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巴黎公社精神文明建设初探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 严鋕钰 参加讨论

1871年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发动武装起义, 推翻资产阶级政府。3月28日,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宣告成立。巴黎的无产阶级者在短暂的两个多月里,一方面在军事上同凡尔赛匪帮作殊死搏斗,另一方面在思想文化战线上为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采取了许多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指出:“公社简直是奇迹般地改变了巴黎的面貌!第二帝国的那个荒淫无度的巴黎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法国的京城不再是不列颠的大地主、爱尔兰的在外地主、美利坚的前奴隶主和暴发户、俄罗斯的前农奴主和互拉几亚的封建贵族麕集的场所。在陈尸场内一具尸首也没有了,夜间抢劫事件不发生了,偷窃现象也几乎绝迹了。”(注:马克思:《法兰西内战》,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65页。)认真研究巴黎公社在思想文化战线的方针、措施,对于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就巴黎公社的精神文明建设作一初步探讨,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教育改革
    巴黎公社对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十分重视。3月29日, 在公社成立后的第一次会议上,成立了十个委员会,行使政府各部的职能,教育委员会即是其中之一。它的职责是“着手改革教育”,“起草免费、普及的全部世俗教育的法令草案。”(注:《巴黎公社会议记录》第1 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43页。)4月20日, 巴黎公社改组领导机构,加强权力的集中统一,公社每个委员会各设代表一人,全权负责该委员会的工作。教育委员会代表为爱德华·瓦扬,成员有库尔贝、韦尔杜尔、米奥、瓦莱斯和让·巴·克雷芒。他们都是公社著名的活动家,为公社的教育改革作出了贡献。特别是瓦扬,是公社教育改革的主要推动者。瓦扬受过良好的教育,获科学博士和医学博士学位,是第一国际成员、真诚的社会主义者。3月26日,他当选为公社委员, 参加起草公社纲领。由瓦扬担任教育委员会代表,说明了公社对教育的重视。
    关于公社教育改革的目的,瓦扬指出:异常重要的是“使公社革命能够通过教育改革来巩固其实质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因为教育改革将保证每个人都有社会平等的真正基础--全面教育,将使每个人都容易学会他能够胜任和喜爱的职业。”(注:凯尔任策夫:《巴黎公社史》,北京:三联书店,1961年,第597页。)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公社教育委员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是以世俗教育代替宗教教育,实现教育世俗化。在法兰西第二帝国统治时期,学校教育为天主教会所控制。天主教教士在教师中占很大比例,他们控制学校,排斥科学与理性,崇尚神学与迷信。特别是小学课程,全以神学为主,教会对儿童从小灌输宗教迷信和君主专制思想。巴黎公社为了使学校教育摆脱教会的控制,曾多次开会讨论研究,并作出相应决议。4月, 公社发出《关于实施学校非宗教化教育的通告》,要求用世俗教育全面代替宗教教育,取消学校中的神学课程,代之以真正科学的内容。5月,瓦扬代表公社发布命令,要各学校清除十字架、 圣母像以及其他象征宗教的图画和书刊,并立即逮捕那些妨碍公社推行教育世俗化的教士,以排除实行非宗教教育的阻力。同时,为了顺利接管教会所控制的学校,实施教育世俗化,公社积极采取措施,聘请了一批世俗教师。这些世俗教师大多忠于公社的事业,热心教育改革,为教育世俗化努力工作,很快使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学校取消了愚昧的宗教课程、教义问答、神像、祷告及一切宗教象征,教师以科学知识传授学生。长时期来法国天主教会控制学校的局面被打破了,对于公社实施教育世俗化的措施,列宁给予很高评价。列宁指出:“使国民教育具有纯粹世俗的性质,这就给了身穿袈裟的宪兵以有力的打击”,这是“足够说明公社的真正意义和目的的措施”之一。 (注:《列宁全集》 中文第1版第17卷第123页。)
    其次,公社努力普及初等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公社十分重视普及义务初等教育。在公社第二区的呼吁书中指出:“世俗的、免费的和义务的教育,这是革命应集中力量促使实现的纲领,也是第二区公社代表的纲领。”(注:斯·阿·弗鲁莫夫编:《巴黎公社为学校民主化而斗争》(文件资料集)俄文版第99页。转引自滕大春主编:《外国近代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435页。)第十区的一个通告则明确规定:“凡6岁至15岁的儿童,不分民族和宗教信仰,只要持有区政府的证件即可报名入学。”(注:罗新璋编译:《巴黎公社公告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252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区政府还统计了学龄儿童人数, 动员家长送子女入学,并对入学儿童免费发给一切学习用品。有的区还为贫苦儿童提供食宿和衣物。在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公社也都开始了改革的尝试。公社强调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第四区的教育委员会指出,学校应当对儿童“灌输正义感”,教育儿童“必须为公共利益而学习--这是道德原则,从现在起,公社的教育就以这些原则为基础。”(注:利沙加勒:《1871年公社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12页。 )同时公社也十分重视向少年儿童传授科学知识,具体规定了学校应开设的课程,并要求改进教学方法。如第十区的通知中指出:“教育方法完全从启发理性出发,课程计有语文、书写、语法、算术、公制、初等几何、地理、法国历史、伦理、唱歌、绘画、制图等。”(注:罗新璋编译:《巴黎公社公告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252页。 )此外还有校长主办的公共讲座,讲授伦理学和政治权利通论。
    第三,公社还注意兴办职业学校,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使受教育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一两种专门技术,以服务社会。4月28日, 教育委员瓦扬还特别签署命令,要求各区政府兴办职业教育。5月6日,公社第一所职业学校在第五区洛蒙街正式成立。该校规定,凡年满12岁的儿童,均可入学,学习科学知识和一种专门技术。为此该区还聘请40岁以上的工人师傅到该校教授学生各种手艺。不久,公社又兴办了一所工艺美术女子职业学校,“教授素描、泥塑、木雕、牙刻,总之是工艺美术的应用各科”,同时还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和文学知识”。(注:罗新璋编译:《巴黎公社公告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401页。)此外,第三区还办了一所半工半读的女子缝纫学校, 该校女生从12岁起就同时接受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
    最后,公社注意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在第二帝国时期,教师社会地位低下,工资收入菲薄。“3·18”革命后, 公社重视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改善他们的物质待遇。实施教育世俗化,使教师从天主教会的监视和束缚下解放出来,成为社会和学校的主人,教师地位大为提高。公社又大幅度提高教师工资,规定男教师最低年薪为2 000法郎, 男助理教师为1 500法郎,男女教师同工同酬。这样, 男教师的工资平均增加1至1.5倍,男助理教师的工资平均增加1至2倍;女教师工资平均增加2~2.5倍,女助理教师工资则增加3倍多。 (注:凯尔任策夫:《巴黎公社史》,北京:三联书店,1961年,第595页。)
    总之,巴黎公社在短暂的72天里,重视教育改革,在普及初等教育、发展职业教育以及实现教育世俗化等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在世界近代教育史上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遗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