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 中国的瓷器一直享誉海外,深受欧美国家的喜爱。一直到近代为止,英国一直是中国瓷器的一个很大的市场,直到英国达尔文家族出了一位“英国瓷业大王”。他成功研制出了不同于中国的新星瓷器,并成功将英国上流社会的瓷器市场占据,中英之间的瓷器交易也因此大大减少。 就在康乾盛世的末期,乾隆皇帝还沉浸在下江南的风花雪月中时,英国人先从制造业上打响了对华战争的第一枪。这里谈的是经济,而且经济战在残酷性上一点儿都不输于正式的战争。早在英国把鸦片贩卖到清朝之前,经济战就已经打响了,这第一仗的战场,正是古代中国的看家行业——陶瓷业。 欧洲人早就垂涎古代中国精湛的制瓷技术,但是由于地理的阻隔和技术保密,他们迟迟不得要领。16世纪意大利各地就开始仿制中国软质瓷器,1575-1587年间,佛罗伦萨的陶工生产出了欧洲的第一批原始瓷器,但是胎质、釉质与中国瓷器相差很大。 直到法国耶稣会士殷弘绪来到中国,才真正了解了中国瓷器的重要奥秘。此人18世纪初在景德镇传教多年,并受法国科学院委托进行科技考察,特别是中国的制瓷技术。 殷弘绪发现,欧洲人之前仿制中国瓷器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只知道用瓷土而没有添加高岭土。高岭土就像是瓷器的肋骨,与瓷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烧制,才能生产出硬质瓷器。殷弘绪把这些信息通过信件传回欧洲,欧洲人才恍然大悟,开始在欧洲寻找高岭土。 而直到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才掌握了制造硬质陶瓷的基本方法,也才了解了制造陶瓷需要的原料是什么。 当时英国消费的大量的瓷器仍然需要从中国进口,但是已经被工业武装起来的英国人奋起直追,很快就扭转了这个局面,在这个过程中,一位名叫乔赛亚·韦奇伍德的人起到了关键作用。 此人出生在英国的一个陶瓷世家,很小的时候就在陶器厂当学徒,年轻时就与人合伙,开办了陶器厂,当然那时他的产品还很粗糙,根本无法与漂洋过海而来的精美中国陶瓷媲美。 韦奇伍德为了改进陶瓷的质量,据说花费了数年的时间,进行了1万多次的试验,其中甘苦非常人所能想象。 最后,一种工艺简单但外观新颖、质地坚实、色彩绚丽的陶瓷在他手中诞生了。据说他对产品品质有近乎苛刻的要求,在巡查自己的工厂时,如果看到不合标准的陶瓷,他会抬起手杖,直接击碎次品。 韦奇伍德还是一位营销高手,他成功地将自己的新型瓷器推销给了英国王后,并逐渐占据了欧洲最上流社会的市场。后世称其为“英国瓷业大王”,他的努力,开创了英国乃至整个欧洲陶瓷制造业的新局面。 中国人很少有人知道韦奇伍德,但他的一位外孙就广为人知了,这个外孙继承了殷实的家境,却跑去环球旅行,回家后躲在大庄园里研究科学,并写出了一部《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这一学说。 是的,他就是查尔斯·达尔文,韦奇伍德的外孙。 韦奇伍德的陶瓷对于中国陶瓷业是沉重的打击,从此以后,自己家门口就生产优质陶瓷,欧洲不再需要跨越大洋购买遥远东方的陶瓷了。 1783年,韦奇伍德陶瓷厂80%的产品出口欧洲各国。1792年,也就是乾隆五十七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停止购买中国瓷器。 中国陶瓷的衰败不可避免地来临了。 作者:波音,北京大学91级地质学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