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省吾先生及其学术贡献述略
于省吾先生,字思泊,号夙兴叟,斋名双剑誃、泽螺居。1896年12月23日(光绪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九日)诞生于辽宁省海城县西十五里中央堡,1984年7月17日病逝于长春,享年88岁。先生一生致力于古文字学、古籍整理、古代历史、古代文物等方面的研究,治学严谨,成绩卓著。毕生60余年学术生涯,笔耕不辍,著书14种(未正式出版者不计)、论文近百篇。是我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古籍整理专家。去世前,先生曾担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顾问、吉林省政协常委、国务院古籍整理与出版规划小组顾问、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名誉理事、中国语言学会顾问兼学术委员、中国训诂学会顾问、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顾问、吉林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等职,是吉林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先生少承庭训,学习勤奋。17岁入海城中学,后入奉天教育会国学专修科,未及结业,就以优异成绩考入沈阳国立高等师范,1919年毕业。此后,曾先后任安东县县志编辑、奉天交通银行职员、西北筹边使署文牍委员、奉天省教育厅科员兼临时省视学等职。1924年任奉天省城税捐局局长。1928年,张学良筹建奉天萃升书院,聘先生为院监。为开化东北、传播国学,先生曾亲自聘请国内一流知名学者为该院教师。如聘高步瀛先生主讲文选,聘王树楠先生主讲经学,聘吴廷燮先生主讲史学,聘吴闓生先生主讲古文。先生因此也曾受其影响,更喜爱“桐城派”古文。在此前,先生也曾有《未兆庐文钞》行于世。1931年“9·18”事变前夕,萃升书院停办,东北形势急剧变化,为避免日寇的奴役统治,先生毅然变卖了在奉天及海城的家产,辗转迁居北京。 到北京后,先生开始研究古文字及从事古籍经典的校订、研究工作。为了更深入地从事研究和著述,先生几乎动用了大部分资产,甚至不惜变卖夫人首饰,来收集甲骨、青铜器等文物,很多是有名的兵器,如吴王夫差剑、少虡剑、吴王光戈、楚王酓璋戈等。先生很得意收藏的上列两把剑,遂以“双剑虡”名斋。此后的著述便多冠以斋名“双剑誃”。先生珍藏的文物约有二百多件,解放后全部捐给故宫博物院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为了辨别文物的真伪,先生曾潜心研究过青铜器的时代特征,并对收藏的文物作过精心的整理。先生辨别古文物真伪的功力,也是这时候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锻炼出来的。 在北京,先生一面从事著述,一面从事教学。30、40年代,先生先后担任辅仁大学教授、燕京大学名誉教授、讲授古文字及古器物学等。此间出版专著有《双剑誃吉金文选》等十余部著作,还编撰有《又剑誃殷契骈枝四编》及《契文例》稿本(曾毅公助理),发表论文近20篇。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丰硕的研究成果,可见先生惊人的笔耕毅力及对学术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先生被聘为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1955年,东北人民大学(后改为吉林大学)匡亚明校长至京,聘请先生为该校历史系教授,先生欣然同意。同年6月正式奉调长春。从1955年至1984年,先生在长春生活、工作了近30年。 在吉林大学工作期间,除去历次运动及文化大革命,先生主要是培养研究生和从事著述。1956年至1966年期间,先生曾先后招收三届6名研究生。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考制度,先生置年迈体弱于不顾,于82岁高龄继续招收研究生5名。1981年又继续指导博士研究生3名。1980年与1983年,受教育部委托,主办全国具有讲师以上水平的古文字进修班两期,共招收学员20余名,为全国高等院校及文博单位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在此期间,先生出版专著有《商周金文录遗》等多部著作,主编《甲骨文考释类编》,并发表论文60余篇。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先生都没有停止从事著述及教书育人的工作。 综观先生一生所走的学术道路及取得的学术成就,其贡献是多方面的。在这里,只是就下列几个方面谈一点认识和体会。 一、在考释古文字方面的贡献 先生研究古文字,是从30年代初寓居北京时开始的。那时先生已经30多岁接近40岁了。由于先生具有深厚的古典文献功底及古文字学基础,加上治学勤奋,所以后来居上。四十多年中共考释出一大批前人不识或误解误释之字,并提出了突破传统“六书”的文字学理论,为学术界所称道。 首先是考释甲骨文字。殷商甲骨文,自清末发现以来,经过不少学者,尤其是罗振玉、王国维的不断研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也存在很多不易解决的疑难问题。仅就文字考释方面而言,越往后考释疑难文字的难度就越大。据初步统计,甲骨文不重复的字约有五千左右,能认识者也就千字左右,多数还不认识,这就影响到对有关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先生认为“这是我们应当担负起的一个艰巨任务”。因此,先生知难而进,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在1940年至1943年间,连续出版了考释甲骨文的专著《双剑誃殷契骈枝》初编、续编、三编,在同行中崭露头角。1979年,先生总结了40多年来研究甲骨文的成果,删订《殷契骈枝》三编,与新释合为一编,题名《甲骨文字释林》,由中华书局精装出版。全书190篇,20万字左右。这是先生积一辈子心血研究甲骨文字的精华。全书用“分析偏旁以定形,声韵通假以定音,援据典籍以训诂贯通形与音”(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等科学方法,新释,或纠正前人误释及前人已释而不知其造字本义者,约有三百来字,论证简洁严谨,结论多属可信。如释气、释败、释襄、释大风、释虹、释屯、释奚、释尼、释婢、释、释勹、释庶等等,以及释小王为孝己、羌甲为沃甲、膏鱼为高鱼等,其例不胜枚举。是罗、王之后考释文字最多的学者。同时,先生在该书中所释的“具有部分表音的独体象形字”、“附划因声指事字”,则是对传统文字学理论“六书”说的发展和突破,开创了考释文字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先生的《双剑誃殷契骈枝》及《甲骨文字释林》的出版,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重视和高度评价。如王宇信在《甲骨学通论》中指出: 于省吾在甲骨文字考释的广度和深度方面超过了前人。不仅他考释或加以解说的三百多个甲骨文字对我们很有参考价值,而且他将罗、王以来考释甲骨文字的方法加以继承并发展,对我们今后文字的考释工作将发生深远的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