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试评《日苏中立条约》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 杜景川 参加讨论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世界的东方和西方激烈进行着。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大部,正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而激剧扩张;希特勒德国已占领了欧洲十四个国家,正在激战英国。与此同时各国都在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进行着频繁的活动,国际关系一直在惊人地演变着。这年春天,又出现举世注目的一幕--4月13日,日苏两国签订了中立条约。
    《日苏中立条约》的主要内容是:日苏两国保证互不侵犯领土,彼此在对方与第三国的纠纷中严守中立;在签约后双方发表的声明书中双方互相承认外蒙与伪满的“领土完整与神圣不可侵犯”。对这一条约的目的和作用,特别是它究竟在避免苏联两线作战方面发挥了何等作用等问题,学术界有一些不同认识,有人完全肯定,说它使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对苏联乃至二战胜利有着巨大意义;有人完全否定,说它是调动日本南侵的罪恶手段。笔者认为这两种意见都有偏颇之外,必须以历史客观的态度,具体分析当时的国际局势,从世界反西斯斗争的全局看待条约的内容及影响,从而对条约作出正确评价。本文试就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敬请学术界批评。
    
    分析《日苏中立条约》签订前的国际形势演变,可以看到,《日苏中立条约》的签订,在苏联方面是在面临侵略的情况下,为了解除日本的侵略威胁,避免两线作战采取的外交措施。
    希特勒上台以后,一直把苏联做为主要敌人,必欲灭之而后快。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说:“我们是国家社会党人,我们有意改变我国战前对外政策的方针。……当我们现在在欧洲谈论新的领土时,我们首先能想到的只是俄国及其所控制的各个领国。”(注:[苏]C.A戈尼昂斯基:《外交史》第四卷112页。)三十年代后期,德国法西斯侵略战争威胁日益严重。1938年吞并奥地利,支解捷克,1939年9月向波兰进犯,二次大战在西方正式揭开序幕。到1941年6月进攻苏联之前已有十四个国家被希特勒占领。
    德国法西斯侵占西欧的同时,也在为侵略苏联做着准备。希特勒的心目中,从没忘记过进攻苏联,只是在寻找有利时机。1940年6月法国沦陷后,希特勒妄图以当时严重的局势迫使英国屈服求和,而没打算用武力解决问题,他准备回过头去进攻苏联了。可是英国表示的不是屈服,而是抵抗到底的决心和行动,于是希特勒发动了对英国的战争。
    在侵英战争期间,德国仍在为侵苏战争做着准备,1940年9月结成三国军事同盟,采用种种卑鄙手段使罗、匈、保、南、芬等国先后加入该条约集团;同年九月增兵波兰,军事占领罗马尼亚战略要地,侵占南斯拉夫。这就对苏联形成了战略包围。到了十月以后,由于英国一次次粉碎德国的进攻,使希特勒“弄不懂为什么英国似乎并不认识已处绝境,所以转而向俄国寻求答案。一个月一个月过去,他一遍又一遍对约德尔等人说,英国一定希望俄国干预,否则早已屈服……德国必须马上动手。”(注:〔英〕利德尔--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121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版。)12月希特勒正式批准了“巴巴罗莎方案”。德国战车在急速向苏联开动,战争不可避免了。
    苏联在希特勒上台后就看透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本性。德波战争前一贯旗帜鲜明地反对德国侵略扩张。德波战争后,苏联当局虽然没有能及早估计到德国何时会入侵苏联,但也从未有过希特勒不会进攻苏联的幻想。事实上苏联有利用帝国主义厮杀之机,刻不容缓地做着反侵略战争的准备。调整经济,扩大和整训部队,改进国防装备,建立“东方战线”。在外交上为了打破德国包围,针对德国的活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1939年9月、1940年11月两次建议保加利亚与苏联签订互助条约。鉴于德军企图进占保加利亚,1941年1月莫洛托夫向德国大使发表声明指出:“苏联政府不止一次地向德国政府声明过,它认为保加利亚领土和海峡是苏联安全的屏障,对威胁苏联安全的事件,苏联不能漠然视之。如上所述,苏联政府认为有责任预先提出警告:任何外国武装力量在保加利亚领土上和海峡中出现,都是对苏联安全的侵犯”(注:〔英〕利德尔--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199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版。)为了同匈牙利改善关系,1940年9月与之签订“苏南友好条约”,还警告德国不得入侵南斯拉夫。1941年3月与土耳其谈判发表互相遵守互不侵犯条约的声明。1940年4月警告德国:“苏联政府不能容忍瑞典中立遭到破坏,它期望瑞典不至于参加德国的联合行动。”(注:[苏]C.A戈尼昂斯基:《外交史》第四卷189页。)1940年3月苏联与芬兰签订和约以后,一直为避免希特勒把芬兰拉入反苏集团而努力。可见,苏联与德国在北欧、中欧、南欧诸国展开逐一争夺。争夺的结果,有些国家慑于法西斯威胁加入三国军事同盟;有些被德国占领,到1941年春天只有瑞士还保持中立。也就是说《日苏中立条约》签订前,德国已完成了从西侧及东南、西北两侧对苏联的包围。正如斯大林所说:“我不需要任何警告,我知道战争一定会打起来。”(注:[苏]C.A戈尼昂斯基:《外交史》第四卷120页。)
    西方面临战争,东方如何呢?日俄历史上是敌仇之国,在远东一直存在着尖锐矛盾和冲突。十月革命胜利后,日本更加仇视俄国。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就在奏折中提出:“迟早我们势将和苏俄作战”。(注:〔苏〕瓦·伊·崔可夫:《在华使命》,82-83页。)1935年8月,广田内阁把侵略苏联定为国策,同年11月与德国签订反共协定。日本关东军一直虎视耽耽于苏“满”、“蒙”交界地区。1938年、1939年两次向苏联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挑衅。由于日本在这些入侵中受到深重打击,反苏气焰才有所收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