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论雍正与母亲德妃的关系 德妃为何不喜亲儿雍正?(5)

http://www.newdu.com 2017-08-3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二十五日)因大行皇太后梓宫二十六日发引读文致祭,上诣宁寿宫,亲祭致奠哭泣尽哀三次。……

二十六日甲辰寅时奉移大行皇太后梓宫安奉寿皇殿,发引前,上诣寿皇殿亲祭……”(29)

而实录上,臣子则推测此举是“因奏请皇太后移御宁寿宫届期受朝贺,皇太后固执未允,尚御永和宫,至是奉安梓宫于宁寿宫。”

皇太后“固执未允”始终是纠结在雍正心头,令他耿耿于怀的一块心病。

但无论吴雅氏承不承认皇太后的尊号,承不承认雍正的继统,她能够与康熙的孝诚、孝昭、孝懿三后同祔圣祖庙,尊谥并加“仁“字,是因为她是胤禛的生母,因为她“诞育藐躬,命提教切,隆彰母道,顾复恩深”(30)。

这个时候雍正的心理就很微妙了,他既愧又怨。

他愧为人子,在母亲生前,不能令她开怀,反让她烦忧无数。他知道母亲心心念念的就是允禵,所以即于皇太后去世当天,在大行皇太后梓宫前,因“欲慰我皇妣皇太后之心”,“将允禵晋封为郡王”(31)。他深知母亲“向欲加恩”其舅祖岳色,但或许是因为怄气,或许是因为他不喜欢这位舅祖,抑或许是想以此作为筹码,以期母亲能够答应他的请求,总之,在母亲生前,他没有能够尽举手之劳,满足她的愿望。所以在母亲去世后的第二天,舅祖岳色“著受为拜他喇布勒哈番,追袭一次。(32)”

可是他又是那么的不甘心,他怨他和母亲之间隔着他的亲弟弟允禵。怨使得他怀着异样的心态,在允禵面前流露出幸灾乐祸的神情:“十四阿哥前既不预皇考大事,今又不及预皇妣大事,不得尽其孝道,实属伊之不幸。”(33)怨使得他在封允禵为郡王的时候,不忘挖苦他,“无知狂悖、气傲心高”,亦不忘警告他,“若怙恶不悛,则国法具在,朕不得不治其罪”(34)。

皇太后去世以后,雍正于苍震门外设帷幄以居,时值盛暑,雍正针对曾静“逼母”的指责,曾经如此辩驳:“朕向来有畏暑之疾,哀痛擗踊,屡次昏晕,数月之内,两遭大事,五内摧伤,几不能支,此宫廷所共知者。”(35)这倒是实情。在年羹尧恭请雍正节哀的折子上,无不愤懑的说“朕安,你实在为朕放心,实力不能撑,也顾不得丢丑了。况受过暑,一点热也受不得,只得以身荷之重,着实惜养,不必为朕过虑。”(36)

和康熙死后相比,这个时候的雍正似乎没有那么好强了,早早就定下了“倘不胜暑热,力不能支,亦不勉强”(37)的基调。二十五日,就是在皇太后梓宫发引的前一天,雍正谕曰:“除服以前,每日伺候清晨亲往寿皇殿供献。(38)”也就是说,为了避免中暑,皇帝选择每天去清凉的时候前往。我想这除了和皇帝的身体状况有关,也和他与康熙和孝恭的感情厚薄有关吧。

不过繁琐的丧礼确实是很消耗精力的,无怪乎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在得知皇太后去世的消息时说“雍正皇帝的皇太后死了,要再次举行像康熙皇帝去世时的葬礼。再次参加这样令人厌恶的仪式,还不如让我去死。”(39)

在接连经历圣祖和孝恭的丧礼,对于雍正身体的损耗是很大的,就在皇太后去世后不久,雍正病倒了,“数月,得以康复。”(40)

雍正元年六月二十日,诸王大臣等引据“宋朝太宗、真宗四后祔庙之礼”,雍正帝以此为例,谕内阁:“恭惟孝诚仁皇后元配,宸极,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继位中宫。孝恭仁皇后诞育联躬,母仪天下。按先儒耐庙之仪:一元后、一继立、一本生,以次并列。今母后升祔位次,当首奉孝诚仁皇后,次奉孝昭仁皇后,次奉孝懿仁皇后,次奉孝恭仁皇后。如此庶于古礼符合,而朕心亦安矣。”(41)

雍正元年八月十二日恭上大行皇太后尊谥为:“孝恭宣惠温肃定裕赞天承圣仁皇后”(乾隆元年三月丁巳,加“慈纯”,嘉庆四年五月戊辰加“钦穆”。吴雅氏全谥为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

雍正元年八月十八日,孝恭仁皇后梓宫自寿皇殿发引,送往景陵。八月二十四谕王大臣等:“皇太后素性谦谨,事圣祖皇帝数十年,恪恭罔懈,现在享殿内奉圣祖仁皇帝梓宫,皇太后梓宫暂安于芦殿,一应供献及祭文不可由中门出入,俱应于西门行走,以仰体我皇妣谦冲至意。”(42)

雍正元年九月初一日,葬圣祖仁皇帝于景陵,孝恭仁皇后拊龙輴(chǘn,灵车)入宝城。

随着孝恭的入土为安,一切都已过去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