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阵痛式危机影响历史进程(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社会科学网 周小兰 参加讨论

新旧经济危机对比
    总体而言,旧经济危机在特点、持续时间和破坏性几个方面与新经济危机存在较大差别。首先旧式危机与新式危机具有不同的特点。与席卷全球的20世纪30年代危机相比,旧式危机的涉及范围一般仅限于一国,虽然生存危机爆发时,各国政府需要向国外寻求支援,并派遣粮商到国外市场收购粮食以缓解国内紧缺,但危机带来的危害主要还是在国内,并未如新式危机一般因各国间密切的经济交往而波及其他国家。19世纪30年代以后,经济危机才开始成为有跨国影响力的经济事件。在世界性经济体系尚未成熟、美国仍未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之前,旧式危机主要频繁出现在西北欧经济实力最强的几个国家或地区,如法国、英国、荷兰、德意志地区等。
    就持续时间而言,相较于新式危机,旧式危机持续时间较短,一般绵延1—2年,当粮食生产因气候正常化恢复并实现丰收之后,粮价下跌、回稳,危机会自然而然地消除,小规模的社会骚乱趋于平静,社会秩序也在短期内恢复正常。如1816—1817年危机,粮价在1817年出现峰值,但1818年谷物大丰收以后,粮价马上回稳到危机爆发之前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危机的发生、高潮和结束与当时全国结婚人数的曲线有惊人的相似。一般而言,结婚人数即时反映出经济状况的好坏。危机期间人们温饱都难以维持更遑论组合新家庭。危机结束后,随着人们对前景的乐观心态释放出来,结婚、开始人生新的一页也就顺理成章了。
    就破坏性而言,旧式危机也无法与新经济危机相提并论。粮价的飙升在短期内造成国内经济秩序的紊乱,下层民众的不满怨恨有所增强,造成社会动荡和政权更迭的可能性高于对一国或一地区的经济形成毁灭性打击的可能性。从经济层面来看,工农业生产、商业交换在粮食丰收之后几乎立即恢复了正常运作,经济结构和工业化进程从长远来看并未受到波及。但是从社会和政治层面而言,危机衍生出来的负面影响有时也能改变一国的历史进程。
    综上所述,经济危机是近代以来西方社会普遍存在的历史现象,旧经济危机从生存危机发端,农业的生产和工业的消费不足引发了全面的危机,对下层民众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困扰,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历史进程。随着长时段经济结构的变迁、工业化的推进,以冶金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建立起来,传统的交通方式被铁路打破,乡村市场从相互隔离到互通有无,农村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被淘汰,从农业起源的旧式危机过渡到了以工业或商业起源的新式危机,1929年开始的危机是新式危机中最典型、最严重的范式。
    单次的危机也许是突发性事件,但我们对旧式危机作历史学的追溯和分析后发现,危机实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与孕育它的社会经济环境密切相关。依笔者短见,大学历史教材中对旧经济危机缺乏一定的解释,造成危机系列史的断层,是一个不小的遗憾。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