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论希拉克上台后法国的欧洲战略调整(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山东师大学报:社科版 刘昌明 参加讨论

1995年底,希拉克总统作出法国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和从内部改造北约的决策之后,受到北约大部分盟国的欢迎。1996年,法国的这一决策获得了显著进展,但1997年法国在推动北约内建立独立的欧洲防务方面处处受挫,举步艰难。在改革北约问题上,法国主张将长期由美国人担任的北约南欧司令部司令的位置让给欧洲人,以体现北约的“真正改革”和“欧洲安全和防务特性”,并为此提出了不少建议,但遭到美国的断然拒绝。因此,法国总理府和总统府于7月初马德里北约首脑会议前夕发表联合公报,指出因在分享联盟指挥权问题上与华盛顿达不成一致意见,法国认为目前尚不具备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指挥机构的条件。马德里会议期间,希拉克再次向克林顿提出南欧司令人选问题,但再遭到拒绝。因此法国的北约政策一度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从长期来看,法国并不准备放弃重返北约的计划,希拉克总统指出,法国将继续努力推进北约的改革,“只有实现北约内部防务的均衡,欧洲才能拥有自己的真正地位。”同年10月1日,法国国防部长夏尔再次重申,法国在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问题上无意改变既定立场。法国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受挫和它所谋求建立的北约“欧洲防务”一度未取得进展表明,在北约内部实现防务的均衡,即“美国支柱”和“欧洲支柱”的平衡,是个相当艰巨的任务,法国孤掌难鸣。但今年的科索沃战争,对于在北约内建立独立的欧洲防务支柱起了催化剂和助产士作用,尤其是美国对这一问题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美国认识到在实现其全球战略中需要一支“欧洲支柱”为其“减轻负担”,因此也开始不反对欧洲搞独立防务。由此分析,法国力主在北约内建立欧洲防务支柱和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有可能取得进展。
    在科索沃战争期间,法国对北约军事打击南联盟问题上,在政策上表现出前后的矛盾性,这说明了法国对北约政策的两重性。前已述及,在科索沃危机期间,法国曾积极努力,力求科索沃问题在欧洲范围内解决,但当这一努力失败以后,法国转而对北约的军事打击积极起来。据法国媒体报道,在北约即将开始对南联盟采取空袭行动时,美国反而在国内舆论的压力下显得犹豫不决,而法国的态度则非常积极,极力促成北约向南联盟开火,且北约空袭行动的蓝本也是由法国人提供的。希拉克总统称,法国在此次空袭行动中的贡献仅次于美国。但当北约的持续轰炸并未在政治和军事上取得多大效果时,法国一改战争开始时的积极态度,在保持“继续轰炸”立场的同时,又提出新的倡议,更多地主张寻求政治解决危机的途径,并希望联合国和俄罗斯在其中发挥积极的斡旋作用。这与英美在军事上彻底打跨南联盟的主张是相违背的。在关于向科索沃派驻地面部队问题上,法国一开始极力耸勇美国出动地面部队,而当美、英开始考虑这一举措的可行性并要付之行动时,尤其在北约宣布增派地面部队驻扎时,法国却热情大减,希拉克单方面宣布撤回其航空母舰和部分战斗机,并一度同德国共同表示其控制事态发展的愿望。在进行了一阵让人眼花缭乱的外交穿梭仍未就政治解决危机取得突破进展后,法国虽仍参与对南联盟的军事行动,但在政治态度却不如盟国那么强烈,只保持对事态的观望态度。这与美国的增兵计划和加强军事打击明显是背道而驰的。
    法国当初不辞辛苦,积极参加科索沃危机的解决和参加科索沃战争,是想实现其北约政策的一些目标,即法国欲调整与北约的关系,并突出法国在“小三角”关系中的作用,维护法国大国地位和影响,表明其在北约已占有重要成员国的地位和它在该地区的存在。总的来看,希拉克上台后,法国已认识到北约对其欧洲战略的重要性,重返北约并积极参与其行动已成必然,因此调整后的法国北约政策是力求在多数情况下与北约保持一致。但在美国领导地位、“管理欧洲”等北约职能仍未改变的条件下,在某些方面仍想保持行动、言论的独立性。
    
    严格意义上讲,法国对美关系应属于法国全球战略的范畴。法美在中东、北非、西非及远东各处都有战略利益的冲突。但由于美国在欧洲的重大影响,因此法国对美关系也就成为法国欧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国传统的欧洲战略的核心内容就是独立自主和大国地位,而美国战后的欧洲政策是依靠自身实力控制欧洲、对抗苏联,绝不允许有一个欧洲大国与其分庭抗礼。于是法国“反美独立”和“联苏抗美”就成为冷战时期历届政府对美政策的主流。就连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的合作,法美也是有严格限度的,甚至一度是不合作的,如在发展法国独立核力量问题上,法国就完全抛开了美国的核保护伞,而自行其事。可以说在资本主义阵营内法国独树反美旗帜,为其得以“持二等车票,坐头等车厢”和取得大国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冷战后,法国外交所依托的美苏对峙争霸和德国的分裂的世界格局早已丧失。90年代,美国大幅度地加紧其独霸世界的步伐,对日益团结和走向一体化的欧洲更加强硬,倡导独立自主的法国早已是其眼中钉。鉴于自身实力和国际形势发生的变化,法国继续奉行冷战时期的外交战略而与美国正面抗衡既是不能长久的,也是不现实的。于是希拉克上台后,调整对美政策,使其融入了更多的灵活和务实成分。第一,重新使法美关系处于中心位置,强调法美共同点,建议法美在全球一致行动以加强法国在战略地位下降之际的国际影响。希拉克承认,法国是西方联盟忠实的一员,现在欧洲还离不开美国,法美之间在战略上尚有互需之处,两国仍需保持良好的盟友关系。这样一来,法国把自己打扮成“美国之友”,尽量避免法美冲突过激化。第二,强调法美关系以欧洲为重点。法国认为,欧洲防务应有三大支柱,即一个强大的欧盟,一个更新后的北约和一个有俄罗期参加的欧洲安全合作组织。法美关系是为欧洲服务,而不是效忠于美国,法国须坚持自己的欧洲战略而允许法美间不同观点的存在。在某些重大问题上,仍坚持民族利益至上的原则,为了民族利益,宁可与美国针锋相对而决不让步。第三,反对美国单极世界,倡导国际格局多极化,继续公开打出反美反霸的旗帜,倡导加强联合国的作用,对抗美国借北约统治世界的企图。调整后的法国对美政策,在科索沃战争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一方面,在北约空袭南联盟的军事行动中,法国与美国在政策上保持协调一致,在行动上辅助美国实施军事打击。究其原因,这与法国自身实力削弱和其作为“中间力量”的地位丧失而不得不借助美国力量实现其欧洲战略密切相关。国际观察家也认为,这是法国力求改革北约和全面重返北约的重大举措。但另一方面,法国并非在科索沃战争的任何问题上都与美国“一个声音说话”,法国外交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
    总的来看,调整后的法国对美政策是,灵活地选择时机同美国合作,给美国以亲善的印象,以避免与之正面对抗,不仅如此,还力争借助美国的力量实现其欧洲战略。但法国并未因法美合作而使自己放弃对美斗争,而是在适当的时机和必要的情况下,坚持民族利益第一,高举反对霸权主义的大旗,获取它国的尊重和支持。此种灵活政策使美国难以与之为敌,却又时时陷入“后院失火”的被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