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遗憾,中国古代史基本上是男性的历史,没有女人什么事情。我们以闻名遐迩的《三国演义》为例子。在这部作品中,如果剔除那些小妾侍女丫环,全书只出现了三个女性。一个是被司徒王允用作工具,使美人计,让她盘旋在董卓和吕布两个男人之间的貂婵。貂婵就是一件被两个男人争抢的玩具,董卓,吕布败亡后她还背上了“红颜祸水”的恶名。第二个是舞刀弄枪、很不讨家人喜欢的孙尚香。 结果她被哥哥孙权和大臣周瑜等人设计,当作消磨敌人斗志的礼物“嫁”给了刘备叔叔。刘备后来发达了,和孙权翻脸了,孙尚香灰溜溜地回到了东吴。后世文人,比如罗贯中,可能觉得这个女人太有个性了,需要向“主旋律”靠拢,于是给孙尚香安排了刘备死后投江殉葬的结局。第三个女角色是祝融夫人。她可厉害了,甩一手好飞刀,连续擒获多名蜀汉大将。可惜罗贯中根本就没拿正眼看她,因为祝融夫人一登场就是西南蛮夷孟获(就是那个笨到被人连抓六次,到第七次还不长记性的孟获)的夫人。“化外之人”,不足挂齿。 歧视,彻底的歧视。女权主义者往往义愤填膺地批判中国古代歧视妇女的言行,为妇女的卑下地位抱不平。古代妇女的一生基本上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不要说有什么事业了,没有赶上被皇帝拉去殉葬就不错了。女权主义者常常举已经被鲁迅等人批判的古代逼寡妇绝食自杀殉节的例子,厉声谴责一位女子的生命难道比不上县太爷的一块贞节牌匾吗?按照某些极端女权主义者的看法,古代妇女要和男子完全平等,不能依附男人,不能被禁锢在家庭里,要干一切男人能干的事情——包括当女皇帝。一些人相信,只要给古代妇女一个支点,她们就能撬起地球。 考古发现和逻辑推理告诉我们:在古代就实现男女平等的想法是美好的,但是并不合理。楚国君臣的寒碜宴会可以证明古代的物质生活是多么地艰苦。男人们辛辛苦苦劳作一年,刀耕火种的,到头来常常不能解决温饱问题。古代,人口的分布也很稀少,少得不足以保证多数人行路的安全,少数地方甚至还有虎狼出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