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古代阿拉伯史学是世界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公元761年以前是史学萌芽期。它分为两个阶段:前伊斯兰时期的历史意识为阿拉伯史学的萌发奠定了基础;七世纪中叶至伊本·伊斯哈格的《先知传》成书,史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是由简单的历史记录向完整的史书编纂过渡。此后直到泰伯里去世是史学成长期。史学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代表作是《历代民族与帝王史》。此后直到阿拔斯王朝灭亡是史学繁荣期。期间,史学获得独立学科的地位,成就辉煌。阿拉伯史学在马木鲁克王朝时期得到延续,史学、史家和史书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历史哲学和史学理论专著问世。16世纪中叶至18世纪末,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阿拉伯史学走向全面衰落。 关 键 词:阿拉伯史学史/史学史分期/史学特点/史学动力 作者简介:梁道远,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阿拉伯史学史是研究阿拉伯史学产生与发展过程的一门学科。阿拉伯史学是伊斯兰史学(或穆斯林史学)的主要构成部分。①虽然阿拉伯史学直到伊斯兰教兴起后才萌发,但“中世纪穆斯林历史文献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在这些方面,伊斯兰教的史学比得上基督教世界的史学;在批判精神以及思想深度方面,伊本·哈尔顿或许不亚于任何西方史家”。②西方学界从19世纪末开始对阿拉伯史学史进行系统的研究。1882年,德国东方学家斐迪南·乌斯坦菲尔德(1808-1899年)梳理了590位阿拉伯史学家及其著作。③阿拉伯世界对自身史学史的科学研究却起步较晚。学界通常把黎巴嫩史学家阿萨德·鲁斯塔姆(1879-1965年)在1939年出版的《历史术语》视为开端之作。④至今,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累累硕果。⑤遗憾的是,我国的相关研究稍显薄弱。⑥显然,研究阿拉伯史学史是可以为中国史学的发展提供营养和资鉴的,同时也是编写中国特色的“世界史学史”所必须要做的准备工作之一。因而,笔者试图通过综合考察史学史的多方面因素,⑦把古代阿拉伯史学史划分为五个时期,并探讨各时期的主要特点,以期能够得出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阿拉伯史学的萌芽期 前伊斯兰时期的阿拉伯还没有史学。当时的阿拉伯半岛主要流行三种自觉历史意识。半岛北部的历史意识主要体现为口耳相传的族谱和“阿拉伯人的日子”。阿拉伯人以血统的纯洁、族谱的高贵为荣,往往把自己的族谱追溯到人类的始祖阿丹(亚当)。⑧“阿拉伯人的日子”则是通过诗歌和散文交错穿插的方式讲述的阿拉伯部落传统、纠纷和战争的传说故事。同时,在半岛南部遗留下一些铭文和传说。它们是“关于也门历史的充满诗意的构想故事”、国王的传奇和巫师的神谕。⑨据麦斯欧迪(?-956年)记载,前伊斯兰时期的阿拉伯人已经有了关于年、月、星期、日和夜的系统观念。⑩不过,他们常常用新发生的重大事件作为新纪元来取代旧历法。比如,古莱氏部落就先后使用了十种纪元。(11)因而,阿拉伯史学的萌发还有待记事求真的观念、稳定的历法和保障史学活动的社会机制的发展。 实际上,阿拉伯史学的兴起与伊斯兰教的发展和伊斯兰政权的巩固密切相关。七世纪初,伊斯兰教的诞生与传播使阿拉伯人由过去对英雄史诗的吟诵转向对穆罕默德和圣门弟子的业绩的真实历史记忆。正统哈里发时期(632-661年)创造了伊斯兰历,完成了富含历史故事的《古兰经》的定本。阿拉伯人对过去的认识向前推进到创世之初,并大体上把历史进程二分为前伊斯兰时期和伊斯兰时期。(12)人们很快就深刻地意识到历史知识的重要性。从瓦哈卜(654-732年)的记载可知,阿里(656-661年在位)对也门哈德拉毛的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13)倭马亚王朝(661-750年)建立后,哈里发出于巩固政权、治理国家和扩张领土的需要而大力支持历史编纂活动。例如,穆阿维叶(661-680年在位)和乌贝德(?-686年)之间关于古代君王故事的问答被编成了《也门及其诗歌和族谱的纪事》,它是流传至今最古老的阿拉伯历史故事书之一。穆阿维叶的弟弟齐亚德(622-673年)编了第一本专门讲述阿拉伯人缺点的书。(14)可见,到七世纪中叶,阿拉伯史学已经破土萌发。 公元761年是阿拉伯史学的演变结束萌芽期的标志性年份。是年,伊本·伊斯哈格(704-768年)撰成《先知传》(已佚)。作者首次有条不紊地全面记述穆罕默德的生平。他善于综合前辈史家们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记载,重视事件之间的有序性和关联性。(15)而在《先知传》成书的同一年,麦加、麦地那、巴士拉和库法等地还有许多圣训、教法和《古兰经》注释类作品成书。各类书籍从此开始涌现。于是,一些阿拉伯史学家把这一年定为书籍编纂成册和划分门类的肇始年。(16)而该时期的阿拉伯史学除了反映伊斯兰教走向全面发展的时代特征外,还有如下四个特点。 第一,口述往事和片断文字记录并存,历史记载由无序短文向系统史书过渡。伊斯兰教初兴之时,古莱氏部落只有17人会写字。(17)当时的知识传播,以口耳相传为主,纸笔记录为辅。倭马亚王朝时期,历史记录活动才逐渐开展起来。从瓦哈卜自称读了93部“天启之书”和他的哥哥汉马姆(?-719年)到市场上给他买书这两件事来看,(18)在七世纪末已经有了相当数量的成文书籍。然而,“那个时期的所谓著作,仅限于搜集编纂,著作者并没有特殊的见解;所谓书籍,就是指一些零散的纸片而言”。(19)实际上,直到八世纪初,武功纪(al-Maghāzī,又译“圣战史”)的收集整理成为一股热潮之后,阿拉伯人才开始有序地编纂史书。 第二,族谱、记事(khabar)和武功纪是主要的史书体裁。部落族谱观念深刻地影响着阿拉伯人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文化生活。许多声名显赫的圣门弟子如艾布·伯克尔(632-634年在位)、欧麦尔(634-644年在位)和阿基勒(?-680年)等都是早期的著名族谱学家。(20)倭马亚王朝利用部落首领来维系其行政运行机制,大力支持族谱研究。到八世纪,族谱学家把这门学问发展成为历史研究的重要构成部分。(21)与此同时,由“阿拉伯人的日子”发展成记事。瓦哈卜和乌贝德是早期最著名的记事家。更为重要的是,学者们按照专题把穆罕默德的生平记录编辑成册:一类专门记穆氏言行,发展成圣训;另一类记穆氏生平事迹和圣门弟子史诗般的业绩,发展成武功纪和先知传(al-Sīrah)。乌尔沃(643-712年)是最早试图全面汇集武功纪的人。(22)但他的《武功纪》仅以口头授传,而且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他的学生祖哈里(671-742年)编的《武功纪》按照时间顺序,从穆罕默德的祖父写到正统哈里发时期。(23)穆萨(?-758年)因其《武功纪》真实可靠而被誉为“武功纪的伊玛目”。(24)此外,该时期精通武功纪的学者还有瓦哈卜、阿西姆(?-737年)、舒拉哈比勒(?-741年)和伊本·艾比·伯克尔(?-747年)等人。这些武功纪为伊本·伊斯哈格编纂《先知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伊斯纳德(Isnād)被引入史学。关于“伊斯纳德”,美国著名史学史家汤普森(J.W.Thompson)说:“所有伊斯兰史家都坚持伊斯纳德传统,即由一系列权威形成的锁链,按照各环节顺序可以追溯到某一事件的目击者或参与者,从而查考叙事是否正确。”(25)也就是说,它的主要功能在于保证所记之事为真。(26)伊斯兰教初兴之时,人们可以直接从穆罕默德和圣门弟子那里获得权威知识,还不需要伊斯纳德。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关于穆罕默德言行的传述开始纷乱复杂起来。为了确保传述内容的真实性,圣训学家们逐渐重视伊斯纳德。然而,“最早的传记作者与首批圣训学家的作法一样,有的注重传述系统、历史线索,有的则不注重”。(27)乌尔沃是一位可信的圣训学家,但他的《武功纪》时而有伊斯纳德,时而没有。祖哈里是把伊斯纳德牢固地与历史编纂结合在一起的人。他严格地以伊斯纳德的完整性来判断史事的真伪,按顺序把述及同一史事的所有传述人无一遗漏地记录下来。(28)此外,祖哈里是麦地那历史学派的真正奠基人,其门生继承和发展了他的撰史方法。 第四,史学流派初步形成。也门学派以研究古史和传说故事见长,是最早的阿拉伯史学流派之一。其起点可以追溯到凯阿布·艾哈巴尔(?-652年)。它后来经过瓦哈卜等人的进一步发展而成为一个重要的史学流派。然而,其影响力远远比不上麦地那学派和伊拉克学派。乌尔沃初创麦地那学派的根基,其得意门生祖哈里夯实了学派基础。(29)该学派主要研究武功纪和先知传,特别重视伊斯纳德的使用。后来,其研究旨趣涉及哈里发史和倭马亚王朝史。与之相媲美的伊拉克学派以巴士拉和库法为中心,擅长研究族谱和“阿拉伯人的日子”,也涉猎武功纪和哈里发史。伊本·伊斯哈格把三个学派的精华综合到《先知传》。他“像也门人那样讲也门和有经典的人(即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历史,像麦地那人那样写传记,像伊拉克人那样修哈里发史”。(30) 萌芽期的阿拉伯史学之所以呈现出以上特点,一是因为伊斯兰教给阿拉伯社会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引起了阿拉伯人记录这一重大事件的冲动。穆罕默德的生平是记录的重点,是不容歪曲描述的。伊斯纳德的产生正是阿拉伯史家为了保证所记之史的真实性而做出的努力。二是由于阿拉伯人整体文化发展水平尚处于初级程度。人们意识到记录真实历史事件的重要性,但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方法意识。史学的发展尚处于早期的状态。同时,历史记忆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的特征,不可能由于某个人的号召就立即被遗忘。盛行于前伊斯兰时期的部落宗派主义在穆罕默德辞世后“反弹”。族谱研究在一段时期内备受重视,与记事和武功纪并驾齐驱。而阿拉伯史学初兴之时就已形成几个富有地域文化特征的史学流派,这说明了伊斯兰文明是兼容并蓄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