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历史教学(3)
(二)、富尔改革和哈比改革中削弱历史课的倾向及80年代对这种倾向的更正。 这些年来,在法国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改革中历史课出现的反复最大,“后遗症”也最为严重。 历史课在法国历来受到重视。但60年代广泛的学生运动促使学校加强了思想教育,人文学科被认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负有重要责任,历史作为法国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被指责为脱离现实,回避社会面临的危机。历史课不可避免面临改革。1968年埃德加·富尔(Edgar Jean Faure)任教育部长期间,曾提出削减历史课内容,主张历史课与其他人文科学结合,面向现实,采用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的分析方法。在随后的改革中,历史与其他学科综合,并降为选修课,加强了其政治思想性。 1975年哈比(Rene Haby )任教育部长后对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改革。1977年哈比改革定稿,其中历史课程变动如下: 小学预备班:基础知识仅限于传授最近发生的事,重视利用资料(明信片、报纸、杂志等),鼓励学生调查了解城市与村庄。提倡活动教学法。 六年级:继续以周围环境,人文景观为学习重点,了解地形地貌与气候,以及古地中海的文明、农业或文字的演变等。每节课从55分钟减至50分钟。教师在小学历史教学中强调一种所谓“主题教学”,每次课以讲述一个历史事件为主,涉及到其他知识,但仍按年代教学,以确保历史的连续性。 初级中学:将以前分科的人文课程如历史、地理、经济、公民综合为“实验科学”及“经济与人文科学”两门课程。结果导致历史的延续性被打破,年代界标消失。 学生进入高中后为应付考试又采用传统的强记,不利于学生历史能力的提高,并使初中时采用的活动法、视听法难以适应而遭淘汰。 哈比课程改革虽然使初中课程形成统一整齐的结构,并在史地课程计划中增添了有关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初步知识。但其带来的问题更为明显:教学内容陈旧、抽象、不成体系,忽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只学到零散的历史知识;教材偏难,学生难以接受;小学、初中、高中之间的历史连续性差,导致学生年代观念淡漠,难以形成系统完整的历史观;教学方法死板,学生独立思考不够;而沉重的学习负担又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人们对此表示不安并投以极大关注,有不少史学家如弗尔南·布罗代尔严厉批评哈比改革中不重视历史教育的做法,提出恢复单独开设历史课,增加历史课时,恢复编年史,加强基础知识和能力培养。连密特朗(Mitterrand,F.)总统也强调“轻史害国”。 于是80年代初历史教学又恢复了编年史和史地方法论。1982年12月勒格朗(Legrand,L.)在其改革成果《为建立民主的初中而斗争(Pour anco-llége démocratigue)》中建议六、五年级开人文科学课程(每周3 小时),四、三年级除开人文科学(3课时/周)外, 还开设人文科学加强课作为选修课。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代替原来的历史、地理、经济、公民教育课和实验科学,重视跨学科教学,抛弃以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转而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他的大部分建议被教育部长萨瓦里(Savary,A.)接受并付诸实施。1983年12 月高中委员会向政府提交了题为“21世纪前夕的高中及其教育”的高中改革报告。1984年4月,小学委员会又提交了题为“小学的全国咨询与思考”的小学改革报告。随后,法国议会于1985年1月和1989年7月分别颁布了“分权法”和“教育方向指导法”。国民教育部还组织了全国性的思考日,发动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对教育改革开展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教育改革在民众支持下不断深入。 1985年教育部长谢苇纳芒(Chevenement,J.-P.)推动又一次中小学教育改革。教育内容与方法都得以革新,基础教学得到加强。废止了1969年实行的三分制教学法,重新分科,史地恢复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法国的历史课往往与地理结合)。促进了历史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现代化。 1985年4月23日法国国民教育部公布全国小学新教学计划。 史地合并作为小学七门独立课程之一,要求学生能判断自己所处时代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教学采用编年史,注重阐明法国史与世界史上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同年9月正式实施,课时安排为:11年级每周1课时,10、 9、8、7年级每周2课时〔1〕。(见表一) 1985年10月公布初中改革计划。1986年秋季开始在六年级实施。87、88、89陆续在五、四、三年级实施〔2〕。“历史、地理、 经济”作为一门课要求学生懂得当代世界的主要方面和重大问题,熟悉历史发展的主要阶段和主要几个世界文明,掌握16世纪以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史。法国史则要求深入学习相继建立的几个法兰西共和国。课时安排为所有年级每周2.5课时。(详见表二) 1985年11月12日公布高中改革计划。基本精神为调整教学结构,分科推迟到高中第二学年(一年级),二年级则作为共同基础学习阶段。为此全国试办了开有五门共同必修课(史地为其中一门,与公民教育一起为每周5课时)的二年级。 要求教师在学生刚入学时总结初中学过的历史知识,然后在此基础上深入学习。法国史的学习安排如下:二年级用1/3学时学习法国大革命的起因,2/3 学时学习大革命和1890 年前19世纪历史,而古代史主要注重“自由的历史与国家的建立”、“科学的技术与劳动的发展”两个问题;一年级和结业班〔3 〕则可分组教学;因而在历史课上要求达到的水平也因组而异。一年级主要学习从共和国的使命和19世纪末至1945年的历史;结业班学习从1945年至今的历史。而世界史的学习要求各组都应达到了解当今世界的水平,但各组各有侧重。人文学科组侧重古希腊古罗马文明;而自然学科组侧重经济和社会史。要求高中生了解历史发展的几个阶段及阶段间的联系,以及对未来的启示。尤其应了解当今世界。要求学生形成批判精神,对历史产生兴趣。除普高外,各技术教育渠道也开设一些普通学科,毕业时要求学生在史地课程上与普高学生一样取得“中学生毕业证书”。 这次改革强调历史教学采用多学科接近法,即历史课不仅面向古今法国和外国文明,还要面向艺术史、科学技术史。文学课程和科学课程中也引入历史知识,多科互进。 这次改革的目的在于在增强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观察、分析、解释和批判”的能力。但高中的改革并不太成功。 1986年英诺里(Monory,K.)出任教育部长, 他继续了前任的初中改革,但对高中却另行改革,不久在学生运动中即被推翻。1987年他又作了新改革,却更趋同前任了。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