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 (一)苏联在1935~1937年对德采取的是双重政策。一方面公开实行遏制德国的集体安全政策;另一方面是暗地里谋求与德国改善政治关系,以实现与德国的和平共处。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苏联最高决策层从未完全支持李维诺夫对德国的强硬政策,亦未放弃以卡迪拉克为代表的与德和平共处的政策,而是两种政策双管齐下,在必要时交替使用,互相替代。苏联领导人之所以把这两种性质上截然对立的政策同时实行,是由当时独特的国际形势和苏联领导人的矛盾态度决定的。希特勒上台之后,纳粹德国处处扩张和侵略,不断冲破凡尔赛条约对它的束缚。在当时只有苏联切实地感受到来自希特勒的战争威胁。苏联希望联合其它大国反对希特勒,但效果不尽如人意。英法的绥靖政策加大了苏联领导人的猜疑和恐惧,十分担心西方国家会暗地里与德国达成交易一致反对苏联,这使苏联不得不做两手准备,在追求集体安全的同时,把希望寄托在自身的力量和资源之上。因此,一旦德国主动提出改善两国经济关系,苏联无疑看到了软化甚至改变德国反苏政策的机会,尽管成功的可能性很小甚至没有,苏联也认为值得一试,而且苏联的这种投机心理在某种程度上被德苏之间不断扩大的经贸关系所加强。苏联部分领导人坚信德国存在一个反对希特勒的势力集团,并希望通过扩大两国经贸关系来加速希特勒的倒台。但当实践表明这一可能性根本不存在时,苏联与一个发誓要动摇苏联政权的国家扩大贸易,只能会加强德国的力量,而对苏联没有丝毫政治意义,同时这也违背了苏联实行集体安全的初衷。可以说,正是苏联一厢情愿地谋求与德国和平共处干扰了长期以来苏联追求集体安全的努力,同时也相应地消弱了苏联执行集体安全政策的效果。 (二)我们不得不看到,在苏联试图与德国和解的过程中,苏联前后态度是有变化的。从1935~1936年初, 苏联基本上是坚持原则的。 1936年3月,德国公然出兵莱茵非军事区时, 苏联断然中止了眼看就要成功的经贸会谈。但从1936年下半年开始,苏联对德国妥协的成份愈来愈大。1936年8月,面对德国内掀起的近乎歇斯底里的反苏反共宣传, 苏联采取了容忍态度,1937年1月, 连一向主张遏制德国的李维诺夫也同意与德国开始政治谈判,而且还提出种种条件,这无疑预示着苏联对德政策的重心正由追求集体安全向谋求与德和平共处转变。 (三)1935年至1937年苏联对德和平共处的尝试虽然失败了,但它对以后苏联对德政策的根本转变奠定了基础。1938年9月, 英法为了讨好德国出卖了捷克,制造了臭名昭著的幕尼黑阴谋。英法的绥靖政策大大增加了苏联的猜疑和不信任感。到了1939年初,当苏联已明确得知德国要进攻波兰的计划,战争的乌云已笼罩欧洲时,苏联又采取了两手策略。一方面与英法进行政治军事会谈,为防止战争争取集体安全做最后的努力;另一方面,应德国的要求,苏德之间开始政治谈判。当英法无法满足苏联的要求时,德国则主动迎合苏联的意图,给予苏联许多好处。结果是英法苏三国莫斯科谈判失败,而在1939年8月23日, 苏德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其中包括一个旨在瓜分波兰的秘密议定书。苏联终于如愿以偿,实现了与德国的和平共处。8月31日, 苏联最高苏维埃一致通过了这一条约。第二天,德国便肆无忌惮地大举入侵波兰。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为标志,苏联彻底抛弃了集体安全政策,选择了与德和平共处即谋求自身安全的政策。而这种和平共处是以丧失原则,出卖波兰利益为代价的。而苏联对德政策的改变最早可追溯到1935~1937年苏联对德和平共处的尝试。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1935~1937年苏联谋求与德国和平共处的尝试就是1939年8 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序幕。 原文参考文献: [1] 余伟民。试论慕尼黑会议后苏联外交政策的变化[J].华东师大学报。1983(2)。 [2][14] J. Hochman,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Failure ofCollective Security 1934-1938,Ithaca,NY.1984. [3][11 ][17 ][21 ][24 ] "Osobaya Missiya Davida Kandelaki" Voprosy Istorii,nos.4-5(1991)。 [4][23] J.Haslam,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Struggle for Collective Security in Europe,1933-39,London,1984. [5][9][18][20] Documents on German Foreign Policy,1918-1945,Series C,iv,no.211,no.472,no.341, no.549,London.1962,1966,1983. [6] E.Gnedin,Iz Istorii Otnoshenii Mezhdu SSSR iFashistskoi Germaniei.New York,1977. [7][12] Dokumenty Vneshnei Politiki SSSR,Moscow 1973,1974,1977,Xviii,no.424,no.671. [8] Lzvestiya Tsk KPSS,no.2(1990)。 [10] Moscow and the Nazis,Survey Oct.1963. [13][19][22] The International History Review,XVI,3,August1994. [15][16] Soviet Documents on Foreign Policy,ed,Degras,Oxford,1953. [25] Documents on German Foreign Policy,1918- 1945,SeriesC,vi,no.195,(1933-1937),vols,ivvi,London: 1962,1966,1983.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