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圣明的皇二代 东汉明帝刘庄

http://www.newdu.com 2017-08-30 未知 佚名 参加讨论

    刘庄 在所有的二世君主里,有一个人物不得不提,那就是东汉明帝刘庄。 刘庄是一个少有的清明的皇帝。明帝的贤能,我们有具体的数字可为印证。据史书记载,在汉明帝的统治下,东汉吏治清明,境内安定。光武帝末年,全国载于户籍的人口仅为2 100多万,而至明帝末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人口激增至3 400多万。从他的身上,我们再一次看到了,一个人格健全的帝王,对于一个封建国家的重要性。
    刘秀一生戎马十余年,多次亲冒矢石南征北讨,才有了日后的东汉近两百年的基业。对于这样的马上天子来说,郭皇后“怨怼”的做法不但不能挽回皇帝的心,反而会更加引起皇帝的反感!刘秀喜爱的是《关雎》中的“窈窕淑女”,最反感的就是泼辣和善妒的女人,而身为开国皇帝的刘秀也绝不允许任何女人挑战他作为天子的威严。终于,刘秀以皇帝的名义颁下诏书:
    皇后怀执怨怼,数违教令,不能抚循它子,训长异室。宫闱之内,若见鹰鹯。既无关雎之德,而有吕、霍之风,岂可托以幼孤,恭承明祀。今遣大司徒涉、宗正吉持节,其上皇后玺绶。阴贵人乡里良家,归自微贱。“自我不见,于今三年。”宜奉宗庙,为天下母。主者详案旧典,时上尊号。(《后汉书·皇后纪上》)
    这就向天下宣布废掉郭圣通的皇后位置,而改立阴丽华为皇后。
    皇太子刘强觉得母亲被废,大势已去,不得已上书刘秀,请求让位,出镇藩国。刘秀因为刘强毕竟没有过错,不忍心批准,刘强又拜托亲近大臣,为其表白诚心。刘秀觉得时机成熟了,于是在建武十九年(43年),下诏封刘强为东海王,立东海王刘阳为太子,改名为庄。这一年,刘庄16岁。
    建武中元二年(57年),刘秀去世,刘庄正式即帝位,是为明帝,时年30岁。郭圣通与阴丽华每个人为刘秀生下五个儿子。阴丽华还为刘秀生下过四个女儿。
    有人认为,如果在建武十七年也就是废掉郭圣通皇后的那一年之前刘秀死去的话,那么东汉帝国第二代掌门人很可能就不是阴丽华所生的刘庄,而是郭圣通所生的刘强。这个假设其实是不成立的。
    小时了了,长大仍佳,这个二代“董事长”不简单
    人们常说爱屋及乌,很多人都认为刘庄之所以得承皇位乃是因为老爸刘秀喜欢刘庄的母亲阴丽华,这话也对,但不全对。说它对,是因为刘秀确实非常喜欢刘庄的母后阴丽华;说它不完全对,是因为刘庄本人自小就非常聪明,史书上记载过这样几个故事:
    刘阳(后改名刘庄)在当皇子和太子时已经表现出了过人的资质。在10岁时就通晓了《春秋》。光武帝统一中国后,发现垦田亩数和人口不对,于是开始重新清查田亩,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度田事件。各个州郡的官员进京汇报工作,光武帝看到陈留吏的牍上写有,“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于是他就问陈留吏这是什么意思。陈留吏说不知道,他是在洛阳的长寿街上得到的。这时,只有12岁的刘庄插话说,这是郡里的官吏教他(陈留吏)怎么核查土地。光武帝又问,那为什么河南、南阳不能问呢?刘庄又说,河南是帝乡,南阳是帝城,这两个地方田亩和宅第肯定逾制所以不能认真核查。光武帝于是让虎贲将诘问陈留吏,陈留吏所言果然和刘庄一样。光武帝也不得不对自己这个只有12岁的儿子另眼相看。
    建武十九年(43年),妖人单臣、傅镇等造反,占据原武城,劫持了该城的官吏。光武帝派臧宫率兵围剿,由于单臣、傅镇粮草充足,所以臧宫虽然把他们困在城里,又打死打伤了很多士兵,但就是攻不破城池。光武召集大臣们研究对策,大家多提议悬赏以攻城。只有刘庄主张不要围城太紧、太急,而应让贼人可以突围,这样一个亭长就能对付了他们。结果真如刘庄所料,叛贼分散突围后都被平定、消灭。
    光武重建汉朝后,因为国力不足,一改武帝时对匈奴的战略攻势,转为防御。后来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分。南匈奴主动要求内附,光武册封南匈奴,而且还和他们和亲。北匈奴看到东汉和南匈奴和亲,也要求和亲。光武于是和公卿们商量,一时难以决定。这时已是太子的刘庄说,北匈奴因为南匈奴内附和亲所以害怕我们,如果我们不攻击北匈奴,又和他们和亲,则北匈奴不会再怕我们,南匈奴也会对我们有二心。光武于是决定不和北匈奴和亲。
    当了皇帝以后,刘庄聪明不减,在处理国家大事的时候,他深得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个中三昧。即位之后,他大刀阔斧地用刚猛的手段代替老爸执政时代的“柔”道。别人吃柿子都拣软的捏,他却不讲情面不徇私情,这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妻子家族的态度和对待功臣豪强的态度上。光武帝刘秀死前,曾经让明帝刘庄把与刘秀一起创业的28位大将军的画像挂在宫中的云台上,刘庄基本照办,但却把一位名叫马援的大将军从云台28将中拿掉,原因不是别的,就是因为马援是刘庄本人的老丈人。这实际上是一个信号,刘庄就是想借此表明自己要限制和约束外戚。事实上,他的几个小舅子马廖、马光、马防都位不过九卿。他同父同母的四个姐妹,有三个人的老公因犯罪被他杀掉。东汉12个皇帝中事实上只有汉明帝刘庄始终对外戚和功臣干政采取了高度警惕和高度打压的态势。假如东汉的其他皇帝都像明帝刘庄一样,那很可能就不会有后来的外戚和宦官弄权乱国。
    有一位名叫陈普的人曾经就此写道:
    后宫任姒古今希,前殿弦歌凤已知。
    孔子孟轲真薄命,不生建武永平时。
    三国时代,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名士孔融,曾经留下过“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典故,说的是小的时候聪明,长大以后未必聪明。古今中外这方面的例子可谓举不胜举,但汉明帝刘庄却是一个例外,他小的时候聪明,长大了以后更聪明。
    刘庄的聪明还体现在有所为有所不为上。
    我们上边说到了他的刚正,其实刘庄也有宽厚的一面。这集中表现在他对他的几个同父同母或同父异母的兄弟上。刘荆是明帝的同母弟弟,生性张狂,暗藏野心。在明帝登基后不久,就假冒郭况的名义给废太子刘强写信,言其母子无过被废,劝其起兵造反。没有非分之想的刘强被这封书信吓坏了,赶紧把信件交给明帝。明帝暗地里查出此信是自己亲弟所为,顾念亲情,就隐忍下来,但自此对刘荆暗加防范。
    刘荆看一事不成,又在羌人造反时,也打算造反,想自己尝尝当皇帝的滋味。明帝闻听后,马上改封他为广陵王,让他离开朝廷,以免生非。但刘荆没有理会兄长的一片好心,到封地后还一味谋反,这个蠢猪还召来相士给自己算算是否有当皇帝的命,吓得相士赶紧报给当地官员。刘荆也害怕了,主动投首,明帝还是顾念兄弟之情,只是撤去卫队、随从,至于饮食住行还是和王侯一样。可是刘荆在被看管期间又使巫祭祀诅咒,被官府侦知上报明帝,没等明帝下诏,这家伙就害怕得自尽了。明帝知道弟弟自杀后,甚是难过,追封他为思王,也没追究家人和部属责任。
    楚王刘英是许美人所生,明帝一直很关照这个弟弟。光武帝死后,许美人和儿子一起生活在楚地。明帝和阴太后还常常赏赐给他们财物,甚至楚王的大舅子也被封侯。但刘英没有体会皇兄和太后的厚爱,在楚地蓄意谋反,自封将相。这一切被有司侦察,奏请明帝诛杀。但明帝念少时交情,网开一面只免去刘英王位,流放泾县,后来刘英自杀。他的家属不受影响,仍然享受以前的封号,住在楚王宫。
    坚持对外开放,把佛教“引进来”请入中国
    据史料记载,东汉永平十年(67年)的某天晚上,汉明帝刘庄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神仙,金色的身体有光环绕,轻盈飘荡从远方飞来,降落在御殿前。汉明帝非常高兴。第二天一早上朝,他把自己的梦告诉群臣,并询问是何方神圣。太史傅毅博学多才,告诉汉明帝:听说西方天竺(印度)有位得道的神,号称佛,能够飞身于虚幻中,全身放射着光芒,陛下您梦见的大概是佛吧!
    于是明帝派使者羽林郎中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13人去西域,访求佛道。三年后,他们同两位印度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回到洛阳,带回一批经书和佛像,并开始翻译一部分佛经,相传《四十二章经》就是其中之一。明帝命令在首都洛阳建造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以安置德高望重的印度名僧,储藏他们带来的宝贵经像等物品,此寺即今天的洛阳白马寺。该寺据说是因当时驮载经书佛像的白马而得名,而白马寺也因而成为中国佛教的“祖庭”和发源地。白马寺现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尊老爱幼,关爱百姓,有过归己
    尊老爱幼一向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永平二年(59年)冬十月壬子,刘庄来到当时的国立大学辟雍,初行养老礼,并下了一道诏书:
    光武皇帝建三朝之礼,而未及临飨。眇眇小子,属当圣业。间暮春吉辰,初行大射;令月元日,复践辟雍。尊事三老,兄事五更,安车软轮,供绥执授。侯王设酱,公卿馔珍,朕亲袒割,执爵而颤。祝哽在前,祝噎在后。升歌《鹿鸣》,下管《新宫》,八佾具修,万舞于庭。朕固薄德,何以克当?《易》陈负乘,《诗》刺彼己,永念惭疚,无忘厥心。三老李躬,年耆学明。五更桓荣,授朕《尚书》。《诗》曰:“无德不报,无言不酬。”其赐荣爵关内侯,食邑五千户。三老、五更皆以二千石禄养终厥身。其赐天下三老酒人一石,肉四十斤。有司其存耆耋,恤幼孤,惠鳏寡,称朕意焉。(《后汉书·明帝本纪》)
    永平十二年五月丙辰,刘庄再次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级,流民无名数欲占者人一级;鳏、寡、孤、独、笃癃、贫不能自存者粟,人五斛。
    永平三年秋八月壬申日,东汉帝国境内出现日食。刘庄下诏罪己曰:
    朕奉承祖业,无有善政。日月薄蚀,彗孛见天,水旱不节,稼穑不成,人无宿储,下生愁垫。虽夙夜勤思,而智能不逮。昔楚庄无灾,以致戒惧;鲁哀祸大,天不降谴。今之动变,傥尚可救。有司勉思厥职,以匡无德。古者卿士献诗,百工箴谏。其言事者,靡有所讳。(《后汉书·明帝本纪》)
    永平八年十月壬寅晦,再次出现日食,刘庄再次下罪己诏说:
    朕以无德,奉承大业,而下贻人怨,上动三光。日食之变,其灾尤大,《春秋》图谶所为至谴。永思厥咎,在予一人。群司勉修职事,极言无讳。(《后汉书·明帝本纪》)
    于是在位者皆上封事,各言得失。帝览章,深自引咎,乃以所上班示百官。诏曰:
    群僚所言,皆朕之过。人冤不能理,吏黠不能禁;而轻用人力,缮修宫宇,出入无节,喜怒过差。昔应门失守,《关睢》刺世;飞蓬随风,微子所叹。永览前戒,竦然兢惧。徒恐薄德,久而致怠耳。(《后汉书·明帝本纪》)
    永平十三年冬十月壬辰晦,第三次出现日食,东汉帝国的三公等高官坐不住了,纷纷免冠自劾。刘庄下诏说:
    冠履勿劾。灾异屡见,咎在朕躬,忧惧遑遑,未知其方。将有司陈事,多所隐讳,使君上壅蔽,下有不畅乎?昔卫有忠臣,灵公得守其位。今何以和穆阴阳,消伏灾谴?刺史、太守详刑理冤,存恤鳏孤,勉思职焉。(《后汉书·明帝本纪》)
    人们常说天灾不可怕,怕的是最高统治者冥顽不化,怕的是最高统治者有过归于别人。像刘庄这样每次有过皆归于自己,反躬自省的皇帝在中国历朝历代的确是不多见的,所以其谥号为“明”。
    永平十八年,也就是75年,刘庄病逝。
    这位在位18年的皇帝死的时候只有48岁。
    随后继位的章帝,为人宽厚仁和,也始终尊奉光武制度,励精图治,光大祖业。因而明帝和章帝期间被称为“明章之治”。
    尽管有人评价说刘庄脾气暴躁,性格根本不像老爸刘秀和老妈阴丽华,处事稍欠宽和,稍缺变通。他治法太过严苛,以至发生冤狱;坚决不用外戚,以至错失很多人才。就像《后汉书》里范晔的评价所说:弘人之度未优!但他又确实是一个驭下有术,非常勤政的皇帝,在中国历朝历代第二代皇帝中他可以算作一个几近完美的人物。
    刘庄是个清明的皇帝,这大概和他的生长环境有关,他的父亲是中国历代皇帝中出类拔萃的顶峰人物,他的父母是中国历史上最恩爱和睦的一对,他的皇后是历朝后宫最朴素也最智慧的女子之一……如果我们站在历史的角度回望,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明帝刘庄其实拥有了很多二世君主梦寐以求的东西,那就是相对比较温暖、比较健康的家庭,这也是他之所以能成为“明”帝的重要原因之所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