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名人 > 近代 >

陈景润

http://www.newdu.com 2017-08-30 新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人物简介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当代数学家。1973年发表了(1+2)的详细证明,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1981年3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国家科委数学学科组成员。他发起创建了计算机技术研究所,也是中国最早主张研制电子计算机的科学家之一。英国数学家哈伯斯坦和德国数学家黎希特把陈景润的论文写进数学书中,称为“陈氏定理”。
    人物生平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汉族,福建福州人。中国著名数学家,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
    1933年5月22日,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今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胪雷村)。
    1948年2月考入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前身福州英华高一上春季班。
    1950年夏高三上提前考入厦门大学数理系。
    1949年至1953年,他就读于厦门大学数学系。大学毕业后,由政府分配至北京市第四中学任教。
    1953-1954年在北京四中任教,因口齿不清,被“停职回乡养病”。
    1954年调回厦门大学任资料员,同时研究数论,对组合数学与现代经济管理、科学实验、尖端技术、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等问题也作了研究。
    1955年2月经当时厦门大学的校长王亚南先生推荐,回母校厦门大学数学系任助教。
    1956年,发表《塔内问题》,改进了华罗庚先生在《堆垒素数论》中的结果。
    1957年9月,由于华罗庚教授的重视,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
    1960-1962年,转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工作。
    1962年任助理研究员。
    1965年称自己已经证明(1+2),由师兄王元审查后于1966年6月在科学通报上发表。
    1966年发表《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
    1973年他在《中国科学》发表了“1+2”的详细证明并改进了1966年宣布的数值结果,立即在国际数学界引起了轰动,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是筛法理论的光辉顶点。他的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写进美、英、法、苏、日等六国的许多数论书中。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74年被重病在身的周总理亲自推荐为四届人大代表,并被选为人大常委会委员。
    1975年1月,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后任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1977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
    1979年完成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将最小素数从原有的80推进到16,受到国际数学界好评。
    1979年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之邀前往讲学与访问,受到外国同行的广泛关注。
    1980年当选中科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院士)
    1981年3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8年被定为一级研究员。
    1992年任《数学学报》主编,荣获首届华罗庚数学奖。
    1996年3月19日下午1点10分,陈景润在北京医院去世,年仅63岁。他为科学事业做出的最后一次奉献是:捐赠遗体供医院解剖。
    
    陈景润的故事

    陈景润出生在贫苦的家庭,母亲生下他来就没有奶汁,靠向邻居借熬米汤活过来。快上学的年龄,因为当邮局小职员的父亲的工资太少,供大哥上学,母亲还要背着不满两岁的小妹妹下地干活挣钱。这样,平日照看3岁小弟弟的担子就落在小景润的肩上。白天,他带领小弟弟坐在小板凳上,数手指头玩;晚上,哥哥放了学,就求哥哥给他讲算数。稍大一点,挤出帮母亲下地干活的空隙,忙着练习写字和演算。母亲见他学习心切,就把他送进了城关小学。别看他长得瘦小,可十分用功,成绩很好,因而引起有钱人家子弟的嫉妒,对他拳打脚踢。他打不过那些人,就淌着泪回家要求退学,妈妈抚摸着他的伤处说:“孩子,只怨我们没本事,家里穷才受人欺负。你要好好学,争口气,长大有出息,那时他们就不敢欺负咱们了!”小景润擦干眼泪,又去做功课了。此后,他再也没流过泪,把身心所受的痛苦,化为学习的动力,成绩一直拔尖,终于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三元县立初级中学。 在初中,他受到两位老师的特殊关注:一位是年近花甲的语文老师,原是位教授,他目睹日本人横行霸道,国民党却节节退让,感到痛心疾首,只可惜自己年老了,就把希望寄托于下一代身上。他看到陈景润勤奋刻苦,年少有为,就经常把他叫到身边,讲述中国5000年文明史,激励他好好读书,肩负起拯救祖国的重任。老师常常说得满眼催泪,陈景润也含泪表示,长大以后,一定报效祖国!另一位是不满30岁的数学教师,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系,知识非常丰富。陈景润最感兴趣的是数学课,一本课本,只用两个星期就学完了。老师觉得这个学生不一般,就分外下力气,多给他讲,并进一步激发他的爱国热情,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强大,自然科学不发达是万万不行的,而数学又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从此,陈景润就更加热爱数学了。一直到初中毕业,都保持了数学成绩全优的记录。
    祖国光复后,陈景润考入福州英华书院念高中。在这里,他有幸遇见使他终生难忘的沈元老师。沈老师曾任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当时是陈景润的班主任兼教数学、英语。沈老师学问渊博,循循善诱,同学们都喜欢听他讲课。有一次,沈老师出了一道有趣的古典数学题:“韩信点兵”。大家都闷头算起来,陈景润很快小声回答:“53人”。全班为他算得速度之快惊呆了,沈老师望着这个平素不爱说话、衣衫褴褛的学生问他是怎么得出来的?陈景润的脸羞红了,说不出话,最后是用笔在黑板上写出了方法。沈老师高兴地说:“陈景润算得很好,只是不敢讲,我帮他讲吧!”沈老师讲完,又介绍了中国古代对数学贡献,说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研究成果早于西欧1000年,南宋秦九韶对“联合一次方程式”的解法,也比瑞士数学家欧拉的解法早500多年。沈老师接着鼓励说:“我们不能停步,希望你们将来能创造出更大的奇迹,比如有个‘哥德巴赫猜想’,是数论中至今未解的难题,人们把它比做皇冠上的明珠,你们要把它摘下来!”课后,沈老师问陈景润有什么想法,陈景润说:“我能行吗?”沈老师说:“你既然能自己解出‘韩信点兵’,将来就能摘取那颗明珠: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啊!”那一夜,陈景润失眠了,他立誓:长大无论成败如何,都要不惜一切地去努力!
     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
    “陈氏定理”轰动世界
    陈景润主要研究解析数论,1966年发表《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
    1973年他在《中国科学》发表了“1+2”的详细证明并改进了1966年宣布的数值结果,立即在国际数学界引起了轰动,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是筛法理论的光辉顶点。他的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写进美、英、法、苏、日等六国的许多数论书中。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哥德巴赫猜想的轰动效应,立刻引起了党中央的重视。为了改善他的生活环境,组织上决定分给他一个16平米的单人间。
    一生献给哥德巴赫猜想
    陈景润对数学以外的兴趣是极其有限的。但他喜欢北京香山的鬼见愁,在去世前一个月,他还和夫人由昆相约,到病情稳定以后和妻儿去登高望远,这个愿望最终没有实现。
    在陈景润最后的岁月里,他曾经竭尽全力冲刺哥德巴赫猜想。虽然离“1+1”、最终解决哥德巴赫猜想问题,只有一步之遥,但陈景润知道,他和他所在的世纪也许不能企及了。
    1996年3月19日下午1点10分,陈景润在北京医院去世,年仅63岁。他为科学事业做出的最后一次奉献是:捐赠遗体供医院解剖。
    他为哥德巴赫猜想而生,亦为它而死。
    
    人物评价

    中国大地刮起了“陈景润旋风”,他成了科学的代名词。科学家一夜之间成了最时髦的职业,“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挂在人们的嘴边。
    但也有人投书《中国青年报》发出疑问:陈景润算不算又红又专的典型?宣传陈景润会不会使青年钻研业务不问政治,走偏方向?
    《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为了四化要又红又专——从陈景润谈起》的评论员文章。指出,陈景润为了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不畏艰难困苦,顽强坚持攻关,这就是红。
    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安德烈?韦伊(André Weil)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
    对于陈景润的贡献,中国的数学家们有过这样一句表述:陈景润是在挑战解析数论领域250年来全世界智力极限的总和。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这样意味深长地告诉人们:像陈景润这样的科学家,“中国有一千个就了不得”。
    从哥德巴赫提出那个著名的猜想,到陈景润的论文发表,中间经过了两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陈景润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英国数学家赫胥黎在给陈景润的信中赞叹说:“啊,你移动了群山!”如今,陈景润早已驾鹤西去。前些年,他的遗物、手稿被永久地陈列在国家博物馆里,供世代瞻仰、缅怀。他的名字和业绩,同中国历史上所有的著名人物一样,将永垂青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