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中国对日俘日侨的大遣返,是令世界瞩目的一件大事。首先,战后中国对近300万日俘日侨的遣返, 彻底结束了日本自甲午战争以来在中国长达50年的罪恶的殖民侵略活动,它标志着近代不正常的中日关系的终结。 其次,它体现了中华民族与人为善、宽宏大量的民族性格和履行人道主义义务的国际准则。众所周知,近代以来,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可谓罄竹难书,它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这笔血债是举世公认的。但是,在日本战败投降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宽宏大度的做法大大出乎日本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意外。中国人民不仅没有报复和虐待这些日俘日侨,而且按照优待战俘和侨民的国际准则行事,以高度的责任感,有组织地、安全地、迅速地将其遣送回国。遣返时,还准允他们携带行李、现款回国,对有病的日俘日侨,则用医疗车、担架送到其要登船的港口。这与其他国家遣返战俘和侨民相比,是再也宽大不过的事了。同时,战后中国呈现的是百孔千疮、哀鸿遍野的惨象。即便如此,中国还是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短期内完成了遣返日俘日侨这一艰巨的任务。中国调拨了绝大部分水陆交通工具,组织了总计拥有1.2万多副担架和2万多人的护送队伍去运送日俘日侨。当时在华的300万日俘日侨,以每人每天消耗0.75公斤的粮食计算, 中国人民每天要拿出225万公斤粮食供日俘日侨消费, 而当时中国几千万难民却得不到救济。 再次,这次大遣返对战后中国的政治格局和历史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战后,国内的阶级矛盾迅速上升为主要矛盾,国民党把消灭中共作为其首要任务。由于国民党要在短期内把大批日俘日侨遣返回国,造成了国内运输极为紧张的局面,使其自身无力把集中在后方的大量军队按期运到华北、东北等地。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国民党发动内战的时间,为中共加紧进行自卫战争的准备、迅速扩大解放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但另一方面,战后的美国为了控制中国,利用帮助中国遣返日俘日侨的名义,乘机干涉中国的内政,实施扶蒋反共的政策,大规模地将国民党军队从后方运到华北、东北前线,抢占战略要地。 第四,在遣返中,由于受到1945年8月15 日蒋介石发表的"以德报怨"的对日政策广播讲话的消极影响,国民党集团做出一些与战胜国地位毫不相称的、甚至是有损国家民族尊严的事情,令全国人民所不齿。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违背国际公约和无视人类正义,提高日本战俘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对日俘日侨无原则地宽大和迁就。二是忽视对日俘日侨进行民主政治和消除军国主义思想的教育改造,使大批深受日本军国主义熏陶的日俘日侨抱着不服输、不认错的态度回到日本,这是战后日本军国主义阴魂不散的一个重要原因。三是国民党在遣返前夕,还"征用"了一批数量可观的日俘日侨,给战后中国造成了一种不稳定的因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