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是中东地区濒临地中海的一个小国。人口约350万,面积仅1万多平方公里。1975年全面内战爆发以来,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昔日具有中东“瑞士”之美称的黎巴嫩成为世界最动荡的小国。导致黎巴嫩动乱迭起的既有内因外由,更有历史的根源和现实的背景。 黎巴嫩是阿拉伯国家中唯一由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大教派居民组成的国家。从人口和面积看是一小国,但国内却有80多个大小教派、30多支武装力量和260 多个政党团体。全国居民的一半左右是基督教徒,分为马龙教、希腊东正教、希腊天主教、亚美尼亚东正教、亚美尼亚天主教5个主要教派;另一半居民为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分为什叶派、逊尼派和德鲁兹派等教派。在黎巴嫩,一个教派往往由一个或几个家族控制,所有的黎巴嫩人生活在教派和家族的结构网中,政党组织通常依附于教派和家族,各教派和家族长期以来割据一方,独立为政,而他们后面均有各自的国际背景。 就全世界范围而言,马龙派和德鲁兹派分别只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内影响甚微的小派别,但在黎巴嫩社会历史的演变中,在教义和教规上独树一帜的马龙派和德鲁兹派却发挥着十分特殊的作用。马龙派是天主教的一个派别,创立于公元5世纪,原以叙利亚中部的马龙修道院为中心,后因于当地另一基督教派发生纠纷,其信徒纷纷移居黎巴嫩北部,曾建立政教合一的马龙派国家实体,黎巴嫩北部山区成为其势力范围。由于宗教上的原因,马龙派与西方有着传统的密切关系。中世纪西欧的天主教会把马龙派视作在中东的盟友,天主教强国法国也与马龙派联系紧密。近代以后,西欧诸国及美国与其关系也日渐亲密。德鲁兹派是伊斯兰教伊斯马仪勒派的一个分支,11世纪在埃及产生。其创始人是当时统治埃及的法蒂玛哈里发哈基姆的近臣德拉齐。为迎合哈基姆自我神化的需要,德拉齐等宣称哈基姆是“活神”,是安拉在现世的化身。这种宣传遭到埃及穆斯林的反对,却在黎巴嫩和叙利亚的山区获得众多信徒,崇信哈基姆具有神性的德鲁兹派逐渐形成。“德鲁兹”一词便来源于德拉齐这个名字。德鲁兹派信徒们以黎巴嫩南部地区为其根据地,组成一个纪律严格、紧密团结的独立团体。16世纪奥斯曼帝国征服黎巴嫩后的300年中,信奉德鲁兹教的曼家族和马龙教占多数的谢哈卜家族先后控制着黎巴嫩政权。两个家族时常通过婚姻和协议结成联盟,共同排挤其他封建家族,以致黎巴嫩历史上曾经有过两个比较安定统一的历史时期,即曼家族法赫鲁丁二世(1590—1635年)和谢哈卜家族巴希尔二世(1788—1840年)统治时期。 地处欧亚非三大洲要冲之地的黎巴嫩,历来是周围强国必争之地。历史上先后被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希腊、罗马、拜占廷等帝国征服、统治过;7 世纪伊斯兰教兴起后,又被并入阿拉伯帝国的版图,历经阿拉伯诸哈里发的统治和欧洲十字军的蹂躏。16世纪起又为奥斯曼帝国吞并,一战后沦为法国委任统治地,由于黎巴嫩地形极为复杂,到处是崇山峻岭,各地区之间来往不便,互相隔绝。沿海城市自古以经商为主,而内地山区大多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从而为诸教派各自为政创造了有利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基础。各教派为了其生存、自卫和发展,围绕着自己的精神首领(封建贵族)形成封闭、结构严密的宗教公社,割据一偶。这种状况致使大多数外来占领者无法对地势崎岖的黎巴嫩实施有效的控制,黎巴嫩经常处于一种权力真空状态。于是,教派便成为黎巴嫩社会生活中一种持久不衰的政治力量。奥斯曼帝国时期,黎巴嫩宗教公社享有半自治地位,帝国政府宣布各派宗教首领有权处理本派信徒婚姻、遗产继承等问题,许多教派趁此在各自的控制区内发展本派武装力量,建立自己的行政、司法和税收机构,甚至越过奥斯曼中央政府和黎巴嫩地方政府与外国直接发生关系。 19世纪中叶奥斯曼当局为巩固统治采取“分而治之”政策,竭力在黎巴嫩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间挑拨离间。西方列强也随之插手黎巴嫩,法国声称要保护天主教徒,俄国则宣布对东正教徒命运十分关心,以新教为国教的英国便在德鲁兹派中寻找代理人。1841年基督徒与德鲁兹派爆发第一次大冲突。奥斯曼政府与法英俄三国磋商,决定实行分治计划,将黎巴嫩划分为由马龙派管理的北区和德鲁兹派管理的南区,两派均向驻贝鲁特的奥斯曼军政长官“瓦里”负责。1860年春大规模教派冲突再次爆发,使19世纪黎巴嫩动乱达到顶点。1861年欧洲列强同奥斯曼帝国达成妥协,黎巴嫩成为一个由基督徒行政长官统治的自治省,省内设立12人组成的省行政参议会,按教派归属分配席位;全省分为7个区,各区长从当地最大教派中产生。如此,在黎巴嫩首次确立按教派分配议席和官职的制度,埋下了日后黎巴嫩动乱不休的重要隐患。 在第一次大战后的法国委任统治时期,殖民当局一方面推动各教派的独立发展,另一方面又尽力扶植基督教马龙派在黎巴嫩的主导地位,继续实施分治政策。当时各教派为争取民族独立而联合一致,彼此矛盾有所缓和。1943年黎巴嫩独立时,各教派达成不成文的“民族公约”,按当时教派的人口和实力分配国家权力,规定总统和军队司令由马龙派担任,总理和议长分别由逊尼派和什叶派担任,副总理和副议长由希腊东正教人担任,军队参谋长由德鲁兹派担任,议会和内阁席位以1932年人口调查为基础,按6∶5比例在基督教徒和穆斯林中分配。各教派之间的妥协一度促成了黎巴嫩的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对其社会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然而,随着二战后国际形势和国内政治力量对比的演变,黎巴嫩这种按教派分配权力的政治结构的脆弱性日益明显,国内矛盾又趋尖锐。首先是国内穆斯林人口迅速增长,不久便超过全国总人口的一半,各派穆斯林对基督徒在政治权力上的优势地位极端不满,强烈要求扩大其政治、经济权力。而占统治地位的马龙派则竭力维护其既得利益。为此,1958年5 月反政府的穆斯林与亲政府的基督徒之间发生大规模冲突。其次,1967年和1973年阿以战争之后,大批巴勒斯坦难民涌入黎巴嫩,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指挥机构和部分武装力量也进入该国,渴望获得盟友以增强实力的穆斯林积极支持巴勒斯坦武装力量,而以马尤派为核心的基督徒对此惶惶不安,坚决主张逐渐消灭巴勒斯坦游击队,双方分歧急剧扩大。1975年4月13 日马龙派长枪党袭击巴勒斯坦游击队营地,从此拉开了黎巴嫩全面内战的帷幕。此后黎巴嫩各教派纷纷购买武器,扩充民兵,教派武装割据局面在黎巴嫩再次形成。 外部势力对黎巴嫩内部事务的干涉也是导致1975年后黎巴嫩内战旷日持久的一个重要因素。1975年内战爆发后,其周边国家和美苏两霸积极插手,支一派打一派,促使各教派之间矛盾不断激化,冲突日益升级。以色列以打击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为由,1978和1982年两次大规模进兵黎巴嫩,力图消灭以黎巴嫩南部为基地的巴勒斯坦游击队,同时支持亲以的“南黎巴嫩军”同巴解武装和其他各派作战。叙利亚则在1976年向黎巴嫩派驻2万多军队,片面支持德鲁兹派民兵, 并同马龙派长枪党民兵发生直接军事冲突。而美苏两国为在中东争夺势力范围,假予以、叙,干预黎巴嫩内战。美国支持以色列对黎入侵,援助马龙派巩固统治地位和发展军事力量。同美国抗衡的苏联则大力支持叙利亚在黎的军事存在,并援助德鲁兹派民兵。这样,黎巴嫩内战由一般的国内教派之争演变为世界各种力量互相抗争的国际冲突,动乱更为错综复杂。 由此,黎巴嫩根深蒂固的教派政治以及各种外来势力的插手干涉,造成迄今未止的连年战乱,加剧了中东地区的动荡局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