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第一个照会孕育了新的扩张方式。反对特殊权益,主张门户开放与待遇平等,预示了一种新方式的出现。仅是为了使列强易于接受,照会中未明确提出中国领土与主权完整这个新方式的前提因素。义和团起义后,列强进一步瓜分中国,特别是俄国阴谋合并中国东北地区,把保持中国完整这个问题迫切地提了出来。 美国政府在更危急的形势面前进行政策选择。麦金莱仍倾向于夺取一个基地。据助理国务卿摩尔说,1900年夏天,总统本人"赞同夺取一个港口,如同欧洲各国所做那样。"(注:Richard D.Challener,Admirals,Generals,an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1898-1914,New York,1973,p.190.)国务院在一个短时期处于动摇状态,它没有至少在一开始没有公开排除美国在同中国官方谈判中会得到一个租借地。代理国务卿希尔说,"在根据条约开设的通商口岸中补充或扩大美国的'租借地'的问题,可以很正当地成为同中国最终谈判悬而未决的问题的一部分。"(注:Richard D.Challener,Admirals,Generals,an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1898-1914,New York,1973,p.191.) 门户开放的炮制者进一步维护与完善这个照会,以确保美国刚宣告的大国地位。柔克义在1899年9月6日的照会后,重新强调中国完整这一概念。柔克义深信,门户开放与中国完整是分不开的。为了门户开放,必须保持中国完整,如果中国的主权被推翻,领土全部被瓜分,那末门户开放实际上不复存在。所以他一方面重申中国完整,一方面要求中国履行条约义务与保护外国的在华利益。柔克义解释说,门户开放的意义"不仅是为了我们的贸易,而且是为了加强清政府,以便不让它找到回避履行对条约国的所有义务的手段。我们的成功暂且无疑会帮助确保中华帝国的完整,而在中国方面,它可以并必须履行国际义务。"(注:Marilyn Blatt Young,The Rhetoric of Empire,New York,1968,p.131.)中国完整与条约义务后来成为第二个门户开放照会的主要内容。国务卿海约翰并不反对得到基地,但他知道,这在当前会严重损害美国国家利益。美国获得基地将是对伺机行动的欧洲列强与日本的鼓励,成为进一步瓜分中国,使门户开放彻底完蛋的一个危险的与刺激性的因素。唯一的选择不是从第一个照会倒退而是沿着这个方向前进。海约翰抓住时机,在德国领事康克林遇刺、一场更大的征服可能发生时,于1900年7月3日向列强发出又一个照会。第二个照会不仅表示要"与其它列强一起行动",维护在华利益,而且提出了要维护中国领土与主权完整。照会指出:"合众国政府的政策是录求一种解决办法,保护中国领土与行政的实体,保护由条约和国际法对友好国家所保证的一切权利。"(注:阎广耀、方生选译《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选编》,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23页。)这是西方殖民史上第一次提出保护殖民地的领土与主权完整,在这个前提下实现列强的共同利益。这个新的扩张方式的特点是: 第一,与新重商主义不同,它主张以门户开放与自由贸易来取消特殊权益,从而消除殖民竞争引起的战争。柔克义认为,整个中国市场以平等的条件向各国开放,会"进一步消除正在进行争夺的列强之间的愤怒和可能的冲突的危险根源。"(注:阎广耀、方生选译《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选编》,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11页。) 第二,与旧的殖民扩张不同,它不主张占领别国领土,而是保持这些国家的领土与主权完整。在第一个照会中,美国政府已提出,在势力范围内的商品关税"由中国政府征收",其目的是加强清政府。如柔克义在第一个照会发出后不久所说,照会将"促进有利于政府的保持与加强的一条政策路线。"(注:A.Whitney Griswold,The Far Eastern Policy of the U.S.,New Haven,1938,p.75.)鉴于义和团运动爆发后俄国阴谋合并中国领土的野心,第二个照会不能不明确地提出"保持中国领土与行政实体"。 第三,用大国一致代替旧的结盟外交与军事集团间的对抗。美国政府要求列强遵守第一个照会(商业平等)与第二个照会(中国完整),实际上意味着这些大国在接受门户开放时实行"合作政策",保持大国一致。"这种一致尽管是笨拙的,只要它存在,仍然是保持中国的完整和全世界的平等贸易权的一种相当的保证。"(注:阎广耀、方生选译《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选编》,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66页。) 美国这一新的外交行为方式必然遭到其它列强的反对。第一个起来反对的是俄国。义和团运动爆发不久,各国包括美国发动军事远征,八国联军进入北京。8月28日,俄国向各国发出撤军建议。这一建议的真正目的是打破大国一致,给俄国以单独行动的自由,以便对中国东北进行军事占领与进一步的领土合并。因此,同意还是反对俄国的撤军建议实质上是维护大国一致与中国完整的一次斗争。在这一问题上,美国政府内部发生分歧,几乎导致政府的分裂。麦金莱与陆军部长罗特支持俄国的撤军建议。麦金莱的立场是基于他对形势的悲观失望,清王朝的摇摇欲坠与八国联军在北京的勾心斗角使麦金莱感到保持中国完整与门户开放已经没有希望,美国不如从两个照会倒退,参加瓜分,去得到"较小的一份"。(注:Thomas J.Mccormick,China Market:America's Quest for Informed Empire,1893-1901,Chicago,1967,p.18.)海约翰与柔克义反对俄国的撤军建议,坚持保持大国一致。海约翰知道,支持俄国撤军,大国一致必将破产。现在只有与英德日合作,使俄国陷于孤立,才有可能令其取消撤军建议,回到大国一致的立场上来。如果美国跟着撤军,那必将在未来同清政府的谈判中失去发言权,这意味着美国在华权势的丧失。海约翰告诉总统,"困境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希望尽是摆脱",但"我们一定不要在最后的协定中失去我们应有的影响。"(注:Thomas J.Mccormick,China Market:America's Quest for In-formed Empire,1893-1901,Chicago,1967,p.172.)他进一步描述了跟在俄国后面撤军将会出现的形势:美国在华利益或者由其它大国来照看,或者由美国单方面同清政府签约。结果一定是,德英绝不会照看美国的利益,而听任俄国出卖美国,连眼睛都不眨一下。至于同中国的单独媾和,至多是从中国得到一份有气无力的声明而已!海约翰的结论是,美国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与英德日保持一致,使清政府的代表尽早回到北京,与中国进行集体谈判。国务卿希望这个集体谈判会对中国方面施加压力,防止它向俄国屈服,签订关于满洲的单独协定。而俄国也有可能在集体谈判中因陷于孤立而放弃自己的建议。大国一致在眼前是制止俄国野心,在以后是制止别的大国野心的闸门。海约翰的意见在内阁得到了几乎所有成员的赞同,成为政府的决策。第二次门户开放照会经受了考验。正如他预料的那样,俄国撤回建议,回到大国行列。大国一致暂时被保持。 列强一致反对俄国是因为他们都不愿俄国占领东北,使俄国在这场瓜分中得到优势。这决不意味着列强放弃自己的野心计划,支持门户开放照会。争斗在继续。在以后的集体谈判中,美国坚持中国完整与门户开放。"在最后解决时,为中国的完整与改革竭尽全力,抓住门户开放不放。"(注:Wilian R.Thayer,Life and letters of John Hay,New York,1915,vol.2,p.248.)美国曾建议在最后协定书的序言中把"维护领土完整与中国的行政实体"写进去,也即把7月3日的照会变成国际协定,作为大国一致的基础,然而,美国代表发现自己是孤立的。没有一个大国对此作出响应。(注:Marilyn Blatt Young,The Rhetoric of Empire,New York,1968,p.202.)实际上,列强在表面的一致后面,都在用结盟、联合与其它方式为各自掠夺更多的特殊权益,乃至合并领土。这样,门户开放还是特殊权益,领土完整还是领土合并成为美国在华外交的中心问题,贯穿于美国与其它列强的关系中。这最终导致1941年日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四 两次门户开放照会是在一个特殊的困际环境与特有的美国文化传统中实现的。 19世纪末,世界领土已瓜分完毕,于是,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的中国成为列强最后进行瓜分的对象。尽管他们打着"租借地"和"势力范围"的幌子,贼一样偷偷摸摸地瓜分中国,但其竞争与冲突仍然是十分尖锐的,乃至有可能导致世界性的战争。美国驻华公使田贝在瓜分一开始就不断警告美国政府:"欧洲大国之间发生战争并非不可能","在我看来,事件预示着严重冲突,也许是英俄之间的武装冲突。"(注:Alfred L.p.Dennis,Adventures of American Diplomacy 1896-1906,New York,1928,p.203.)但列强都害怕,想避免战争,因为他们对自己能否在这场战争中赢得胜利,缺少把握。这就是说,在瓜分中国的过程中,列强都希望保持眼前的均势,在不发生战争的情况下,为本国获得最大的一份。于是出现了大国关系自我调节的问题。门户开放这个新的扩张方式就是在这时应运而生的。美国利用列强的这种心理,从东亚均势结构考虑,提出门户开放来达到美国的目的,而列强也确实是出于害怕均势被打破与爆发战争才认可门户开放照会的。门户开放照会是帝国主义时代大国关系自我调节的一次尝试。 这个改革尝试之所以由美国提出,除了上述美国在华缺乏实力、难以同列强竞争外,主要是受到美国文化传统的制约与影响。建国以来,美国对外奉行孤立主义,即不介入欧洲的政治与战争。结盟是绝对禁忌的。孤立主义成为美国的文化传统,深入人心。美西战争期间,美国东部与中西部掀起声势浩大的民主派反帝运动,反对建立殖民帝国,要求回到孤立主义。这在西方其它国家是没有的,充分显示了文化传统的力量。(注:参见拙著"美国民主派反帝运动",《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进入工业时代的美国人具有大国心理,(注:Margaret Leech,In the Days of Mckinley,New York,1959,p.527.Richard D.Challener,Admirals,Generals,an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1898-1914,New York,1973,p.6.)向往大国地位,但不愿与别国特别是英国结盟,对列强参与瓜分中国表现了厌恶情绪。对第一个照会,公众的反应总的说是好的,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个纯粹的商业照会,不存在复杂的条约,没有卷入欧洲纷争。(注:Margaret Leech,In the Days of Mckinley,New York,1959,p.516.)义和团运动爆发后,美国公众一方面产生一种民族主义激情,特别是在使馆受围,公使康格生死不明的悬念期间,但他们仍眷念孤立主义。在1900年总统选举前夕进行的共和党与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公众强调了如果美国进行干涉,也不应同欧洲纠缠在一起,而且这种干涉应当是有节制的。(注:Marilyn Blatt Young,The Rhetoric of Empire,New York,1968,p.154.)海军界的基地要求激怒了他们。只是在第二个门户开放照会发表后,照会中的中国完整才使公众的心情趋于平静。 海约翰懂得公众的心情。他决定不参加瓜分,部分地是基于公众舆论的反对。他说,"当然我们反对肢解那个帝国,我们不认为美国的公众舆论会视政府参加现在正在(中国)进行的掠夺大赛是正当的。"(注:Wilian R.Thayer,Life and letters of John Hay,New York,1915,vol.2,p.241.)民主派反帝运动与公众舆论是对走欧洲殖民扩张老路的有力的制约。这促使外交决策人谋求新的扩张方式。 在第一个照会提出后,门户开放这个选择被美国决策层中越来越多的人所领悟,变成对华政策的共识。驻华公使康格与国会参议员戴维斯是两位代表人物。康格本是倾向于参与瓜分领土的,在目睹义和团起义后,康格开始相信,中国人民不会接受西方人或西方方式的控制,宁可按自己的方式统治,什么也补偿不了统治中国需要付出的代价。所以他向国务卿建议,"最好还是继续我们已宣告的政策,试着保持门户开放,以便以另一种方式实现我们的权势与贸易。"(注:Marilyn Blatt Young,The Rhetoric of Empire,New York,1968,p.204.)戴维斯是一名坚定的扩张主义者。他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也看到新方式最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在国会辩论对华行动时,他反对美国参加欧洲远征军,进驻北京。他争辩说,这样做不可避免地会使美国卷入"瓜分,租让权,势力范围与其它利益,但如果我们超脱,我确信,10年后我们将是仲裁者,而这比成为众多的诉讼人中的一个要好得多。因此,最终对我们对文明与人道要好得多。"(注:Marilyn Blatt Young,The Rhetoric of Empire,New York,1968,p.154.)从他的这段争辩中,我们可以看出世纪之交美国外交转变的轨迹:从试图参与瓜分到超脱欧洲而成为仲裁人。显然,戴维斯所说的超脱不是回到孤立主义,不介入欧洲的竞争,而是有朝一日成为君临欧洲之上,操纵中国局势的仲裁人。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也是历史活动的媒介。一个国家总是在其固有的文化传统中得到发展,并在发展中表现本国特色。美国扩张主义在孤立主义传统中脱颖而出,在19世纪末东亚这个大环境中进行试验,结果创造了与欧洲殖民扩张不同的新的扩张方式,一个美国型号的扩张主义。柔克义把门户开放照会提到外交哲学的高度来认识,称它为"海约翰主义",一项"美国外交政策的伟大与不可改变的原则。"(注:Mari-lyn Blatt Young,The Rhetoric of Empire,New York,1968,p.228.)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