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古代史 > 宋朝 >

宋朝政府如何用逆向法平抑物价

http://www.newdu.com 2017-08-30 未知 佚名 参加讨论

    范仲淹
    北宋皇祐初,杭州大旱,粮食奇缺,更有不良商人乘机囤积哄抬,以至粮价暴涨,达到每斗百二十文,比全国平均价斗七十文(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67)涨了近一倍,且势头不减。百姓因饥荒而纷纷流徙。其时,范仲淹任杭州郡守,为保全百姓,安稳地方,他不依常规,以“逆向法”平抑粮价。
    什么叫“逆向法”?说白了,就是从已知事物的相反方向进行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与之相对应的,是正向思维,即所熟悉的常规思维路径。在实践中,许多问题的解决,正向思维往往无效,而“逆向法”却能收到奇效。
    我们已知(当然范仲淹更加知道),古代政府常用的物价调控法,是平粜(籴)和平准。前者着眼于粮食等重要物资的储备,后者则是建立市场价格基金(本钱)。当物价下跌过猛,政府就高价收购、储备;当物价上涨过暴,政府就低价出售储备。如此一吞一吐,可将物价有效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如果按常规,范仲淹应该开仓放粮或低价出售粮食才对。那么,范仲淹又是如何据此反向思考寻找“逆向法”的呢?
    在《咸淳临安志》里有这样的记载,皇祐二年,范仲淹派人在沿运河各地张贴告示,广为宣传政府开始高价收购粮食:每斗一百八十钱,比市价高了五成。从这个记载中,赵炎以为,不难发现他的两个“逆向”思考:一是政府拿不出储备粮来低价平粜,二是杭州当地缺粮,若强行平准,势必加剧粮商的囤积和本来就不多的粮食再行外流。
    抛出高价收粮信息,显然是个诱饵,促使粮商放粮,并吸引粮商把外地粮食运到杭州来。这就是反向思维形成的“逆向法”。
    果然,此举一出,效果立显,各地粮商见有利可图,纷纷“日夕争进”。很快,杭州市面上粮食又充足起来。所谓物稀才贵,粮食多了,价格自然回跌,逃荒的百姓遂得以回流安居乐业。大饥之年,杭州竟看不出一点饥荒迹象。
    有的时候,“逆向法”也会被人诟病为荒唐。范仲淹就曾遭遇过。
    沈括《梦溪笔谈》提到,范仲淹根据“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的风俗,在赈灾过程中“逆向”而行其法,“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这样的“逆向法”,明明是以工代赈、拉动内需和平抑物价的良策,却被“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可见,正向思维的人,只知道在饥年发放粮食给饥民,而不会反向思考获取有效解决问题的“逆向法”。
    皇佑三年,范仲淹贬任青州知州。赴任途中看到“岁饥物贵,河朔流民,尚在村落,因须救济”,原来河北发大水,成千上万的百姓因饥荒而涌至青州,导致青州粮价高涨。到任之后又发现,青州百姓的税粮要跑到博州(今聊城)去交纳,使得当地粮食更加稀缺,粮价更加昂贵,百姓还要为长途运输而发愁。如何平抑青州物价,解民之忧?
    常规办法无非两个,一是发放储备粮,或者去外地购粮回青州低价出售,以平粜粮价,二是请求朝廷减免青州税粮,百姓就不必再为运输叫苦了。但范仲淹没用正向思维去找解决办法,他经过调查发现,博州的粮价远比青州便宜。据此思考而成“逆向法”----支移,即让青州百姓按照正常年景的粮价交钱给官府,以款代粮,然后派人去博州购粮,就地缴纳,还把剩余的钱退给百姓。
    这样做一举两得:既免去了百姓的长途运送之苦,又不让青州粮食外流,从而平抑了青州粮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