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名人 > 晋朝 >

晋灵公

http://www.newdu.com 2017-08-30 新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人物简介
    晋灵公(前624年―前607年),姬姓,名夷皋,晋文公之孙,晋襄公之子,春秋时期晋国国君,前620年―前607年在位。晋灵公幼年继位,年长后喜好声色,宠信屠岸贾,不行君道,荒淫无道,以重税来满足奢侈的生活,致使民不聊生,他在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一次因为熊掌没炖烂,就把厨师杀掉,把尸体装到筐子里让宫女拿去扔掉。最终遭赵盾、赵穿兄弟杀害。
    人物生平

    继位风波
    晋灵公,姬姓,名夷皋,是晋文公的孙子,晋襄公之子。晋襄公继位后,将夷皋立为太子。
    晋襄公七年(鲁文公六年,前621年)八月十四日,晋襄公去世。当时太子夷皋年幼,晋国大臣由于晋国屡次发生祸难的缘故,想立一位年长的君主。赵盾(亦称赵孟、赵宣子)说:“立晋襄公的弟弟公子雍为君。他乐于行善而且年长,先君(晋文公)喜欢他,而且他与秦国亲近,秦国本是我们的友邦。立善良的人国家就会稳固,侍奉年长的人国家就会和顺,拥戴先君喜欢的人就是孝顺,结交旧日的友邦就会安定。具备这四项德行的人,祸难就必定可以缓和。”贾季说:“不如立公子雍的弟弟公子乐。公子乐的母亲辰嬴(一名怀嬴,秦穆公之女)受到两位国君(二君指晋怀公与晋文公,晋怀公是晋文公之侄。辰嬴原为晋怀公妃子,晋文公继位后将其纳为妃,生公子乐)的宠爱,立她的儿子,百姓必然安定。”赵盾说:“辰嬴低贱,地位在九位妃妾之下,她的儿子有什么威信!再说受到两位国君宠幸,这是淫乱。公子雍乐作为先君的儿子,不能投靠大国而出居僻小的陈国,这是孤立。母亲淫乱、儿子孤立,就没有威望;陈国弱小而且偏远,有事不能救援,怎么能安定呢?杜祁由于国君的缘故,让位给逼姞而使她在上;由于狄人的缘故,让位给季隗而自己居她之下,所以位次第四。先君因此喜欢她的儿子,让她的儿子在秦国做官,做到亚卿。秦国大而且近,有事足以救援;母亲具有道义,儿子受到喜欢,足以威临百姓。立公子雍,不也可以吗?”于是赵盾派先蔑、士会到秦国迎接公子雍。贾季也派人到陈国召回公子乐。赵盾派人在郫地杀害公子乐。同年九月,贾季因怨恨阳处父侵夺他的官职,知道他在晋国没有人援助,于是派续鞠居杀死阳处父。不久,赵盾废黜贾季的官位。十月,安葬晋襄公。十一月,贾季逃奔翟国。
    晋灵公元年(鲁文公七年,前620年)四月,秦国国君秦康公(辰嬴的兄弟,公子雍的舅舅)送公子雍回晋国,说:“过去晋文公回国的时候没有卫士,所以有吕、郤发动的祸难。”于是就多给公子雍步兵卫士。
    夷皋的母亲穆嬴日夜抱着夷皋在朝廷上啼哭,说:“先君(晋襄公)有什么罪?他的合法继承人有什么罪?抛开嫡子不立,反而到外边去找国君,你们准备怎么安置这个孩子?”穆嬴出朝抱着夷皋到赵盾家,向赵盾叩头说:“先君曾经抱着这孩子而托付给您,说:‘太子如果成材,我将拜领您的赐予;如果不成材,我将怨恨您。’如今国君虽然去世,话音还在耳边,现在反而丢掉它,怎么办?”赵盾和大夫们都怕穆嬴,而且害怕威逼,于是背弃所迎接的公子雍,而再改立夷皋继位,是为晋灵公。
    晋国发兵阻止护送公子雍回来的秦国军队。赵盾担任将领,率军前往迎击秦军。四月初一日,晋军在令狐打败秦军,一直追到刳首。四月初二日,先蔑和随会逃到秦国。同年八月,因晋灵公刚继位的缘故,齐、宋、卫、郑、许、曹等国国君拜会赵盾,在扈地结盟。
    交战拥王
    晋灵公二年(鲁文公八年,前619年)夏天,秦国攻打晋国,夺取晋国的武城,以报复令狐战役的失败。[12]
    晋灵公四年(鲁文公十年,前617年)春天,晋国派兵攻打秦国,夺取秦国的少梁。同年夏天,秦国派兵攻打晋国,夺取晋国的郩邑[13]  (《左传》作北征)。
    晋灵公六年(鲁文公十二年,前615年),秦康公率军攻打晋国,夺取晋国的羁马。晋灵公大怒,命赵盾、赵穿、郤缺进攻秦军,晋军在河曲与秦军大战一场,此次战役赵穿功劳最大。
    晋灵公七年(鲁文公十三年,前614年),晋国的六卿(六卿即赵氏、魏氏、韩氏、智氏、范氏、中行氏)担心随会在秦国受到任用,会对晋国造成内乱,于是假让魏寿馀反叛晋国投降秦国。秦国派随会到魏国来,因而捉住随会带回晋国。
    晋灵公八年(鲁文公十四年,前613年),周顷王去世,因公卿争权夺利,所以没发讣告。晋国派赵盾率领战车八百乘平息周朝内乱而拥立周匡王。
    残暴行径
    晋灵公长大后,不恪守为君之道,生活奢侈,大肆搜括,用彩画装饰宫墙。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他们惊恐躲避的样子以取乐。厨师没有把熊掌煮烂,晋灵公发怒,便把厨师杀死,将厨师的尸体放在筐里,让官女们抬着厨师的尸体丢到外边,经过朝堂。赵盾和随会此前曾屡次劝谏晋灵公,晋灵公不听;此时,赵盾和随会看见筐里露出的死人的手,便询问厨师被杀的原因,并为晋灵公的无道行为而忧虑。他们打算规劝晋灵公,随会说:“如果您去进谏而国君不听,那就没有人能接着进谏。让我先去规劝,他不接受,您就接着去劝。”随会去见晋灵公时往前走了三次,走到屋檐下,晋灵公才抬头看他,并说:“我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打算改正。”随会叩头回答说:“哪个人能不犯错误呢,犯错误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大的好事。《诗经·大雅·荡》说:‘事情容易有好开端,但很难有个好结局。’如果这样,那么弥补过失的人就太少。您如能始终坚持向善,那么国家就有保障,而不止是臣子们有依靠。《诗经·大雅·烝民》又说:‘天子有过失,只有仲山甫来弥补。’这是说周宣王能补救过失。国君能够弥补过失,君位就不会失去。”晋灵公表明承认自己的过错,说要改正,但实际并没有改正。
    赵盾之后多次劝谏晋灵公,晋灵公因此感到讨厌、害怕,于是派大力士鉏麑刺杀赵盾。鉏麑一大早就去赵盾的家,只见卧室的门户敞开,居处十分简陋朴素。当时赵盾穿戴好礼服准备上朝,由于时间还早,赵盾和衣坐着打吨儿。鉏麑退出来,感叹说:“这种时候还不忘记恭敬国君,真是百姓的靠山。杀害百姓的靠山,这是不忠;背弃国君的命令,这是失信。这两条当中占一条都是罪过,我还不如去死!”于是鉏麑撞死在赵盾庭院的槐树上。
    晋灵公十四年(鲁宣公二年,前607年)九月,晋灵公请赵盾喝酒,事先埋伏兵士,准备杀掉赵盾。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发现知道情况后,怕赵盾醉倒,便快步走上殿堂,说:“臣下陪君王宴饮,酒过三巡还不告退,就不合于礼仪。”提弥明打算让赵盾赶在伏兵会合前离开,以免遭难。于是扶起赵盾走下殿堂。晋灵公见赵盾已经离开,所埋伏的兵士还没有会合,就先放出一条猛犬来咬赵盾。提弥明徒手上前搏斗,打死猛犬。赵盾说:“抛弃贤人,使用恶狗,虽然凶猛,有什么用?”他们两人与兵士边打边退。结果,提弥明战死。
    当初,赵盾经常到首阳山打猎,住在翳桑。赵盾一次看见桑树下有位名叫灵辄(《史记》误作示眯明)的人饿倒,便去问他的病情。灵辄说:“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赵盾给灵辄食物吃,灵辄吃下一半,留下一半。赵盾问灵辄怎么不吃完,灵辄说:“我给别人当奴仆三年,不知道家中母亲是否活着。我离家近,请让我把留下食物给她吃。”赵盾认为灵辄有孝心,于是让灵辄把食物吃完,另外多给他准备一些饭和肉。后来灵辄担任晋灵公的武士(一说厨师)。赵盾与晋灵公手下士兵交战时,灵辄便在搏队伍杀中。一会儿晋灵公指挥埋伏的兵士出来追杀赵盾,灵辄把武器倒过来抵挡晋灵公手下的伏兵,伏兵不能前进,赵盾最终得以脱险。赵盾询问他为何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就是在翳桑的饿汉。”赵盾再问他的姓名和住处,他没有回答就退走。赵盾于是自己逃亡,但没有走出晋国境内。
    赵穿袭杀
    晋灵公十四年(前607年)九月二十六日,赵盾的兄弟赵穿在桃园突袭杀死晋灵公[28]  ,并且迎回赵盾。赵盾一向显贵,很得民心;而晋灵公年幼,挥霍无度,百姓们都不亲附他,所以赵穿较容易将晋灵公杀死。赵盾恢复原来官位后,派赵穿到洛京迎回晋襄公的弟弟、晋灵公的叔叔公子黑臀继位,是为晋成公。
    晋灵公好狗
    明代刘基《郁离子》记载:晋灵公好玩狗,在曲沃专门修筑狗圈,给它穿上绣花衣。深受晋灵公宠爱的屠岸贾因为看晋灵公喜欢狗,就用夸赞狗来博取晋灵公的欢心,晋灵公就更加崇尚狗。一天夜晚,狐狸进到绛宫,惊动襄夫人,襄夫人非常生气,晋灵公让狗同狐狸搏斗,狗没获胜。屠岸贾命令虞人(看守山林之人)把捕获的另外一只狐狸拿来献给晋灵公 说:“狗确实捕获到狐狸。”晋灵公非常高兴,把给大夫们吃的肉食拿来喂狗,下令对国人说:“如有谁触犯我的狗,就砍掉他的脚。”于是国人都害怕狗。狗进入市集夺取羊、猪而吃,吃饱就拖着回来,送到屠岸贾的家里,屠岸贾由此获大利。大夫中有要说某件事的,不顺着屠岸贾说,那么狗就群起咬他。赵盾将要进谏,狗阻止并把他拒之门外,不能进入。
    过了几天,狗闯进御苑吃掉晋灵公的羊,屠岸贾欺骗晋灵公说:“这是赵盾的狗偷吃的。”晋灵公发怒派人杀赵盾,国人救了赵盾,赵盾于是逃往秦国。赵盾的兄弟赵穿趁大家怒恨、指责屠岸贾,便将他杀死,接着在桃园中杀死晋灵公。晋灵公的狗在国内四处逃散,国人把它们全部捕获并蒸煮。
    
    历史评价

    司马迁《史记》:“灵公少,侈,民不附,故为弑易。”
    司马贞《史记索隐》:“灵既丧德,厉亦无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