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历史上的今天4月23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9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1960年04月23日 我国第一艘万吨轮下水

在55年前的今天,1960年4月23日 (农历三月廿八),我国第一艘万吨轮下水。

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东风号”1960年4月23日在上海江南造船厂下水。当时的报纸这样描述这件事:“东风号”万吨级远洋货轮,从投料到下水,只用了八十八天时间,比原定计划提前十一天,其中船台周期只用了四十九天时间。1957年,日本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造的载重一万零五百吨的“西风号”远洋货轮,从投料到下水花了四个月零九天时间。“东风号”载货量一万吨,排水量一万六千多吨,航速每小时十七里,续航力一万二千里,这艘货轮建成后如从上海起碇,沿太平洋,经印度洋、大西洋,中途不加燃料、饮料,可直达苏联列宁格勒。

这样一艘现代化巨轮的建造,船台周期只用了四十九天时间,是这个厂职工群众大闹技术革命的结果。全厂职工一跨进六十年代,雄心更大,志向更高。他们豪迈地提出:东风越吹越猛,造船要越造越好,越造越快。全厂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技术革命高潮。万吨级远洋货轮从投料到下水,共实现了三百多项重大的技术革新项目,改进设计、改进工艺达一百八十多项,采用了多种新工艺、新技术,使船台周期一再缩短。全船主要结构焊缝合格率达98%以上,船壳建造成本降低了5.5%。在建造过程中,工人们发扬了敢想、敢做的共产主义风格,许多原来认为“办不到”的事情办到了。货轮开始建造时,船上所有的材料、设备都能在国内制造,独有一台精密仪器--电罗经当时还不能制造。电气车间工人知道这件事以后,坚决表示:“东风”号一定要用上国产电罗经。工人李文敏、工程师马滕图等,战胜了重重困难,终于制成了我国第一台电罗经。老工人吴裕其,早在万吨轮船下水以前,就想到如何在下水时不再进行笨重体力劳动。他日夜苦想,终于创造了“无声下水”的行进操作法。

这个厂在1958年建造第一艘五千吨海轮--“和平二十八号”,船台周期只用了七十天;1959年,建造第二艘五千吨海轮“和平十八号”,船台周期缩短到三十五天。这次的万吨巨轮,虽然载货量大一倍,而船台周期只用了四十九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