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中国古代史 > 汉朝 >

汉代漆器简介 汉代漆器为什么是红黑二色为主?

http://www.newdu.com 2017-08-30 未知 佚名 参加讨论

    汉代漆器 汉代漆器种类和品目甚多,且在战国时期生产的基础上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汉代漆器制作精巧,色彩鲜艳,花纹优美,装饰精致,是珍贵的器物。汉之后漆器工业开始走向微衰,漆器质量有所下降。 汉代漆器简介
    汉代漆器的造型比战国更丰富,从实用出发,如漆奁、漆盘、漆案考虑使用的方便,放置的容积以及图案纹样的多样统一,装饰花纹形象抽象化,使人见到的是线的动感。汉代漆器是实用和美观结合的工艺品典范。
    汉代漆器制作精巧,色彩鲜艳,花纹优美,装饰精致,是珍贵的器物。所以,《盐铁论·散不足》说“一杯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功”。汉代宫廷多用漆器为饮食器皿。有些漆器上刻有“大官”、“汤官”等字样,系主管皇家膳食的官署所藏之器;书写“上林”字样的,则是上林苑宫观所用之物。据新莽时期的漆盘铭文,当时长乐宫中所用漆器,仅漆盘一种,即达数千件之多。贵族官僚家中亦崇尚使用漆器,往往在器上书写其封爵或姓氏,如“长沙王后家般(盘)”、“侯家”、“王氏牢”等,作为标记,以示珍重。作为饮食器皿,漆器比青铜器更具优越性,故为汉代统治阶级所爱好,制作极精细。
    漆器在各地汉墓中多有出土,一般已腐朽,也有保存较好的。保存较好的现由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湖北省江陵凤凰山和云梦大坟头等地汉墓出土的漆器,而且数量大,种类多。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漆器数量大,品种多,众多的器形说明漆器已在生活各方面广泛使用。其中尤以内装七只耳杯的“漆耳杯套盒”最为人称道。
    漆耳杯套盒”套合严密,充分利用了盒体内的有效空间,是实用与美观相统一的范例。汉代的崛起对于漆器工艺的发展可以说有着不同凡响的意义!在东汉时期,道家的上位德行论与儒家的个人修养观大行其道,并受到统治者的接受!从汉代流传下来的工艺品与建筑风格我们可以看到汉代崇尚的古朴,简约之风,以及其装饰图案的朴素、沉稳,而漆器以其稳重朴实,大气磅礴的红黑色调;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实用特性;以及光彩照人又不失古韵的特殊色泽,受到了统治阶级的喜爱与推崇!
    汉之后漆器工业开始走向微衰,漆器质量有所下降,其原因就在于瓷器的兴起,迅速受到人们的关注。
    汉代漆器为什么是红黑二色为主
    (一)红、黑二色在漆器的工艺上容易实现
    漆器的原料为生漆,生漆稳定后基本呈现出红棕色或黑色,到漆涂料的阶段,不加任何掺和料就能得到红推光漆,只加铁剂就可得到黑推光漆。所 以我们可以推断在工艺上容易实现是红、黑二色在漆器或汉代漆器中占主体地位的原因之一。
    漆器的颜色实现一般要经过调色的过程,调色之前的漆,也就是漆原料,自身会经历从生漆到熟漆的变化。
    1.漆原料中红、黑色具有天然的易得性
    生漆也就是漆液,刚流出来的时候是乳白色的,“接触空气后,由于氧化作用、颜色不断地变化,叫转色。”转色时,漆色会由浅入深最终呈现棕红或黑色。也就是说生漆在颜色基本稳定之后则呈现棕红、黑色。
    相对于生漆而言,经过加工的涂料漆通称熟漆,推光漆是熟漆中最常见的品种,以红、黑推光漆为主。“红推光漆就是不加任何掺和料,颜色呈半透明红褐色的推光漆,也叫红紧漆,无油朱合漆。”红推光漆中加入一定颜料即可得到其他各种颜色的推光漆,而只加铁剂,即可得到黑推光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从漆器的原材料(生漆到推光漆)来看,红、黑二色就具有天然的易得性与稳定性。
    2.通过调色得到红、黑色漆
    由上文可知,在红推光漆中加入铁剂可以调配出黑漆,另外,在推光漆中加入氢氧化铁也可以得到黑漆。另外,还有加入黑烟、烟煤等做法都可以得到黑漆。总之人们在简单的基础方法之外,又找到了其他许多可以得到黑漆的方法。
    红色漆,即朱漆,也叫髹彤,和黑漆一样是多见的色漆,根据颜色和制作 的不同,会有几种不同的色调。“调朱漆最先用的原料是丹砂,也就是朱砂,这是水银和硫磺的天然化合物,发色鲜红,在秦汉时期应用广泛”。但是并非 所有地方都有天然的朱砂资源,所以人们找到了赭石、绛矾等替代品,除此之外,人们还自己炼制朱红颜料来配制朱漆,如所谓的“银朱”。
    由上文可知,红、黑推光漆已经呈现出红、黑二色,而古代人们在漆器的 制作过程中的调色阶段,仍会对这两种颜色的漆进行调整。尤其在红色的实 现过程中,人们会首选朱砂这种颜料,以使朱漆达到一种鲜亮纯正的效果,在没有这种颜料时,也会去采用各种替代品来努力实现这种效果,由此,足见人们对这两种颜色漆器的推崇。
    正如李砚祖先生在《装饰之道》中讲到的一样:“在制取颜色的手段和方法都已相当进步的秦汉时代,仍以黑、红二色为漆器的基本色彩,这无疑说明着其内在的选色用色的社会观念,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于黑红二色的崇尚 和意识。”而具体是怎样的社会观念,我们将在下文中进行试探分析。
    (二)对传统颜色审美文化的继承
    1.受楚漆器颜色审美观的影响
    从文化的角度上讲,楚文化“对汉代审美意识和艺术的发展也产生了极 为深刻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推翻秦王朝、建立汉王朝的主要领导者和大部分队伍都是从楚国来的,从而也就把楚文化带到了北方。汉代的文化与审美的形成是楚文化与北方文化融合的结果。从工艺角度上讲,“秦灭楚后,楚的漆器工艺传统未被消灭,而是被转移到秦的咸阳和成都,到了汉代,又继续在成都等地发展”。也就是说在汉代时楚国的漆器工艺被保留并继承了下来。
    楚文化崇尚自由浪漫而又宏大的艺术气质,楚漆器中大多数漆器都以红、黑二色为主,黑底红纹,以这两种颜色为主来达到一种和谐、统一之美。受楚文化及楚漆器颜色审美的影响,“汉代漆器也以红、黑二色为主色调,承载着一种‘大’的气魄,彰显出汉人博大的胸襟和恢宏的世界观、宇宙观。”
    2.汉代尊崇儒家文化,红、黑二色符合儒家的颜色审美观及礼仪制度
    汉代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美学思想也就成为此时统治思想一个方面。以下我们从儒家的色彩观来进行分析:
    首先,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肯定了色彩的美学价值,其中以孔子的 “文质彬彬”一说最为有名。文,即外部装饰,色彩作为“文”,即装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质彬彬也就是说外部装饰不可或缺,但也不可过分强调。汉代漆器的颜色表现上,用朱砂调制的红色,色相饱和强烈,黑色博大宽厚而稳健。这种稳健大方结合鲜亮而不张扬的颜色组合,恰恰符合了这种“文质彬彬”的审美效果。另外,以孔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在审美思想上,强调自然与人工力量的结合。从前文的漆器工艺介绍中,我们可以发现,漆器的制作过程很好地体现了这种“自然与人工力量结合”的特点,漆工艺人在尊重 生漆的自然色彩基础上,又稍加人工力量的改善来达到想要的效果。
    其次,儒家讲究仁政和礼仪制度,在色彩观念上也是如此。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统治,儒家色彩观念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则和规范,通过色彩 来规范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他们继承和发展了五色理论,强调了正色、间色的概念,并赋予其尊卑、贵贱等级的象征意义,让正、间色分别代表君臣民上下关系。也就把色彩打上了孔孟之道的烙印,使它们成为规范封建礼教和等 级制度的工具。处于正色地位的红、黑二色也就成了这工具中的重要一员。
    (三)帝德学说认为汉属火德,故尚红
    帝德学说,也就是战国时期的邹衍所创的“五德终始”说。邹衍“以五德相胜为基础,通过五德的相胜相克,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五德即 金、木、水、火、土五行,这五德与朝代是相对应的。每个朝代有盛有衰,当它消亡之时,就会被新的朝代取代,而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相互影响的,也就是所谓的“天人感应”。所以在朝代消亡与下个朝代兴起之时,自然界也会相应出现一些征兆来预示下个朝代的帝德属性。
    受此学说的影响,为了政治上巩固统治的需要,每一朝代的开国君王都会寻找这种自然界的征兆来确定自己所创朝代之德,同时也就会推出与此帝 德相对应的颜色来崇尚。
    到汉代时,这一学说得到了更大的认可。相传刘邦曾斩一蟒蛇,而有一老妇哭诉曰,此蛇乃白帝的儿子,如今被赤帝的儿子杀了。刘邦登基后,认为这就是自己承天命的前兆,自己受命于五行之火运,为“赤帝”之子,故而尚赤。而在汉初,承袭秦的部分生活及审美习惯,黑色仍广泛应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