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日本退出国联与世界裁军会议(2)
1932年2月2日开始的日内瓦世界裁军会议有61个国家参加。德国的代表团团长鲁道夫·纳多尔尼发现“美国代表团对德国的愿望比其他任何国家的代表团都更多地抱有同情心,但它却无法弥补法国安全和德国要求军备平等之间正在扩大的裂痕。”[1](P.27)从纳多尔尼的话可以看出裁军会议的关键所在就是在不破坏欧洲均势的前提下,协调德法各自对安全的不同理解及其要求。德国要求平等军备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于9月复会时宣布将不参加会议,最后直到英法意三国答应德国可以和其他国家享有平等的地位时才重新回到会议。当会议陷入僵局时,英国首相麦克唐纳提出了著名的“麦克唐纳裁军计划”,该计划“很少包括谈判代表以前所没有讨论过的问题,但是关于一旦出现违反凯洛格公约的事件便进行磋商的意见,以及规定军队和军备的数字,则是其突出的特色。”[1](P.31)这就触及了裁军会议的根本而为各方代表所重视,但由于德国和法国都对计划有着不同的理解,美国也在忙于国内经济的恢复以及强大的孤立主义的影响不准备支持麦克唐纳计划,国务卿赫尔指示吉布森(美国代表团代理团长)在发言时要“态度友好,却是泛泛而谈”。[1](P.32)其实美国的态度对于希特勒而言是无关紧要的,因为在“他认为美国人在1914-1918年的战争中并没有出什么力,因此也没有付出多大的牺牲。要他们承受巨大的负担,这种考验他们肯定是经受不住的,因为他们的战斗素质是很次的。一般说来,根本不存在一个作为整体的美利坚民族,它不过是许多民族和种族的移民凑成的集群。”[7](P.124)英国在远东对日本的绥靖早已使德国成竹在胸。英美等国对法西斯都有着错误的理解,认为这些集权国家只是想获得原料和殖民地,只要在经济上满足他们就可以避免走向一场新的世界大战,所以在远东当日本造成满洲危机时,也是从这个观点出发对其没有做出严厉的制裁,还不断地给日本提供贷款和军火,这些都成了屠杀中国人民的武器。在满洲危机发生后,“除了德国纳粹党人在1933年公开表示的羡慕日本的言论之外,德日两国第一次真正勾结是由在第三地区即满洲的经济利益所促成的”。[7](P.176)德国派代表亲自参与了满洲的经济活动,对英美的经济绥靖也一目了然,不禁认为就连远离自己的日本他们都肯下血本进行绥靖,自然不会亏待与自己的利益有着直接重大关系的德国。正在进行裁军谈判的德国也因此壮了胆,敢于对英法的条件叫板。而事实上,英美等国也是这么做的。以美国为例,“1933-1934年间,美联合航空运输公司向德国运交了每月可生产100架飞机所需的设备与部件;1935年春,德国自美国输入了可制造3000台飞机引擎的部件……美国财团直接参与了德国的扩军备战,并起了极其突出的作用。因此,战后审判时,大战犯沙赫特就尖锐地指出,如果你们要控诉帮助德国扩军的工业家,那么,你们也必须控诉你们自己。”[8](P.172) 德国的关于军备平等的要求终于没有被满足,这主要是法国害怕一个重新拿起武器的宿敌,如果德国的要求被满足必然会使法国苦心经营的小同盟国体系趋于瓦解。以法国为轴心的欧洲安全体系之所以能够存在就是因为法国对德国的军事实力有着绝对的优势,一旦放松了对德国的制约,这种同盟安全体系是经不住德国侵蚀的,所以法国的态度十分强硬。但由于缺少英美的支持从而使德国敢于在1933年10月退出了世界裁军会议,本来被欧美各国寄以厚望的以为可以给欧洲安全上一个保险的会议就这样落下帷幕。 日本从退出国联开始就大力整顿财政扩充军备,以满洲为据点向四周辐射,蚕食列强的市场,不断地往国内输入战略物资,这都没有遭到列强的坚决抵制,这就使德国有了退出裁军会议和国联的“榜样”。日本退出国联等于走上了与现存的国际安全体系决裂的道路,但没有国家站出来给以严惩,这也给德国开了一个恶例,“希特勒的侵略扩张政策也同样得益于在远东发生的中日之间的冲突,”[9](P.287)而德国在军事上的崛起又给日本创造了更大的侵略空间。1934年6月“当海军预备会议开始的时候,伦敦对于同东京对抗颇感疑虑,既然裁军会议不能抑制德国的威胁,而且日本在天羽声明中表明反对外国援助中国,从而表明它要发表侵略的新迹象,所以英国的政治首脑们倾向于避免在亚洲担风险,应把注意力集中在欧洲”。[2](P.129)但在当时世界局势日益紧张的情况下,亚洲与欧洲在战略地位上是同等重要的,忽视任何一方结果都只能是毁灭性的,其后的世界大战无情地证实了这一点。 【参考文献】 [1][美]阿诺德·A·奥夫纳。美国的绥靖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2][美]罗伯特·达莱克。罗斯福与美国对外政策(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1984. [3][英]C·A·麦克唐纳。美国、英国与绥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 [4]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5][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6][美]格哈特·温伯格。希特勒德国的对外政策(上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7][德]阿尔贝特·施佩尔。第三帝国内幕[M].台北:三联书店,1982. [8]包奕诚。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集[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9]Diether Raff.A History of Germany:From the Medieval Empire to the Present(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by Bruce Little)[M].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88.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