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西汉帝王与帝王之学及经学之关系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张强 参加讨论

按照清人皮锡瑞的观点,两汉经学主要经历了“流传时代”、“昌明时代”、“极盛时代”、“中衰时代”[1](PP.48-164),这种说法大体不错。当我们把目光投向西汉的时候,则发现西汉经学所走过的历程是,从酝酿到初立学官再到置五经博士,进而成为西汉学术的主流。
    经学,经世致用,经师们打着孔子为新王立法的旗号寻章摘句,挖掘隐于其言论中的微言大义,以为现实政治服务为己任,其兴盛对西汉的皇权政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它对君权神圣的维护,形成了以“王道”宣扬“皇极”的思想特征。
    西汉经学昌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没有西汉帝王的一意扶植,则很难想象经学会兴盛于当时。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文章”的概念接受着经学的观点。因此,要全面地研究西汉帝王的统治术就不能不关注经学,而关注经学则需要从西汉帝王与经学的关系入手,从西汉帝王与帝王之学以及与经师的关系入手。
    一、从“以吏为师”到“以师为吏”
    “以吏为师”是韩非子在《五蠹》中提出来的,秦始皇嬴政坑儒后,李斯再度提出,引起了一场焚书运动。这一残酷法令的结果是定法术于一尊,给诸子学说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楚汉战争以后,刘邦一统天下,大概是因为身边的文臣武将受秦代思维定势的影响,“以吏为师”的现象依旧十分严重,甚至到了中元六年(前144),景帝在《定长吏车服诏》中还写下了“夫吏者,民之师也”(《全汉文》卷二)之语。汉帝无意改变“以吏为师”的状况,出于对楚文化认同和回归的感情,在思想文化方面他们取向于尚刑名的黄老学说。黄老学说是法家思想之源,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已充分地指出了这点。当太子(元帝)以“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劝谏宣帝时,宣帝作色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汉书·元帝纪》)所有这些,都从一个层面道出了汉初尚法的实质。
    然而,“以吏为师”持刑太深毕竟不利于天下的巩固,一些有识之士如陆贾、贾山、贾谊等开始研究成败之理。如陆贾曾向高祖刘邦发问道:“向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战国以降,儒学是显学,与诸子相比,儒学主张的礼制更符合守成的要求。陆贾在大谈“道”的同时以“仁义”为辅翼(参见陆贾《新语·辅政》),表达出同时并重黄老学说和儒家学说的思想倾向。稍后,贾山以《至言》向文帝言治乱之道,贾谊以《过秦论》推引治国安民之道,都把儒学与研究成败之理结合到一块,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儒学。特别是贾谊,在文帝召为博士超迁为大中大夫以后,立即提出了改正朔、易服色、定制度、兴礼乐等一系列建议,他完全按照儒家的一套行事,所以清人卢文弨指出:“西汉文、武之世,有两大儒焉。曰贾子,曰董子,皆以经生而通达治体者也。”(《钟山札记》)言贾谊精通经术自不待说,但此时的贾谊被文帝“召以为博士”是因为“颇通诸家之书”(《汉书·贾谊传》)。就像刘歆在《移让太常博士书》指出的那样,“天下众书,往往颇出,皆诸子传说,犹广立于学官,为置博士。在朝之儒,唯贾生而已。”(《汉书·刘歆传》)刘歆的话是针对惠帝四年(前191)以后的情况而言的,此前在朝之儒有叔孙通。
    叔孙通起初是秦王朝的博士,降汉以后继续为博士。史称叔孙通“以文学徵”(《汉书·叔孙通传》),文学在先秦特定的含义是指古代文献和典章制度。《论语·先进》有“文学……子夏”一语,是说子夏擅长于古代文献和典章制度的研究。清人汪中在《述学·荀卿子通论》中说:“自七十子之徒既殁,汉诸儒未兴,中更战国暴秦之乱,六艺亡传,赖以不绝者荀卿也。”又说:“汉初经学多传自荀子。”马宗霍综合前人之说指出子夏为“荀卿经学之所自出”后也说:“传经之功,宜莫能与荀卿比隆矣。”[2](P.26)《汉书》本传说叔孙通是薛人,颜师古注:“薛,县名,属鲁国。”齐鲁之地相接,且战国时鲁为齐国属地。《汉书·叔孙通传》云:“汉王拜通为博士,号稷嗣君。”张晏注:“后稷佐唐,欲令复如之。”此语不确。“稷”应与荀子讲学的齐稷下学宫有关,《史记集解》引徐广曰:“盖言其德业足以纵稷下之风流也。”以此推论,叔孙通之学本于荀子,可上溯子夏。这里还可提出两个证据,一是在先秦诸儒中,荀子继承孔子衣钵重视礼乐,此可以《荀子·礼论》为证。又《荀子·劝学》:“学恶乎始?恶乎终?始乎诵经,终乎读礼。”从叔孙通为刘邦制朝仪、制礼乐等作为中都可看到与荀子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二是荀子与子夏在学术上的渊源关系是叔孙通在秦时“以文学徵”的原因。
    当然,西汉“犹承秦的遗风,百家之言也各立博士”[3](P.92),博士不是专门为儒生设置,但儒生在博士中间却最为活跃。以制朝仪之功拜奉常的叔孙通,以习《春秋》而任丞相的秦博士张仓及后学贾谊等的活动,都曾引起了西汉帝王的重视。由于儒学自孔子以后重师法和家法,习经传统的延续出现了一代又一代的经师,可以说在叔孙通、张仓、贾谊之时,“以师为吏”的情况就已经出现,当然,这时还处于不自觉的状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