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都被那位候差的官员看在眼里,在他看来那位主子怎么看都像是当今皇上光绪。有几位曾在京城做过官见过光绪的缙绅也前往探看,乍看觉得像昔年的“万岁爷”,但是实在不敢细认,忙三跪九叩,口称“恭迎圣驾”。有人以光绪之照与这主人面容对比,确实相仿。有人怀疑这皇帝的真假,但见他所使用的被袱上皆绣有金龙,用的玉碗也刻有五爪龙,仆人还拿来玉印“御用之宝”示人观看。见到这些物件的人就不再怀疑了。但也有人怀疑太监是假的,好事者就邀请这位仆人去洗澡,借机查验其下身,果然是太监。 ![]() 网络配图 这是怎么回事?皇上不在宫中却在客栈中,又有传闻是真龙天子暗自从瀛台逃了出来,驾临武昌,如此一来,“光绪皇帝已到武昌”的消息不胫而走。一时武汉三镇的大小官绅,候补官员没有得到差使者,认为天赐良机,都来拜见皇帝,献款献物者不绝于门。这主仆二人对这一切都视之当然,无论谁送的钱财礼物,全部是照单笑纳,毫不客气。 光绪皇帝在武昌的消息闹得满城风雨,汉口各报都怜悯光绪,诟骂慈禧,并且登载新闻说光绪由瀛台逃到湖北,由张之洞保护。其他各地报纸也作疑似之谈或相互传载其事,此事不久便传到上海,一些报纸还发表新闻和评论,谓之光绪在革命党的掩护下,逃出中南海,往武昌找张之洞图谋再举等言论。一时张之洞保驾之谣,传遍天下。 张之洞斩杀“光绪帝” 江夏(今武昌)知县陈树屏闻之不敢怠慢,忙去金水闸“请安”,询问“圣上”为何幸临武昌。“皇上”对陈知县不屑一顾,答曰:“见张之洞方可透露。”陈树屏立即如实禀告张之洞。 张之洞闻之大惊,但他毕竟是官场老手,觉得不可能,觉察到其中有诈。张之洞做事谨慎,于是密电京中同僚打听虚实。北京回电说:“瀛台严禁如故,光绪仍幽禁其中。”回电光绪并无逃出之事,电告张之洞务必将假光绪逮捕归案,免遭失职之罪。 于是,张之洞决定开庭亲审,以释天下之疑。张之洞将那主仆二人押到总督衙门,亲自开庭审问。张之洞大声问道:“你不是要见我张之洞吗?有什么话讲?”假光绪说:“大庭广众,不能向制台讲,退堂当面可讲。”张之洞拍案大怒说:“胡说,你们盗用宫中禁物,已犯斩罪,当斩!” 那假光绪装傻卖呆支支吾吾乱了方寸。原来,这“皇上”乃是八旗伶人崇福,自幼学伶唱戏,多次出入宫中,尽谙宫中礼仪。其容貌清秀,颇似光绪,当日在宫中服务时,在伶人中有“假皇上”之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