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萨德是中国版古巴导弹危机吗 萨德对中国的威胁有多大

http://www.newdu.com 2017-08-30 未知 佚名 参加讨论

    萨德 韩国决定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消息持续发酵,这不禁让人想起1962年那场差点毁灭世界的危机——古巴导弹危机。很多人认为,“萨德”其实就是中国版的古巴导弹危机。究竟“萨德”与古巴导弹危机有什么可比性?“萨德”对中国的威胁又有多大呢?本文将详细分析。 美国国防部早在2012年就提出,将以美日韩和美澳日两个三边同盟为基础构建亚太反导系统;特别是将在美国的盟国及海外基地,部署更加先进的拦截器和雷达系统。韩国碍于中国的反对,对这个计划一直持暧昧不明的态度。2014年5月至9月,美韩就部署“萨德”系统的问题频繁互动,引起中方密切关注;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除了驻韩大使表达中方关切外,中国的国防部和外交部官员也频繁访韩展开外交攻势;至2015年10月,韩国宣布朴槿惠总统访美将不会讨论部署“萨德”系统的问题,这一风波才暂告平息。然而,朝鲜进行第四次核试验使得形势转瞬逆转,韩美借机重启了部署“萨德”系统的谈判,并坚持这一部署是针对朝鲜,将不会威胁到其他国家的安全。
    然而从技术角度分析,韩国部署“萨德”系统不仅对于提高对朝防御的作用有限,其“不威胁其他国家”的说辞更是令人难以信服。无论部署的初衷是什么,其对中国国家安全和中美战略稳定性的威胁却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外交辞令而改变的。 “萨德”系统只对朝鲜不对中国?
    “萨德”系统是美国研制的新一代弹道导弹拦截系统。弹道导弹的飞行过程成一条抛物线,可以分为上升段、中段和末段;而“萨德”系统即针对弹道导弹的末端飞行进行拦截。一个“萨德”系统作战单位包括了发射系统、拦截弹、指挥系统和雷达。这其中最核心也最具争议性的就是其装备的X波段雷达,FBX-T。
    该型雷达具有两种工作模式:第一种是作为“萨德”系统拦截弹的火控引导雷达,仅限于追踪导弹飞行末端的轨迹,主要执行的是战术任务,因而对战略导弹的探测能力有限;第二种则是作为美国导弹防御系统预警的一环,监视敌方发射的战略导弹并向北美总部提供早期数据。学界对于第二种模式的探测距离有着多种估计值,以弹体为目标的探测距离在1200公里至2700公里之间。在这里我们取人民大学吴日强副教授的估计值,假定在1200公里处FBX-T对弹道导弹有完整的探测和识别能力。
    如果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那么一旦它的雷达系统转换为第二种工作模式(一些学者认为两种模式的切换只须8个小时),那么不仅仅是朝鲜半岛,整个华北和华东地区乃至渤海、黄海和东海的弹道导弹发射都将处在其监视下。这已经远远超过对朝导弹防御的需要,而开始挤压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机动和作战空间了;这将严重损害中国的核报复能力。
    为了打消中国对于以上这一问题的疑虑,美国和韩国的军政官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由,总结来看其论证的基本逻辑是:第一,朝鲜政权始终处于不稳定和缺乏信誉的状态,加之其在常规武器方面处于绝对劣势,因此始终存在“朝鲜对韩美发起有限核打击”的危险,加强东北亚的导弹防御是必要的;第二,“萨德”系统作为新一代的高空末端反导系统对于韩国来说是必要的,其与韩国已有的“爱国者-3”、“绿松”等反导系统可以形成高空、中空、低空的梯次拦截网,从而使得韩国更加安全;第三,基于以上两点,“萨德”系统的雷达将处在的第一种工作模式,也就是说战略导弹的探测能力有限,不会用来削弱中国的核报复能力,因而不会威胁到中国的战略安全。
    但是当我们仔细探究时就会发现,这种论证无论在逻辑上还是在现实中都是不能成立的。首先,朝鲜政权是一个追求自我生存而不是自我毁灭的政权,因而它更可能用核武器来进行讨价还价而不是同归于尽,使用火炮、常规弹道导弹和火箭弹进行有限的边境摩擦是更符合其利益的选项,因此类似以色列铁穹系统的技术更符合韩国的利益。第二,即使承认“朝鲜的有限核打击”是有可能的,但从技术的效用上看“萨德”系统的意义也不大;毕竟美国国防部向国会提交的报告也承认,在韩部署的“萨德”系统只能保护韩国南部,无法覆盖作为人口和经济的中心区首尔,并且预警时间没有显著缩短。第三,美韩向中国保证,不启用第二种工作模式完全是依靠外交辞令而非实实在在的行动,中国如何能够信服?
    从整个中美关系和东北亚的大局来看,由于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带来的压力以及中美关于地区和全球性议题的利益冲突,中美关系已经进入一种缺乏相互信任的状态,双方都不会轻易相信对方的外交表态。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只要客观上在东北亚拥有威胁到中国战略安全的手段,无论在外交表态中如何释放“善意”和“承诺”,中国都不会相信美国在冲突关头不会使用它。因此,“萨德”系统的风波还将随着中美博弈持续一段时间。
    一场亚洲版的“古巴导弹危机”?
    “萨德”系统在韩国的部署,让人不禁想起五十多年前的古巴导弹危机:苏联通过在靠近美国的古巴部署中程导弹,以弥补对美本土战略打击能力的不足。实际上,从技术和战略后果的角度分析,这两场危机存在着不少的相似之处;虽然后者不至于到全球核战争的危险地步,但中国有必要从当年美国的处境中吸取教训。
    “萨德”系统对中国的威胁主要集中在其装备的X波段雷达FBX-T。“x波段”是雷达波段,代表的是发射的电磁波频率(波长)范围。一般来说,高频(短波)的波段一般定位更准确,能够更加精确地识别目标的特征,工作距离较近、范围较小;低频(长波)的波段工作距离较远、范围较大,但对目标的识别能力较弱。这就造成了导弹防御的一个两难:长波雷达“看得更远”,一般担任早期预警的角色、监视从远处来袭的导弹,但“看得不清楚”,不能进行目标识别;短波雷达“看得更清楚”,恰当的部署位置甚至能够使其观测到弹头与弹体的分离,从而将真弹头和诱饵分辨出来,但是“看得太近”;因此,识别出真弹头和诱饵的任务能否完成,关键一步就是能够否在靠近假想敌的前线找到合适的短波雷达部署地点。
    实际上,X波段雷达的靠前部署,也是美国对导弹防御现有技术瓶颈的无奈之举。斯坦福大学的迪安·维克宁博士指出,导弹和反导的天平平衡取决于双方的实力差距:对于朝鲜或伊朗粗糙的导弹突防技术,导弹防御系统能够发挥出识别和拦截的效能;但是对于更加先进的俄罗斯和中国导弹,恐怕就无能为力了。美国官方也坦承,现有的反导系统无法满足战略需要,对于俄罗斯和中国的战略导弹缺乏应对手段,因此2015年国防预算需求中有两个项目与目标识别技术有关。然而在现有的技术瓶颈无法实现骤然突破的情况下,美国必须寻找其他方法来提高目标识别水平。因此,在俄罗斯和中国周边部署短波雷达,就成了美国提高反导能力、削弱假想敌核报复能力的最便捷方法。
    “萨德”系统装备的FBX-T,其所属的X波段雷达是一种非常优秀的短波雷达。一方面,它在目标识别的精度上表现十分优异;另一方面,它的探测距离也适中(1200公里外能够识别整个弹体)。目前在东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已经实际部署的X波段雷达共有三部,分别部署在日本北部青森县的基地、日本南部京都的基地和关岛基地。这些雷达组成的网络已经够对中国东部陆上及海上的导弹发射进行观测和识别;特别是中国的潜射导弹目前主要的发射地点还在第一岛链范围之内,其上升段基本都在这一雷达网络的监视范围内。但这一网络仍然存在着一个关键的盲区:潜射导弹从发射至升空160秒后的一段时间内,弹头与弹体分离的关键节点仍然要依靠远在日本南部基地的雷达来捕捉,观测的精度有限;如果能够抵近观测这一过程,那么就能根据更为精确的种种参数,提高识别效率,将真弹头从诱饵中分辨出来。
    根据吴日强副教授的测算,日本南部部署的X波段雷达能够观测到中国潜射导弹发射后121秒至243秒的飞行过程,而韩国现有的绿松雷达(L波段,探测距离500公里)能够观测发射后45秒至172秒的飞行过程。因此,在发射后45秒至300秒这样一个关键的区段内,美国在东北亚的反导系统缺乏一部可连续进行观测的X波段雷达。这一缺失环节,将随着“萨德”系统在韩国部署而得以补全。吴日强副教授的分析结果是,在韩部署的“萨德”系统及其X波段雷达,将能够观测中国潜射导弹发射后45秒至288秒的飞行过程。这就意味着,美国反导系统能够获得中国潜射导弹从升空至弹头弹体分离的完整数据,辨别诱饵和真弹头的能力将大大提升,从而为中段和末段的拦截提供更为准确的引导。因此,中国的核报复能力,特别是海基核报复能力将面临着严重威胁。
    从这些分析中不难看出,美国的基本思路是将识别能力较高的X波段雷达向前部署,从而弥补其探测距离不足的缺陷;这与苏联将中程导弹靠前部署至古巴以弥补战略打击能力不足的思路异曲同工。然而,这场亚洲版的“古巴导弹危机”虽然不至于激化至全面核战争的地步,却将对中国的安全和中美战略稳定性产生重大威胁隐患。
    在韩部署“萨德”系统将威胁战略稳定性
    在韩部署的“萨德”系统对于中国安全威胁是实实在在的。和平时期,更加靠近中国的X波段雷达能够更好地观测中国的导弹试验,特别是落点为中国东部海域的试验,从而为战时积累数据;一旦中美关系陷入危机乃至冲突,在韩的X波段雷达可以转换工作模式,成为观测中国潜射导弹的前沿探测器,大大提升美国对于中国导弹的拦截能力。这些安全威胁一方面是对中国单方面的,另一方面也将危及中美共同的战略稳定性。
    “战略稳定性”这一概念起源于冷战时期。其最主要的衡量指标是“危机稳定性”,形象地来说就是“双方都抢着抢先摁核按钮的可能性”。如果双方关系陷入到危机状态中,本方认为先发制人没有什么好处,也知道对方也持相同看法,以及对方也知道本方持相同看法。这样的话,即使双方关系极度恶化,互相发射导弹的可能性也比较低。这就是所谓的“战略稳定”。
    战略稳定性取决于多种因素,反导和导弹技术之间的对比就是其中之一。如果导弹防御一方的反导能力非常强大,那么发射导弹的一方就不会乖乖坐以待毙:一方面他们可以选择,抢在对方的反导体系发挥作用之前发射导弹,规避拦截;另一方面他们也可以选择,先发制人地消灭对方部署在前沿的雷达和拦截系统。无论发射一方选择哪种方案,都将大大提高核战争爆发的风险。因此,用反导系统遏制住对手的核报复能力,将会破坏战略稳定性,鼓励对手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策略。
    对于中国来说,自2006年起公开宣示的“自卫防御的核战略”,其关键就在于可靠的核报复能力。如果敌人没有把握在先发制人中彻底消灭中国的核报复能力,而中国在经受了核打击后又能够突破对手的反导拦截,将核武器投送到敌国领土上,那么中国领导人就没有必要在危机中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然而这一平衡将会随着在韩部署“萨德”系统而被打破。中国领导人的不安,也将使得美国面临着危机时刻遭到先发制人打击的危险,即中美战略稳定性的丧失。尤其考虑到,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主要依靠各型弹道导弹,中美在常规武器的冲突中也将面临战略上的不稳定。设想,如果中美在台海发生冲突,那么为了保证弹道导弹对美国海空力量的打击,中国就有极强的动机去先发制人清除驻韩美军的“萨德”系统,这将造成中美危机的不可控升级。
    总之,美国在韩部署“萨德”系统,将成为中国周边战略安全的重大隐患,其威胁不啻于苏联在古巴针对美国部署的导弹。有鉴于中韩、中美、韩美以及朝鲜核问题的多方利益交织,这一事件的波澜将继续持续一段时间,并成为东北亚战略安全的一个绊脚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