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日央视热播的《大明按察使》,讲述了被誉为“冷面寒铁”的铁面御史周新,在民间广传其审案公正、不畏强暴、惩恶扬善的故事。 可是笔者觉得,根据历史记载,周新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他身上最突出的标签有二:一是清官,二是神探。但是,这部连续剧在刻画神探方面,无论是在案件设置的精巧层面,还是刑事侦查学的介绍方面,和《大宋提刑官》相比,都没有什么显著特色。 在我眼里,它既非一部推理断案的悬疑剧,也非一部法学意义上的科普片,编导更想给我们展现一部大明朝廷的官场剧。 何以见得?《大明按察使》在描述周新廉洁方面,可谓是下了大笔墨,周新是一个近乎高度理想化的人物,与他站在对立面的“反派”并非那些一般的罪犯,而恰恰是那些地方和中央的某些官员。 让我们记忆深刻的是杭州知府(市长)吴之问、浙江锦衣卫指挥使(地方军事特种部队头目)段千户、京城锦衣卫总指挥使(全国特种军事情报机关总头目)纪纲,还有一直教他如何为官的岳父大人,以至于最后在奸臣陷害之下,盛怒之下把老周误杀的明朝皇帝朱棣。 随着事态的发展,对立面官位的越发显赫,矛盾冲突也越发激化,观众也与主人公老周一样感觉自身越发的无奈与渺小。此剧中的老周没有《神探狄仁杰》中狄老的世故圆滑;没有《少年包青天》中的年少幽默;更没有《大宋提刑官》中宋慈的德高望重;只有的就是那一身近乎顽固的刚正不阿,就是这种刚正不阿,让他在与官场对立面博弈时,即便身处险境劣势也能傲骨挺立,最终以悲剧收场。 比如:几乎每一集都描写老周拒收礼物,无论是下级官员还是老百姓的;还有他的夫人千里迢迢从京城赶到浙江,他不让自己的夫人坐杭州知府(市长)吴之问迎接的官轿,意即公车不能私用;自己的夫人是个戏迷,京城来了名角,吴知府的夫人投其所好,力邀其看夜戏,老周却事先声明各付各账;老周的夫人要回京,浙江锦衣卫指挥使段千户要用马车送她回京,并再三说明这不是专门接送周夫人的,是要送一批礼物,送给自己京城的老上级,顺便捎带周夫人走,老周执意不肯,惹得锦衣卫段千户心中好不恼怒。 剧情交待,段千户有一个恶霸兄弟,平是在杭州城里依仗哥哥的权势,欺男霸女,干尽了坏事,后来被义士所杀。微服私访的老周,当时出于所谓正义,居然放走了嫌犯,置法律于不顾,为了所谓正义私自放走犯罪嫌疑人,知法犯法——这哪里是一个司法领导干部的举动?这无论如何是一大败笔! 在段千户请求为自己的恶霸兄弟被杀而破案时,千不该万不该,老周自作聪明,把那本记录着段千户弟弟的罪行录,拿了出来——那意思明摆着,您的弟弟被杀是民意,是咎由自取,是活该,是天谴,我不想管了! 这又是编导的另一大败笔——试问,作为一个堂堂按察使,主管一省的司法长官,掌一省刑名按劾,具备多年破案经验和能力的老同志,怎么能当着嫌犯的亲属,做出这种幼稚之极、没有司法水平的事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