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科索沃历史上的人口及迁移(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 李朱平 参加讨论

塞族人大批离开科索沃,形成了科索沃历史上复杂的人口迁移现象。其原因主要有:
    第一,土耳其的军事进攻,以及塞族人多次起义的失败。
    14世纪中期土耳期扩张到巴尔干半岛并不断北进,占领了科索沃后,又灭掉塞尔维亚王国,直打到维也纳城下才被奥地利挡住攻势。此后,奥地利多次与土耳其进行战争,互有胜负。在奥地利、俄国与土耳其进行战争时,科索沃的塞族人建立民兵组织,反对土耳其。在土耳其占领期间,塞族人多次起来反抗土耳其的统治,1593年“圣萨瓦暴动”,坚持到1609年最后失败。战争和起义的失败导致许多塞族人逃离科索沃,以避免土耳其当局的报复、迫害。
    第二,土耳其的残酷统治,主要是沉重的赋税和宗教政策。在土耳其统治下,非伊斯兰教居民被称为“赖雅”(意为畜牲、臣民),要交纳沉重的人头税和“血贡”(把儿童交给土耳其占领当局,受完全伊斯兰化的教育),而穆斯林交纳的捐税要轻得多。塞尔维亚人不愿改宗伊斯兰教,为了生存,许多塞族人离开科索沃,而很多阿族人为了取得好一些的生活条件,由天主教改信伊斯兰教。17世纪中叶以后,土耳其由于自身的危机,加强了在占领区的统治,在科索沃取消了东正教的独立教会组织。宗教政策的变化,使大量东正教徒的塞族人离开,迁移到基督教统治的地区。
    第三,阿族人对塞族人的歧视和排挤,塞尔维亚自治公国的建立及独立,也是科索沃塞族人迁移的原因。伴随着塞族人的离开,土耳其占领当局把住在科索沃山区及相邻的阿尔巴尼亚地区的阿族人迁到科索沃平原。阿族人原来信仰天主教,17世纪中叶时大多数阿族人改宗了伊斯兰教。在土耳其统治下,阿族人的地位比塞族人要高。在科索沃,由于塞族人不断外迁,而阿族人又不断迁入,使本地区塞族人不断减少,阿族人则日益增多;阿族人在科索沃的事务中作用增加,其民族意识开始滋生、发展。19世纪末,阿族人建立了政治组织,要求自治。塞族人受到异教徒阿族人的歧视和排挤,民族矛盾趋于尖锐化,许多塞族人被迫离开科索沃。塞尔维亚自治公国于1833年建立,并在1878年独立。这使科索沃的塞族人大量迁移到同宗教同种族的塞尔维亚王国。1880-1912年,塞族人又一次大规模离开科索沃,这次有40万人。[3]
    长期的人口迁移,使科索沃地区的人口状况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1690年以前,塞族人占大多数,阿族人占少数。由于塞族人三次大规模迁离本地,再加上人们自发迁移,本地区塞族人日益减少,而阿族人则渐渐增加。1880年,阿族人有24万,到1910年土耳其人口普查时,阿族人已占当地人口的60%,其余为塞族人、黑山人,土耳其人。[4],阿族人取代塞族人成为科索沃的主要居民。
    在科索沃,随着阿族人成为多数,他们的宗教伊斯兰教取代东正教成为主要宗教,塞族人在当地变成少数民族。阿族人多数信仰伊斯兰教,语言用拉丁字母,属拉丁文化圈,塞族人信仰东正教,语言上使用基里尔字母,属东正教文化圈,双方在语言、宗教上有巨大的差异,他们都认为自己的民族是本地的主人。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加剧了他们间的争斗,从而形成难以解决的科索沃问题。科索沃问题的实质是阿族人的自治和独立。
    三、塞尔维亚统治下的科索沃人口状况及迁移
    科索沃由土耳其统治到1912年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1912年,塞尔维亚重新获得了科索沃。两次大战中,保加利亚、意大利曾经占领过科索沃,战后科索沃又归塞尔维亚统治。由于不断的战争及塞尔维亚的民族政策,科索沃的人口发展呈复杂的态势,最终导致科索沃问题的国际化。
    两次巴尔干战争使科索沃重归塞尔维亚王国统治。塞王国政府不承认阿族人是一个民族,实行压制政策,镇压了1913年阿族人的起义。此后阿族人开始迁离科索沃。阿尔巴尼亚于1912年底建国,使80万居住在科索沃,希腊的阿族人迁移到阿尔巴尼亚,但是仍有大量的阿族人留在了科索沃。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保加利亚占领了科索沃,它执行压制塞族人,偏袒阿族人的政策。一战后,科索沃仍并入塞尔维亚王国,塞政府实行“大塞尔维亚”的民族政策,对阿族人实行强制同化,没收他们的土地,驱逐他们离开科索沃,再将异地的塞族人迁入,许多逃亡出去的塞族人的后裔也趁机返回科索沃。1919-1940年,有4.5万阿族人离开科索沃,移居阿尔巴尼亚,5万阿族人被关进监狱,同期有6万塞族人迁入科索沃。[5]
    第二次大战中,意大利占领了科索沃,把它并入“大阿尔巴尼亚”。意军占领当局命令:凡1918年10月31日后迁入的塞族人、黑山人必须在三天内离开科索沃[6]。阿族人把意军当作解放者来欢迎,报复、欺负塞族人。到二战结束时,近10万塞族人离开科索沃,1.5万阿族人迁入。
    1944年11月,南斯拉夫人民军解放了科索沃。从此,科索沃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它先是自治区,后来是自治省,有较广泛的权力。1945-1966年,科索沃自治区的塞族人占有支配地位。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教都受到塞尔维亚政府的严密控制,阿族干部不受信任,有大批的阿族人被逐,大批的塞族人迁入。60年代中期以后,科索沃取得自治省地位,成为“准联邦单位”,实行高度自治,在联邦享有否决权,阿族干部在自治省取得支配性的权力。塞族人开始被逐出权力机构,受到多方面的压制、迫害,塞族人、黑山人的墓碑常常被破坏。塞族人特别是知识分子缺少理想的工作,“仅1971年,有387名塞族、黑山族专家离开科索沃,而没有任何人劝说他们留下”[7]。自治省政府禁止非阿族人迁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