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秦始皇的“东向发展”与汉武帝的“西部开发”
统一之前,秦偏中国西北一隅。秦始皇以其雄才大略,完成了秦始皇对中国的统一。 完成统一后,秦始皇很有政治作为。其政治作为,并非文字、货币、度量衡的改革。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实施这些改革是完全必要的。但在涉及国家安全与国家发展上,秦始皇则作出了两大决策:南北分割,东向发展。 南北分割,就是修筑长城,划出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间的界线,阻断游牧区与农耕区的任性游离,稳定王朝的生存空间。长城的修筑当然是必要的,但工程过于庞大,国力难以支撑,最终激发民怨,国家安全工程反而成为危害国家工程,事实与愿望背道而驰。  网络配图 东向发展,就是治理新域。相对于当初的秦国,秦朝的新疆域主要在东部。六国的国情非常复杂,政治不稳定的因素也并不因为军事上的胜出而消失。治理新域,秦始皇无法视而不见。《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六次出巡中,东巡即占了四次。不难看出,秦始皇的政治眼光是敏锐的。 《史记》为汉人所修,对秦始皇东巡的目的,难免掺入了诸多诬化的元素,甚至将之简单地归于秦始皇迷信东方蓬莱仙境,寻求长生不老之药——司马迁认为,秦始皇第一次巡游至琅琊,“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如此庞大阵容,足见其宏大决心。但仙人没有找到,药也没有求成。为什么失败呢?当时的科技,即便有仙人仙药,找到也十分偶然。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