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中国古代史 > 清朝 >

清末民间办报热潮:推动新闻、言论自由

http://www.newdu.com 2017-08-30 未知 佚名 参加讨论

    时务报 中国民间大量办报是在戊戌变法时期,那时候中国形成了办报高潮,一共办了大约100多份报纸,其中有70多家是改良派或改革派的报纸。无论哪一派,都不会按朝廷旨意和指示办报。这个时期的报纸普遍开始议论时政,从甲午战后至戊戌政变,以变法、介绍西学、探索国家富强之道为主题。在国耻刺激下,士人群起议政,报纸成为探讨国家富强之道的公共论坛。《字林沪报》的议政热情高涨,《时务报》是改良变法派的喉舌,1896年创刊于上海,由梁启超主笔。这家报纸系统全面地宣传变法维新的主张和要求。公开谴责政府压制民权,主张报纸的作用就是要监督政府,梁启超名篇《变法通议》在报上连载,风行一时,梁亦因此成为名重一时的政论家。长沙的《湘学报》和《湘报》更是公开抨击封建君主专制。翻译《天演论》,达尔文的《进化论》的翻译者严复更是在报上撰文痛斥封建君主是大盗窃国,坏民之才,散民之力,漓民之德。疾呼国家真正的主人不是皇帝而是人民。统治者害怕国家的真正的主人,必然使之弱而愚,使人民无所知觉,以便自己得以长期窃国。 戊戌变法失败后,一些报纸被查封,但没过几年,进入20世纪,中国又掀起了一个民间办报的高潮。据统计,从1901年到1908年,全国各地创办的各类报刊达302种。1906年,仅上海就有66家报刊,出版刊物达239种。那个时候,少数民族地区也可以自由办报,藏文和蒙古文的第一份报纸也都是在慈禧时期诞生的。蒙古文的第一份报纸是《婴报》,1905年在昭乌达盟创办。藏汉两种文字的第一份报纸是《西藏白话报》,1907在拉萨创办。新疆的第一家报纸《伊犁白话报》是1910年慈禧死后出版的,用维蒙满汉4种文字出版。
    1901年清政府推行新政以后,报纸议政热情再度高涨。《时报》主持者狄楚青等留学日本,是宪政运动中的活跃人物,他们将报纸定位为朝廷和民众的沟通者,反应民众疾苦、抨击官员腐败无能和社会黑暗。如《时务报》、《苏报》、《国民日日报》、《俄事警闻》、《时报》、《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和《民立报》,这类报纸是政治宣传工具,报人是政论家,甚至是政治活动家。《苏报》、《国民日日报》等则言论激烈,甚至鼓吹颠覆政府。戊戌政变后,新派人物对清廷不满与日俱增,庚子事变后,朝廷威信扫地,舆论对官场、官员冷嘲热讽。《新闻报》以骂官场、骂官员为能事。比如,1903年的一篇论说就对时局大发议论:“中国之亡,亡于有形则知,亡于无形则不知,于外人之割据虽至,夺我全省,要我一切理财用人行政及生杀之权,国家不特不敢问罪尤且谓怀柔远人,甚至有联络邦交辑睦外人许多丑语,……何以割一次不图自强,又割一次仍不图自强,且各国愈割中国愈客气,一割再割,三割四割,以至于割之不已。”1902在天津创办的《大公报》也以敢大胆揭露问题,抨击政府,揭发贪官污吏,替穷苦大众说话而著称于世。朝廷眼皮底下的《京话日报》,也敢公开揭露王公贵族暴行和官僚贪赃枉法营私舞弊的丑闻。敢于揭露黑暗,反映下层人民的疾苦,仗义执言为民请命。例如,那王府的王爷指使管家活埋了侍妾,就被《京话日报》曝光;宛平县令受贿,也被《京话日报》公之于众。对于这样一家在皇宫眼皮子低下为大清盛世抹黑的报纸,慈禧太后不仅不禁止,还传旨要送来报纸给她和光绪皇帝看。
    那时的报纸把眼睛盯在官员身上。早在光绪元年,左宗棠在新疆领军作战,委托胡雪岩向洋商借款作军费,《申报》披露此事,官场一时议论纷纷。披露官员生活琐事。《申报》曾因“郭嵩焘画像案”惹来麻烦。郭是中国第一任出使英国、法国大臣。1878年7月19日,《申报》以《星使驻英近事》为题,登载郭嵩焘的一则逸事。远在法国的郭嵩焘见报后致电《申报》,诘问这条新闻来源,并打算对《申报》提出诉讼。最终,郭嵩焘和美查通过协商解决了争端。报纸登载与政治敏感人物有关的内容。1898年10月10日,《新闻报》刊出康有为香港来函全文,内称康有为系奉光绪密诏出国,披露“西后与皇上积不相能、久蓄废立之志”。这在官场引起极大关注,也引起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的不安,担心“此报流传,为害甚烈”,于是致电两江总督刘坤一,痛骂康有为居心叵测,要求刘坤一电嘱上海道,与新闻报馆和领事交涉。刘坤一回电表示, 已饬沪道与外国领事、该报馆主斡旋,设法更正,使嗣后不得再为传播。这几次事件仅仅是发生在个别官员和报馆之间的一些麻烦,并未使报纸和官员之间关系就此紧张起来。官员没有因此上奏朝廷,请求查禁报馆,或者采取法律行动。左宗棠只是将报人痛骂一阵泄愤而已。在郭嵩焘画像事件交涉中,郭嵩焘只是就事论事,并未发表对《申报》或者报人的诋毁言论。他还反复声明,他不是对美查或《申报》,而是对《申报》幕后报道他的华人有意见。
    别看清代大臣们称老佛爷慈禧万寿无疆,万岁万岁万万岁,可那时期的报纸,不管这些,慈禧太后七十大寿时,有一位叫林白水的记者,写了一幅对联刊登在《警钟日报》上,公开讥讽慈禧太后穷奢极欲丧权辱国,全国报纸竟然争相转载。对联曰:“今日幸西苑,明日幸颐和,何日再幸圆明园,四百兆骨髓全枯,只剩一人何有幸;五十失琉球,六十失台海,七十又失东三省!五万里版图弥蹙,每逢万寿必无疆!”在皇权专制制度下,在报纸上对慈禧“老佛爷”如此大胆辛辣嘲讽,老佛爷并没有查封报馆,也没有砍林记者的头。
    清末期间,对民间办报纸没有限制,一个人出资几个人凑钱或什么会社办都行。康有为的强学社就先后办了两份报纸。清政府更没有对媒体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那时也并没有搞一个什么部去控制媒体。报纸可以自由创办,办报纸几乎不存在任何门槛。办报采用的是注册制,不要求呈报登记,也毋需获得批准,外国人只要有一定的资金,在领事馆注册,报馆就成立。华人如果是自办报纸也似乎不需要任何法定手续。晚清上海是外国人在中国最早创办外文报刊的地方,也是中国外文报纸最集中的地方,早在1850年,就有《北华捷报》创刊。外文报纸以寓沪外侨为主要读者,同时也是外国了解中国的主要信息渠道。外文报纸时常对中国有尖锐的批评和攻击性言论,但未见清政府因此与各国或者租界有过交涉。清政府对外商办中文报纸没有提出过异议,也不禁止华人服务外商报馆。
    晚清时期的报纸,不搞“舆论一律” ,不搞“舆论导向” ,没有新闻审查制度,出版物可以自由出版,行政机关不审查原稿而审查出版物,如发现出版物有违法内容,采取法律手段制裁。当然,出版、发行自由并不意味着报纸的言论绝对自由,上海也有报纸被追究或者惩罚,主要出于以下几种原因:一、有关道德风化;二、造谣诽谤;三、煽动叛乱。租界对前两种情况更加关注,被惩罚的主要是小报。以煽动叛乱被惩罚的主要是激进报纸,租界认为这些报纸批评时政言论超过言论自由的限度,如鼓吹暗杀、革命。惩罚通常也以停止有害言论、登报更正道歉或者罚款为主, 较严重的是报馆被封或者馆主、主笔被关押,关押的时间一般几个月至一两年,一般不会判10年以上刑期或者杀头重罪,《神州日报》因登载印度巡捕强奸中国民女事件,文中有“印人为禽兽”之语。捕房多次警告,但该报置之不理。捕房又要求其登报道歉,该报不但不肯,而且在报上对此又加以评论驳诘。于是由工部局拟稿,转给神州报馆,要求登报道歉,报馆又以有碍报纸声誉,不肯登载,于是工部局出面控告《神州日报》毁谤印人,妨害租界治安。会审公廨就此案开庭审理,最后判决为:嗣后报载论说,须严范围而清界限,不可涉于含混,至生枝节。并判令神州报馆将公堂堂谕,于一礼拜内,登入本报三天,以释群疑,此案遂告结束。但《神州日报》并未因此而有所收敛,与《神州日报》同时被控的《民吁日报》判决公布后,《神州日报》即发表评论,言辞尖锐,由此可见当时报纸言论自由之程度: “自古位高而陂者,万事不足惧,惟不能不畏清议,今停一民呼报,安知无第二之民呼报出现,逐一于右任,安知无第二之于右任发生?于是不得不处心积虑,以摧残舆论为宗旨,而惩示人曰:民呼报,皆尔曹榜样也。然后各报馆者,始相率惕伏,莫予敢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曹瞒捉刀,目营来使。当道者,固不恤以东鳞西爪之文章,而大肆其指桑骂槐之口吻。然则此区区一堂谕,实为今后言论权伸诎之机关,而区区一民呼报,又为今后普通报馆之前车鉴也。”
    当然,清末毕竟是皇权专制统治时期,那时的报纸,不可能像西方民主制度下的媒体一样,享有彻底的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权。而且,也并非所有报纸,都敢于向统治者公开叫板、唱反调。并非所有报纸,都敢于大胆发言和揭露真相。慈禧只是在强大的历史潮流面前作出了诸多开放言论自由的举动。由于她骨子里是百般不愿真正开放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所以,其间也出现了诸多打压新闻自由的事件。甚至找借口打击敢于公开号召推翻清朝专制统治的报纸。然而,在慈禧统治的晚期毕竟出现了报纸自由创办的松动宽容开放的时期,历史是应当给予肯定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