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沈惠芬,女,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副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哲学博士。 人口流动影响中国边境地区民众的生活,居住在此区域的女性的生活亦与人口流动密切相关。自汉唐以来大部分历史进程中,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等,包括广东、福建、广西、云南等地民众跨越边境从事海外贸易或移居他乡。在19世纪中期伊始的一百余年间形成较大规模的人口国际迁移,以青壮年男性为主体的人口国际迁移产生大量的跨国家庭。在男性的海外迁移过程中,成千上万的留守女性,包括移民的母亲、妻子、女儿和姐妹等与她们的亲人长期分居,形成庞大的跨国家庭留守女性群体。作为中国人口国际迁移史重要的参与者,跨国家庭留守女性对人口国际迁移现象的发生和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她们的生活不但受到中国本土社会诸种因素的影响,也与人口迁移密切相关,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与特殊性。①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学者呼吁应开展对侨乡女性的研究,之后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呈现,较有系统论述的有关专著最近出版。但总的说来,侨乡女性史的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尚有许多学术空白。②作为中国人口国际迁移史重要的参与者,跨国家庭留守女性的历史是海外移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跨国家庭留守女性的关注和深入研究,有助于较全面地了解侨乡社会和中国海外迁移史,也是解读东南沿海社会历史的关键之一。③ 2010年学者陈瑛珣撰文指出利用已经出版的民间生活资料,包括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私文书、印度尼西亚华人民事诉讼公文书(公案簿)和闽南地区、香港大澳水上人家等所传唱的民间歌谣,窥见海洋社会华人女性(包括海外华人妇女和中国侨乡妇女)的生活实况,对侨乡女性研究有一定的启示作用。④在此及笔者有关研究基础上,近年来笔者针对侨乡女性史研究资料做了一些探讨,认为生产于人口迁移过程中跨国家庭与国际移民的书信(侨批)、流传于侨乡及海外华人社区的民间歌谣、及包括小说、戏剧、传记、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民间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文学作品等,经过研究者的辨别、整理和分析,可以成为构建侨乡女性历史的珍贵而重要的研究资料。⑤当然,有关中国侨乡女性史的研究资料不止以上所提资料,而是种类多、内容丰富。但是,这些资料非常零碎且分散各处,尚未得到有效的整理、出版与利用。有鉴于此,在笔者所接触的有关资料和研究体会基础上,本文总体探讨构建侨乡女性史的研究资料,并探讨有关研究方法,希望抛砖引玉,吸引更多学者关注侨乡女性研究,以期更全面、客观地揭示、了解海外迁移史、中国东南区域社会史、华侨华人史、侨乡史与中国妇女史。 一、有关中国侨乡女性史料探讨 有关中国侨乡女性资料包括出版或未出版的文本资料和通过田野调查获得的口述历史资料等。文本资料存于海内外特别是中国侨乡各地档案馆、图书馆、资料室和私人收藏家等处,包括官方档案、报纸资料、侨批资料、文史资料、期刊、地方志书、族谱、墓志铭、各地侨乡所编的华侨志、乡讯、包括传记、民间歌谣和报告文学等在内的文学作品。以及相关图片、实物资料等。下文以涉及福建泉州侨乡跨国家庭留守女性的相关资料为例,探讨有关资料的价值与利用。 (一)官方档案 长期以来,官方档案资料被视为权威资料而广泛运用,但这类档案往往代表官方的、上层的看法和意见,常常忽略对女性的记述。如果有涉及,也往往不完整,或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歧视和偏见。⑥虽然如此,从这些记述女性活动或与女性生活有关的资料中,研究者往往可以窥见女性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地位、活动和她们在官方文书中的定位,对于文字资料相当缺乏的女性来说,也是重要的资料。 在侨乡和海外华人聚集地各级档案馆藏有许多涉及侨乡女性的档案,含有丰富的信息,一些资料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如晋江市档案馆收藏的民国档案“救济侨眷”(1942年)显示,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许多跨国家庭的生活由于侨汇中断与抗日战争的进行陷入危机,部分华侨母亲和妻子得悉政府对战争爆发后侨汇断绝的侨户进行救助,写信给晋江县振济会、晋江县政府请求救助或者要求减免税捐,一般政府给各户三十到五十元的救助或者给予一定程度的税捐减免。⑦此档案文件中女性家长的呈状描述了家中困境,足证太平洋战争对跨国家庭与留守女性生活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与此时期产生、流传的民间歌谣和有关的回忆记述(下文将提到)互相佐证,勾勒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留守女性失去主要劳动力和经济来源的困境及其对策。⑧ (二)报纸资料 报纸资料是研究晚清以来历史、特别是社会史、生活史、政治史等重要的研究资料。从1915年《新民周报》在泉州创办以来至1949年,民国时期泉州市区及其所属各县公开发行的大小报纸估计有70多家,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泉州日报》(泉州)、《福建日报》(泉州)与《民声报》(泉州)等。⑨这些地方报纸兼具地方性与跨国性,它们对泉州地方事务的报道和评价,是了解侨乡社会与人文的窗口。同时,记者对侨乡与跨国家庭的观察和报道为研究者了解留守女性的社会生活提供重要资料。 以《泉州日报》为例,该报1930年由国民党晋江党部创建,是民国时期泉州存在时间最长(19年)、影响较大的一家报纸。除了部分有关世界和中国局势的报道分析外,地方事务、社会动态的报道涉及泉州市区及泉属各县,而且占据主要报道焦点。⑩1939年以后《泉州日报》加大对华侨事务的报道。特别地,日报关注留守妻子的社会生活。部分对侨乡女性的报道和描写运用富有情色的字眼和题目,类似桃色新闻,研究者利用时要加以小心。虽然如此,这些报道常常揭示了侨乡女性“非正常”的婚姻生活状况和她们的应对措策。(11)以1948年1月17日报道《蔡玉守通奸案判徒刑八个月》为例,报道称: 去年六月间石狮大埔发生蔡玉守与王候通奸案一起。奸情败露后,玉守竟控其夫王海土重婚罪于地院,据称:渠现年廿七岁,彭田人,十七岁嫁与海土,婚后三个月,夫即渡洋,后生一女,现年九岁,因其夫不接济其生活费,十年来均赖娘家维持,而乃翁王局亦与人通奸,七月前夫由岷返国,始知在外已另娶番婆,惟其夫住址不明,故法院无从传讯,以玉守确有通奸,该案经地院查诬告罪名,昨经宣判有期徒刑八个月云。 这则报道虽然简单,却勾勒留守妻子祭玉守十年间的留守生活与挣扎:17岁嫁入夫家,3个月后丈夫出洋在外。蔡10年间没有收到丈夫的侨汇和音信,在家侍候公公、养育幼女,长期靠娘家接济。十年后丈夫回乡方知他已在外娶番婆。在长期与丈夫分居过程中,蔡玉守自己发生婚外情,暴露后反控丈夫重婚罪,法院却因缺乏海土地址无法进行调查,反指蔡“诬告”,并予以判刑。蔡玉守的经历显示侨乡跨国家庭部分留守女性寂寞、压抑和贫困的生活,以及权益无法得到保证的社会现实。(12) 与其他报道一起,报纸资料也显示侨汇流通之下侨乡繁荣景象掩盖下侨乡留守女性的真实生活图景,及她们与夫家、娘家和周围社群的关系。报纸刊登的源自侨乡女性的各类启事,一定程度上揭露她们的思维方式、内心考量和心声。除了《泉州日报》外,笔者也在《民声报》和《南光日报》(南安)发现数量颇多的跨国家庭留守妻子结束婚姻或家庭关系的启事。研究者利用启事资料需要辩别真伪,从而了解作为启事者的留守女性的婚姻生活或婚姻、家庭观念等。(13)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关于侨乡女性(包括侨眷妇女等)的新闻报道也不少。在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主义过渡阶段,国家的主要任务是恢复国民经济和完成社会主义过渡。侨眷一方面提高了政治地位,合法权利受到宪法的保护。同时她/他们也是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对象。此时期对跨国家庭留守妻子的报道集中在侨办报刊如《侨乡报》等和一些专辑如《归侨侨眷归国学生先进事迹汇编》等。大部分报道具有鲜明的政治宣传色彩,但大体反映了社会变革时期侨乡女性的生活变迁。(14) (三)侨批资料 侨批是海外华人与家乡亲友(侨眷)的汇款、通信同体的文本,记录着海外华人所汇钱款、礼物及海外华人与中国亲友之间的联系沟通等。作为海外迁移过程中的文本记载,侨批资料反映了海外华人与中国亲友的跨国联系、社会经济关系和情感联结等,是双方在国际迁移过程中的叙述与情感表达。侨批资料是研究侨乡女性生活不可或缺的研究资料,特别是那些涉及女性的内容、女性书写或托人书写后寄出的信件直接揭露迁移过程中女性的经历、感受和情感表达,是构建侨乡女性史的珍贵资料。(15) 以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许建平先生收藏的一份侨批为例,这封信写于1947年夏天,是一位在菲律宾马尼拉的丈夫寄往晋江龙湖妻子的信,信中除了说明所寄钱款、物品数量外,丈夫用一种语重心长的口气嘱咐妻子要尽儿媳之责,照顾婆婆,叮咛她要与家人相处和谐,“勿与家人有所争执,或虚荣人生”,并要妻子意志坚定,鼓励她向着“新生活轨道前进吧,前面是光明的”。此信反映了男性移民与留守女性的密切关系。 侨批笔墨之间流露的感情和所议事情显示了海外迁移过程中男女两性的合作与冲突,反映了迁移作为家庭策略在执行过程中双方的牺牲和取舍、体现了海外迁移对女性生活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利用这类资料的一个明显缺陷是来批与回批常常分离保存,难以一并利用等。(16)随着2012年5月侨批档案人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和2013年6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相信会有更多侨批资料得到较好的收集、保存和利用。 (四)文史资料 文史资料是少数记载侨乡女性生活的文字记录之一。如果说侨批资料直接保存彼时彼地海外迁移过程中个人的经历、思想和情感,那么文史资料则是多年以后的记忆遗产。记忆是有选择性的,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忘、加强或扭曲过程之中的内容、细节与色彩,所以利用文史资料时也需要甄别。地方文史资料记载了许多20世纪地方情况、事件和人物,其中一部分涉及侨乡女性。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南洋华人与中国家乡失去联系,作为侨乡经济主要来源的侨汇几乎断绝,女性成了家庭的顶梁柱,她们被迫大批走出家门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支持家庭经济达数年之久(许多人实际更久)。(17)这段侨乡集体经历后来被记录并载在文史资料上,如陈天瑞的《抗日战争时期侨属生活情况》(18)、洪祖良的《抗日时期侨乡经营私盐实况》(19)与《菲岛沦陷时期晋江华侨眷属的生活境况》,(20)以及周海宇的《官逼民反,侨眷请愿》(21)等。这些文史资料与上文提到的其他文字资料和下文将提到的口述历史访谈资料相互呼应、佐证,从而为构建战争期间跨国家庭生活与侨乡女性史提供了可能。 (五)期刊 晚清以来,由于华侨对中国事务的广泛参与和贡献,华侨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为中央和地方政府所重视(文革期间是另一种体现)。(22)为了争取、保持和加强与华侨的联系和沟通,侨乡各地出版了许多地方期刊。在福建,《福建与华侨》和《闽侨月刊》分别在1938年和1939年创刊,成为报道海外福建籍华人和福建侨乡、侨眷的主要期刊,从中可以观察到侨乡女性作为侨眷在地方政治上的地位和部分社会生活。(23)此外,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福建侨务工作通讯》等的出版为了解侨乡社会变革对侨乡女性的影响提供了资料。 民国福建还出版其他专刊如《福建妇女》、《新福建》等,陈月英的《南安侨眷妇女的转变》和苏苏的《永春妇女》描绘了侨乡女性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自力更生的新形象,对她们在妇女运动方面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24) (六)地方志书、族谱、墓志铭和华侨志 这些颇具地方性的资料亦是研究侨乡女性的重要资料。以道光《晋江县志》为例,在其《烈女传》中,可以粗略了解跨国家庭丈夫出洋后留守妻子的生活概况。例如:“黄氏,陈章宪妻,章宪死吕宋”(《节烈》);“陈氏,蔡国龙妻,生孩数周,国龙往吕宋。氏贫苦抚儿,年二十往吕宋寻父,归与氏双白聚首”(《名媛》)。又如“颜氏,夫经商暹罗不返,家计萧然”(《节孝》)。(25) 有关侨乡女性的记述更多地出现在族谱中。在闽粤地方存有数量颇多的族谱,涵盖丰富的有关海外迁移的信息。对个体移民的记述内容往往包含其婚配及生育情况、家庭成员出洋时间、海外经历、与故乡故国的联系等,对较有建树者还有专门列传或纪实人谱。(26)因此,这些有关男性移民的记述往往包含留守女性的信息。有关此类资料已经部分整理、收集在庄为玑和郑山玉主编的《泉州谱牒华侨资料与研究》(上、下册)中。笔者举一则资料为例,永春《桃源前溪周氏族谱》中记载:“……(敬辣)娶颜氏,于归后,越年夫远出外夷,氏孤灯自守四十余年,代夫事翁姑甚谨。螟一子,及长娶妇,颇能克意承志,得姑欢……”(27) 在一些墓志碑文中也存有侨乡女性的资料,陈盛明先生就为我们提供了有关这方面的几则宝贵资料,相信经过发掘会有更多资料发现。(28) 县志、族谱、墓志铭的记述不但保留了侨乡女性的有关资料,提供她们在海外迁移过程中的部分经历;而且显示地方政府、宗族、家庭以或以立节烈为名、或以收入族谱、刻入墓志铭为励,一定程度上鼓励女性牺牲自我、保全家庭,维护地方、宗族、家庭利益的野心或努力。了解这种企图和目的对考察侨乡女性身处的社会环境大有裨益。 此外,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东、福建、广西等省、地、市、县各级机构出版的华侨志,这些颇具地方特色的志书往往阐述海外迁移史和华侨华人的经济发展等,其中侨乡部分涉及侨眷历史,(29)许多资料可为侨乡女性史的研究提供参考。 (七)乡讯 乡讯虽然是报纸诸多门类中的一种,却有别一般的报纸,它是“在较小区域(地区、市、县、镇、乡)创办,专门向海外同乡传递本地相关信息、沟通亲情、联系乡谊的报纸”。(30)乡讯也为研究侨乡女性提供了一些有用资料,如晋江县(后改为市)归国华侨联合会编的《晋江乡讯》刊登有关泉州侨乡的谚语、泉州侨乡历史介绍和回忆文章等,其中不乏侨乡女性的资料。《晋江乡讯》第199期(2002年2月28日)第四版的《锣婶》描写留守妻子锣婶的生活和她解决乡村械斗的方法,揭示了她的勇敢、独立和智慧。第20期(1983年12月20日出版)上有王人秋搜集整理的《侨乡谚语集锦》中有“半年不见批,头发离乱无心梳”和“甘愿破衫将身缠,不要当夫卖子钱”。生动地描述了留守女性半年没有受到丈夫的侨汇,担惊受怕,无心装扮的情景和留守妻子对侨汇的特别解读。这些谚语和下文提到的广泛流传的民间歌谣等述说着广大没有记名的留守妻子的经历、情感、心声和对海外迁移的主观判断,是构建侨乡女性史的珍贵资料。 (八)包括传记、民间歌谣、报告文学等文学作品 文学资料作为史学资料利用是西方新文化史研究的一个创举,新文化史运用文学作品主要是研究大众文化。(31)有关侨乡女性的文学作品多种多样,包括小说、戏剧、传记、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民歌、民间故事和民间传说等。其中反映侨乡女性的传记作品是解读侨乡女性生活和心声的重要资料。而民间歌谣反映了海外迁移过程中的性别分工和两性对海外迁移的不同解读。(32) 笔者曾撰文探讨华侨妻子的文学形象,发现此形象具有多样性,反映的主题却相当一致,主要是探讨男性海外迁移过程中女性的婚姻生活和应对种种压力的经历和智慧,反映了海外迁移过程中留守女性生活的不幸。华侨妻子的文学形象是否符合史实只有通过更多的历史研究和其他资料的佐证才能判定,但是这些形象反映了华侨妻子在侨乡社会民众特别是文化人和文学创作者眼中的形象,是海外迁移带给侨乡的一项文学收获,发展和丰富了侨乡文化的内容。除了提供参考资料之外,对留守妻子文学形象的解读启发了历史研究者的相关思考和有关构建。(33) 除了以上讨论的资料,笔者也在海外华人社区及闽粤侨乡田野调查中发现诸如照片、明信片、大字(护照)、防疫证、留守妻子用过的生活用品及住屋等实物,这些图像呈现侨乡女性的面貌、风采及生活环境,提供了个体女性生命史的重要资料。对于泉州地区以外的侨乡女性,除了以上资料,还有其他资料可供利用,如广东潮汕地区的歌册及其传唱实践等,反映了部分留守女性的留守生活及其哀思。 美国女性主义史学理论家Joan Wallach Scott指出,与妇女相关的信息亦与男子相关,对妇女的研究意味着对男子的研究。(34)反过来说,目前涉及海外迁移和侨乡社会的大部分有关资料,尽管是以男性为主的叙述和书写,也包含着有关女性的重要信息,从一个侧面或反映或歪曲侨乡女性的生活图象,加以甄别后,是构建、了解侨乡女性历史的有益窗口与资料。运用这些资料的关键是如何解读。研究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深度的感悟力,去伪存真,身同体感,把自己置身于其时其地其景,以“同情之了解”的眼光看待女性的历史。不得不提的是,口述历史资料也是构建侨乡女性史极其重要的研究资料,由于这类资料与田野调查方法关系紧密,故放在下文讨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