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西游记中孙悟空拜师学艺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3)

http://www.newdu.com 2017-08-3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五祖内心非常高兴,却不动声色。想跟这位难得的弟子多说几句话,却怕手下其他弟子嫉妒,带来不便,于是说,“别说什么大话了,我看你去马棚伺候马匹,砍柴烧火倒也合适。”

因此,惠能这位刚来的“弼马温”就去马棚干活了。

最初的活是舂米。寺里那么多人要吃饭,舂米是个重活。不过,惠能本身就是干重活的,也干得不亦乐乎。由于身材矮小,舂米的工具叫“石碓(音对)”,利用的是杠杆原理,要脚踏一头,将碓的另一头高高踩起,脚一松开,另一头便快速地下降,将米槽里面的谷壳捣碎。惠能身体重量不够,头脑发达还顺便来个小发明,在腰上系上一块石头,增加自己的重量,在踩碓时省了不少力。这块栓腰石还在,保存在六祖道场广东南华寺。

这样浑浑噩噩过了七八个月,孙大圣是过了六七年。五祖一天“忽”见惠能。我想,这个“忽”是大有因缘的。五祖见因缘成熟,抽空见了惠能。他说,“我觉得你的想法是对的,不过担心你太出众了,有人害你,所以没有当场与你详说。”

惠能说,“弟子也知道师父的意思,因此,这么久不敢去堂前打扰,使别人不知不觉。”

又过了一段时间,五祖召集所有门人,要求每个人明心见性,将所学所悟的,写一首偈语,看看谁写得好。谁写得好,谁可以传授衣钵。

这个诱惑可大了,能够传授法脉,是多少个辈子福分修来的。

你说,这上千号弟子都闭门写偈语去了吗?没有!

这就是这个世界上,有的人为什么能成名,有的人总是沦为平庸的原因。这些弟子们,都觉得自己的才华和悟性,比不上大师兄兼老师神秀。既然这样,就让神秀写好了,大家都省点事。

神秀也不负众望,写下了著名的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有些人以为这首偈语水平不高,是不对的。后人对这首偈语评价极高,难怪神秀大师也成为禅宗北宗之祖,唐高宗及武则天时的国师,并非浪得虚名。

作业高质量完成了,其他师兄弟很高兴,偏偏神秀很担心,自己的水平是不是具备传承法脉的资格。当天晚上没有睡好。

过了两天,惠能偶尔经过,这位老兄大字不识半个,听到一名童子在诵偈,便请童子带他过去看看。

这时,真正的序幕拉开了,主角登场了。

其时,刚好江州张别驾在场,便帮惠能高声朗诵。惠能听后,对张别驾说,“我也有一偈,请您帮我写上去。”

别驾说,“你也要写偈?这真是稀有啊。”一脸看不起的样子。

惠能说,“要学习高深的佛法,不能轻视初学者。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

张仁兄一下子脸红了,不过倒也聪明得很,“好吧,我帮你写吧。我看你以后真能成佛,如果那样,你可要先度老兄啊。”

于是,石破天惊的偈语写出来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写完,观看的师兄弟大惊小怪,大发感叹,“真是奇怪啊,不能以貌取人,再过一段时间,这个人可是个肉身菩萨。”

五祖跑过来,看到众人惊怪,倒像是看到“孙悟空变松树一样”,把众人赶走,脱下一只鞋子,赶紧把偈语擦掉,连说,“这还不行,没有明心见性。”

第二天,五祖不动声色来到惠能的作坊,见到他腰栓着石头说,“求道的人,为了悟法总是忘记自己的身体,应该是这样吧?”又问,“米舂好没有?”

惠能说,“米早就舂好了,只是没有筛子。”好个惠能,一语双关,这个“筛”,既是米筛的意思,也是没有“老师”的意思。

五祖听后,不声不色,拿着拐杖,在石碓上敲了三下,就回去了。三下戒尺,将未来的“孙大圣”敲醒了。

惠能明白五祖的意思,三更时分,像孙猴子一样,偷偷溜进五祖的禅房。五祖很高兴,知道这个家伙值得传授衣钵,便拿着袈裟,将窗户遮住,搞了一次震撼千年的地下行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