或半附属的和没有平等权利的民族。”(注:列宁:《为战胜邓尼金告乌克兰工农书》,见《列宁全集》第30卷,261页,人民出版社, 1957。)针对压迫民族的统治阶级在反对被压迫民族一事上联合一致,列宁明确指出,被压迫民族在压迫民族的国家里也有自己的同盟者,就是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被压迫民族要争得民族平等地位,必须同各国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无产阶级与被压迫民族为什么能实行联合?因为二者有共同利益。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现存所有制关系是造成一些民族剥削压迫另一些民族的原因。”被压迫民族要争得民族平等地位,就必须“消灭现存的所有制关系”(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409页,人民出版社,1958。)。这里所说的“现存所有制关系”是指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而消灭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正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可见,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利益和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平等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二者完全可以在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斗争中联合起来。 考虑到沙皇专制统治下的俄国是仅次于“日不落”大英帝国的殖民大国,大片殖民地包含在本国领土之内,殖民地人口占总人口半数以上这些特点,列宁认为,要在俄国实行无产阶级和各被压迫民族的联合,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而决不能按民族划分建党(注:参阅列宁:《告犹太工人书》,见《列宁全集》第8卷,463 ~465页,人民出版社,1959。)。19世纪末,随着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境内的俄罗斯民族和一些非俄罗斯民族(如乌克兰、波兰、拉脱维亚和阿塞拜疆等民族)的无产阶级队伍都壮大起来。为了进行革命斗争,这些民族的无产阶级相继建立了各自的社会主义组织。这在俄国工人运动史上是一大进步。但由于缺乏统一组织,各民族的革命行动难以相互协调。有鉴于此,当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建立时,其宣言中申明该党是俄国各民族先进工人的联合组织。列宁强调指出:“党为了清除它的民族性的一切想法,而定名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而不是俄罗斯社会民主工党。”(注:《列宁全集》第8卷,464页。)在1903年第二次党代会期间及会后,列宁对党内一些人企图按民族成份分裂党的行为进行了不懈斗争,维护了党的集中和统一,使布尔什维克党能够担当起领导俄国各民族人民共同进行革命斗争的重任,避免了奥地利工人党那样的分裂悲剧(注:奥地利社会民主党是1888年12月宣告成立的。由于党内民族主义滋长,1897年即分裂为6个独立的民族集团, 相互间经常发生摩擦。)。 为了在俄国实行无产阶级和各被压迫民族之间的联合,列宁特别重视各民族无产阶级之间的联合。列宁认为,一国内各民族工人的联合,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一口号在一国范围内的具体体现。各民族工人是各民族人民的中坚力量,只有各民族工人首先联合起来,才能有效地促进各民族的联合。列宁要各民族的工人提高认识,不要受民族界限束缚。他指出:“在任何严肃而重大的政治问题发生时,集团都是按阶级而不是按民族划分的。”(注:列宁:《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见《列宁全集》第20卷,19页,人民出版社,1958。)他号召俄国各民族工人“在统一的工人组织,如政治组织、工会组织、合作社和教育组织等等中融合起来”(注:列宁:《1913年有党的工作人员参加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夏季会议的决议》,见《列宁全集》第19卷,426页,人民出版社,1959。)。 列宁提出的“融合起来”显然比联合、团结更进一步。在十月革命准备和进行过程中,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始终坚持各民族工人的联合和团结,与那些在工人中煽动民族沙文主义,破坏各民族工人间团结的现象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斗争,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人民之间的联合和团结。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