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至13日,“雷慕沙及其继承者:纪念法国汉学两百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巴黎法兰西公学院(Institut de France)和法兰西学院铭文及美文学院(Académie des inscriptions et belles-lettres de l'Institut de France)举办。 中法建交五十周年之际,法兰西公学院汉学高等研究院和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共同举办学术研讨会,纪念法兰西公学院创办汉学研究两百周年。此次研讨会的举办具有三层涵义:首先是为了纪念法兰西公学院开办该讲座的首任教授雷慕沙;其次是对雷慕沙及其后两百年间的继承者们,如儒莲、沙畹、伯希和、戴密微等对汉学研究做出重大贡献的各领域汉学家的学术成就进行回顾和总结;第三,此次研讨会亦致力于探讨两百年间中法两国汉学领域的交流。 在研讨会上发言的与会专家和学者分别来自中法两国汉学研究高等学府和机构,如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国公学院、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法国国家图书馆、法国国家科学院、法国远东学院、法国高等实践研究学院、日内瓦大学等。研讨的主题丰厚宽泛,涉及雷慕沙的中医研究和汉语语法著作、汉学与中国科学史、从中国风到中国艺术史、伯希和西域探险、法国学者对丝绸之路和敦煌研究的贡献以及中华书局与法国汉学等等。 法兰西公学院是法国历史上最悠久的学术机构,1530年由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建立。1814年11月29日,法王路易十八颁令,在皇家学院(法兰西公学院前身)设立“汉、鞑靼、满语言与文学讲座”,标志着汉学作为一门学科在欧洲的建立。作为该讲座的首任教授,雷慕沙在东方语言研究、中国宗教哲学研究、中国通俗文学译介及中西交通史等诸多领域卓有建树。他在此前两个多世纪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传教士积累的汉学研究基础上,以严谨的科学治学态度和方法建立了学院派汉学,成为欧洲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汉学家,其在学院的就职演讲奠定了汉学在法国乃至欧洲的学术地位。 自十七世纪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派至中国清廷传教士至今,法国的汉学研究历史悠久,名家辈出,著作纷呈,虽然自二十世纪以后,日美汉学迅速崛起,法国汉学逐渐丧失了往日独领风骚的局面,但仍不失其海外汉学重镇的地位。中法建交五十周年之际,恰逢法国汉学大师雷慕沙开创学院派汉学研究两百周年,中法两国汉学研究机构举办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对于回顾两国汉学研究历史、加强两国汉学界对话、开拓两国在汉学领域更新更高层次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刘晓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