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状况看英国绥靖政策的选择
绥靖,原本有抚慰怨愤、平息争斗的意思。它作为英国对欧外交中的一种意向和姿态,可以追溯到20年代初。那时,英国政府就试图在凡尔赛体系的既定格局里作些调整,怀柔德国,因为“他们认识到必须以某种方法把一个独立的、强大的德国恰到好处地安装进欧洲”,[①]同时还担心德国的软弱与失败将使俄国控制欧洲许多地方。到了30年代,随着战争和侵略威胁的增长,绥靖的内容和范围继续深化,它不仅上升为英国对外政策的核心和指导方针,而且在大规模实施中变为西方民主国家对德、意、日法西斯行径的全面姑息和让步。1938年的慕尼黑协定则是它的集中表现。但如果把绥靖看作怯懦投降的同义词,那是有失公断的。同样,把绥靖者视为一个狭小的集团,在当时遭到广泛的反对,这种看法也是不真实的。事实是:20世纪的20至30年代,几乎没有什么主张比绥靖更得人心,英国一切国内报纸(只有《雷诺新闻》除外)都称赞慕尼黑协定。罗斯福打电报给张伯伦也称他是“一位十足的伟人”。[②] 绥靖是英国统治集团在内外交困中的一种政策选择,它是英国目标与实力之间不一致的必然结果。这一切可以从英国经济的衰退中清楚看出。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年)是英国经济的极盛时代。1851年伦敦博览会的开幕,向全世界表明了当时英国在工业和技术方面所处的领先地位。在庆祝维多利来女王临朝六十周年时,英国资产阶级仍是那样充满信心,似乎今后一切都会象过去一样地顺利。尽管19世纪80年代后,美国在工业生产总值和煤、钢等重要工业品产量方面已超过了英国,但英国海上霸权和殖民大国的地位还不曾受到威胁,在武器生产和造船等重要工业部门仍占据优势,特别是在国际金融方面的地位的非常稳固。但经第一次世界大战,尽管英国赢得了战争,但输掉了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英国经济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 表面上看:英国投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与军事有关的部门由于得到政府的大笔订货而迅速增长,劳动力供给也显得十分紧张,军事工业与某些重工业部门的利润大大增加,股票行情上涨。然而从国内经济状况来分析,英国为战争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庞大的军费开支使财政赤字剧增,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英国不仅大量增发公债,而且增加了纸币的发行量,造成战时通货膨胀严重,物价普遍上涨。问题不限于此,庞大的军费开支,还使英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发生急剧变化。特别是由于战争期间传统出口品生产的减少和出品贸易额的下降(特别是棉纺织品、煤炭和机器出口总值的下降)英国不得不变卖自己持人的国外有价证券并向美国借债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一次大战前,英国的海外投资,包括英国的公司或在外国经商的英国公民投资共约40亿英镑,其利息收入是英国正常进口的重要部分,大战期间,英国政府接管了这些投资的1/4左右,在国外,特别是在美国出售股票,并用这些收入购买军火和其他补给品,美国成了一个主要债权国。一战使英国和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相对地位颠倒了过来,英国对美国负债8.42亿英镑,[③]伦敦不再是世界上唯一的金融中心。英镑的稳定地位因英国的金融实力的削弱和金融地位的下降而发生了动摇。 战后问题就更为突出。一方面战争使英国经济大为削弱,国家债务由1914年的6.5亿英镑升至1920年的78.3亿英镑。[④]大战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相当于1914年-1918年间可能增长的财富。[⑤]战前已初露端倪的海外市场的丧失和出口机器等减少在战后迅速扩大。另一方面,国内存在着消沉的情绪。战争对国内各方面都有影响。人们“认为和平并不是战争的酬劳,仅仅因为在战争中幸存下来就会长期心满意足确非易事”。[⑥]战争造成的损失、仇恨和普遍混乱均极其严重,因而不可能迅速过渡到充满善意而富裕的和平生活,战争使人们认识到有新的需要,同时又使国家更难满足这些需要。总之,在英国的经济和国内事务中都出现了沮丧的趋势。“英国对一切不感兴趣”,期望变成失望,其中最明显的现世原因是经济状况的恶化。而战后整个二、三十年代,出口和失业又成为英国经济问题中十分复杂而无法解决的难题。 20年代,英国国内经济特征是:开工不足,生产设备闲置,传统工业品生产没有恢复到战前水平,出口萎缩,失业率高,经济效率低。整个二十年代,英国的失业数字一直保持在百万以上,情况之严重出人意料。失业问题作为工业方面动荡不安的根本原因和各种问题未能解决的象征,主要是由于未能保持战前的出口水平。而出口之所以下降,一方面因为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逐步实现了工业化,增强了在一些传统市场同英国商品的竞争能力,例如美国和日本在大战中受影响较小,进一步发展本国生产,并在某些传统市场取代了英国的地位。另一方面,因为在适应新的技术革命挑战、新的社会需要的过程中,英国的进展远远落后于美国、德国,如在电机、内燃机、化学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中。这一切都可在英国的煤炭业中得到反映。煤是英国传统的出口产品,其中80%经海运出口波罗的海、北海、法国、地中海等港口,其余大部分出口南美。而战争之后,英国出口欧洲的煤基本停顿,因为战争刺激了欧陆国家煤的生产并促使其寻找代用品。相反在英国,战争使采煤设备现代化的进程推迟,同时煤的代用品大量增加,如石油在船运、陆运等运输上的广泛使用,水电站电力在工厂的使用等等。在出口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同时,英国国内的煤矿主固执地认为繁重的劳动、延长工时和低工资制足可以代替那些批评他们的人所提出的不同计划--改组机械化、封闭不经济的矿井等,这也正是二十年代英国矿业工人斗争激烈的原因。 衡量经济困难的尺度是失业数字,而造成一百万以上失业大军的主要原因是出口衰退。因此英国国内两党当务之急应是恢复、沟通贸易渠道。但两党所推行的政策都是陈旧无力且无多大效果的。财政部一直推行的、历任财政大臣均表示赞成的一项政策是通货紧缩,以期恢复英镑的国际地位。但这种通货紧缩政策是有害于英国的出口贸易的。紧缩政策造成的另一痛苦现实是削减工资,国内劳资矛盾的尖锐化。由于德国产煤区鲁尔区处于被占领状况,德国煤产量下降,英国煤矿业在1924年本应是兴旺的一年,但英国的煤炭业失业率反而从1924年5.7%上升到1925年的15.8%。矿业主为了加强同德国煤矿业竞争,要求取消最低工资限额并减少工资10%,工作时间则从七小时提高到八小时,否则在恢复了金本位制的1925年煤炭业将无利可图,而矿工领袖们则希望提高工资。然而1925年不曾料到的衰退,使劳资双方3个月的谈判毫无结果,致使1926年出现了半年之久的罢工。罢工的失败使工人们遭受更多的苦难,失业者增多,矿工生活状况恶化。到1930年在英国登记失业人数增至266万,失业救济金的发放给国库带来沉重的负担,出现了严重的预算赤字问题。历届保守党与工党政府对此未有任何良策。屋漏偏遇连夜雨,长期停滞的经济又受到30年代经济危机的打击,这次危机开始于美国,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等渠道很快传播到英国。1930年第一季度起,英国工业生产指数和出口贸易指数显著下降,失业人数激增,到1932年第三季度英国经济危机达到最严重的地步,失业人数接近三百万,失业率高达23%。贸易逆差扩大,国外投资收入和海运收入锐减,英国不得不于1931年9月放弃了金本位制,实行英镑贬值。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