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绥当了皇后之后,没有被宫中的奢华所迷惑,更没有骄傲自满,仍然是处处以谦让为主。当时,各个封国为了让皇帝高兴,纷纷进献很多珍玩。邓绥认为这种事情不足取,于是向和帝提出废除这种进献。和帝允诺了。 按照汉朝的惯例,皇后正位之后,其家族将被赏赐,并且选择一些人到京师做官,可邓皇后坚决反对,让和帝非常感动。他曾对人说:“历代皇后都是希望分封娘家人越多越好,可邓皇后大德,洁身自好。难得!” 三年过后,和帝突然染病,一病不起,仅二十七岁即驾崩。二十五岁的邓皇后身上的担子重了起来。 (2)辅佐殇帝八个月 和帝生前没有立皇太子,也许他认为自己还很年轻,因此朝廷也从来没有为此商量过。此时和帝一死,继承人问题凸显出来。 邓皇后虽然进宫七年,并且受到和帝宠爱,但可惜的是她没有生育,后宫嫔妃曾经多次生育,可大多早殇。当时后宫许多人认为皇宫不吉利:皇后、贵人皆无子,宫里又死了那么多孩子,所以即使生了孩子,也抱到宫外去养,当然,对于这些抱出去的孩子,宫册中有明确的记载。 可是大臣们不知道后宫的事情,急得团团转,不知如何是好。邓皇后在查了宫册并经过核实后告诉大臣们:“和帝有两个儿子在宫外颐养。大的叫刘胜,已经八岁,但身有重病,不宜迎立;小儿子叫刘隆,只有百天,可以马上迎进宫里。” 实际上,后人对邓皇后之所以褒贬不一,迎立太子即皇帝位的事情就是一桩。放着八岁的皇子不让立,偏偏选最小的。难道是因为八岁懂事了,不好管理?况且和帝的儿子只有三个月,是真是假?还有一点,邓皇后明确表示,她将收养襁褓中的刘隆这。是什么意思? 不论人们有多少猜想,邓皇后还是将三个月大的刘隆放在了皇帝的宝座上。刘隆即位,尊邓皇后为皇太后。皇上年幼无法临朝,由太后临朝听政,年号改为延平。 刘隆的即位创下了中国历史上即位皇帝年龄最小的记录。不过邓绥也没忘刘胜,给这个孩子封了平原王的爵位。 邓绥临朝执政,方觉势单力薄,于是参照前朝,不断对娘家人分封。封其长兄邓骘为上蔡侯车骑将军,命令他综理朝政,并命邓骘住在宫内,以便随时商议国事;封她的弟弟邓悝、邓弘、邓闾为侯。为了便于议事和传达诏命,除了皇太后本家兄弟外,太后还重用了帮助过自己的宦官郑众、蔡伦等人为亲信。任用本家兄弟、宦官,这些都是女人当政的主要弊端,一向贤明的邓绥也没有跳出俗套。 邓太后临朝后,接连下诏,大赦天下。亦下令减少宫内的物质供应,规定每天只能吃一肉一饭,地方郡国的贡献减半,凡因暴雨受灾的郡国,都可以得到免除田租的待遇。这些措施得到了地方郡国的拥护,也暂时缓解了宫廷与地方的矛盾。另外,还有许多得人心的措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