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元人民币别说在中国罕见了,从古至今世界其他各国以“3”作为面额的货币也不多,因为货币面额的设计是有门道的,不然为什么印3元和7元的假钞很容易被识破呢? 货币面值,是神奇的排列组合游戏 古今中外,在钱币面额上使用得最多的是1、2、5、10这四个数字。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在确定钱币面额等次时,最高面额与其它各种面额之间是整倍数的关系。 货币面值是依据数学的组合原理设计的。在数字1到10里,有“重要数”和“非重要数”之分,1、2、5、10就是“重要数”,用这几个数能以最少的加减运算得到另外一些数。如1+2=3,2+2=4,1+5=6,2+5=7,10-2=8,10-1=9。其余的就是“非重要数”。而如果将四个“重要数”中的任意一个用“非重要数”代替,就出现有的数要相加或相减两次才能得到,比较繁琐。尤其是对于算数不太好的人来说,日常使用太不方便。 从概率学的角度看:在1至9的各种数字排列组合中,3的出现概率最多只有18%,而1、2、5出现的总概率则为90%。如果使用面值为“3”的币种,在流通中呈现的概率约为16.7%,证明以“3”为面值的货币在实际流通中找零替代的作用并不显著,反会使货币的票面结构有失衡之感。 举个例子,现在利用1、2、5元的纸币,可以在三张之内组成1-9元的数字: 1=1(1张) 2=2(1张) 3=1+2(2张) 4=2+2(2张) 5=5(1张) 6=1+5(2张) 7=2+5(2张) 8=1+2+5(3张) 9=2+2+5(3张) 假设这个时候我们再多加一张3元的纸币,1—9元的组成基本没变,节省不了多少纸币: 1=1(1张) 2=2(1张) 3=3(1张)(省1张) 4=2+2(2张) 5=5(1张) 6=1+5(2张) 7=2+5(2张) 8=3+5(2张)(省1张) 9=2+2+5(3张) 你看,忙活了半天,只省了两张钞票,而为了多印一种3元币,花费的制造、流通成本就多了去了。所以,实际应用中,1、2、5、10元面值的货币就足够组成l—9的所有数,找零完全没问题。以其10倍发行的20、50、100元等大面值货币的组合,就更加方便了我们的现金使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