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竹简《六韬》的整理及其意义(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文物》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参加讨论

    简的出土还证实了《六韬》决非伪书。关于《六韬》的成书时间,自北宋何去非首先提出对《六韬》的怀疑(注:元丰三年,何去非受命校订《五经七书》。据其子在《春渚纪闻》中记载,其父任武学博士并受命校正《武经七书》时,曾怀疑《六韬》和《李公问对》是伪托,并将此事报告了国子监司业朱服,朱氏称:“此书行之已久,未易遽废也。”)之后,南宋叶适遂判其为伪书(注:南宋的叶适在《习学记言》中称:“……然周嫚侮为方术者,而不悟《六韬》之非伪,何也?盖当学术无统,诸子或妄想诋訾,或偶相崇尚,出于率尔,岂足据哉。”)。此后宋明以来的学者群起而应之,近代的梁启超,现代的黄云眉等学者也均认为《六韬》为伪书(注:参见黄云眉《古今伪书考补正》。)。定州汉墓竹简的面世证明《六韬》非伪书,其思想内容早在汉已有之,并已成书。《六韬》究竟成书于何时,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周末说,王应麟在《困学记闻》卷五中云:“《六韬》言骑战,其书当出于周末。”二为楚汉说,此说为张萱提出,在他的《疑耀》卷二中曰:“今所传《六韬》、《三略》,乃楚汉间好事者所补。”三为汉以后说,近代学人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指出《六韬》为“汉以后人伪撰”。四为魏晋说,胡应麟在《四部正讹》中云“考《汉志》有《六弢》,初不云出太公,盖其书亡于东汉之末,魏晋下谈兵之士,掇拾剩余为此,即《隋志》《六韬》也”。定州汉墓竹简《六韬》的出土,否定了“汉以后说”及“魏晋说”。为我们提供了以下的信息:
        首先,定州汉墓竹简出于八角廊40号汉墓,据发掘者考证,该墓的墓主人为中山怀王刘修(注:刘来成《河北定县40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81年第8期。),刘修死于五凤三年(前55年),《六韬》一书的成书年代应早于此时。
        其次,汉时流行避讳,简文中有文帝(刘恒)“恒”(简0577)字,不避帝王讳。银雀山汉简中有关《六韬》的文字也不避汉皇帝的讳,如高祖(刘邦)的“邦”字,汉文帝的“恒”字等(注:参见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银雀山汉墓竹简》(壹),文物出版社,1985年。),说明《六韬》一书,可能成书的时代早于汉,一种思想的形成并转化为一部书,不可能是一时之功,所以《六韬》的形成应该说早于秦汉之际。
        第三,简文中提到了御者“王良”,王良为春秋时晋国之善御马者。《孟子·滕文公下》、《荀子·王霸》等书中均提到王良。有的认为即晋之郵无,也有的认为即伯乐。总之是春秋时的一名善御马者。既然简文中提到了王良,说明其成书的时代应该晚于春秋前期。
        综上所述,可知《六韬》一书非伪,其成书的年代应该在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总之,定州中山怀王墓竹简《六韬》的面世,不仅纠正了《六韬》伪书说,同时也为我们研究太公的思想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材料。由于受到材料和水平的限制,本文仅窥其概,今公诸于世,以便于方家研究,希望多提批评意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