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8月开始的一战,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2014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这一年,对中国人而言无疑具有双重的酸楚滋味。回望历史深处的1914年,新生的中华民国已历三载,但战乱、政争、贫困却仍在折磨着这片苦难的大地。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一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更是让这片破碎的山河雪上加霜。 1917年2月,在一战已经进入第4个年头后,势力渐弱的德国为压制英国方面的海上运输而单方面宣布实行“无限制潜艇战”。按德方声明,对于任何开往英国的船只,德国潜艇将不发警告的加以击沉。此举带来的严重后果是,德国原本为封锁其他国家对英国的物质援助,但这种不加区别的攻击方式将更多的中立国拖入了战争,其中就包括了万里之外的中华民国。 “府院之争”:总统、总理掰手腕 1917年2月,中立国船只相继被德国潜艇击沉后,受损最大的美国宣布对德断交,并准备派遣军队前往欧洲参战。不仅如此,美国政府还展开了对华外交活动,希望中国也步其后尘,对德国断交甚至随同参战。对此,民国总理段祺瑞最初未置可否,因为他本人曾赴德国学习军事,对后者的强大深有体会。在他看来,德国虽然目前形势不利,但难保没有翻盘的可能,万一参而不胜,反而惹下麻烦。 在此情况下,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按华盛顿的指示极力劝说中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并许诺为中国提供贷款及其他各种支持。与此同时,协约国集团的一些外国顾问如总统府美籍顾问福开森、英籍顾问莫理循等人也纷纷向各方有力人士展开游说,他们异口同声的建议:中国一定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翻身机会,搭上“战胜国”的最后一趟列车。 在“外国友人”的游说和“战胜国”的诱惑下,段祺瑞随后改变了主意,他的小算盘是:如果中国不战而胜,不但可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而且可以利用参战为名,扩大自己的势力;再者,对外战争可以转移民众视线,稳定国内政局,何况本次参战没什么大的风险,正好乘机搭个便车。 段祺瑞 之后,民国政府对德国以“无限制潜水艇战”封锁国际公海的政策提出抗议。3月初,段祺瑞召开内阁会议并顺利通过了“对德绝交案”。但让老段没想到的是,总统黎元洪在看完提案咨文后表示不能盖印,其理由是:宣战媾和乃大总统之权力,如今断交便是交战之先声,事关重大,不可草率行事;退一步说,也应该先与国会协商为妥。 原来,按1912年《临时约法》的规定,总统是虚位,总理是实权,但国会、总统府、国务院之间又因为权限不清而相互牵制,由此导致民国初年总统与总理间多有龃龉,这也就是所谓的“府院之争”。作为袁世凯死后继任总统而又势力单薄的黎元洪,其对段祺瑞的心思一清二楚,他并不愿意看到后者借“参战”扩充实力,由此才有了以上一幕。 碰了这个钉子后,段祺瑞气得出走天津,要撂挑子不干,最后还是黎元洪请江苏督军冯国璋前往天津走一趟,才算把老段劝回。之后,段祺瑞在冯国璋的陪同下再次拿着对德绝交的咨文请黎总统盖印。鉴于上次的风波,黎元洪这次二话没说,当场便盖上总统大印。 事后,段祺瑞在迎宾馆招待参众两院议员,向议员们解释政府的外交政策,以求取得共识并通过对德绝交案。有了这些铺垫,众议院在3月10日表决对德绝交案,结果以331票对87票获得通过;3月11日,参议院也以158票对35票的结果通过了这一议案。 3月14日,中华民国外交部正式照会德国公使,宣布对德断交,停付德国赔款和欠款,并令驻德公使颜惠庆即日回国。德国公使收到照会后,虽然也发了一通抗议,但事已至此,最终只能降旗回国。至于德国在天津和汉口的租界,中央政府令地方官即刻收回,在租界的少量德军也被解除武装;就连德国在华的商船,也都被一一扣押。由此,德国从1898年侵占胶州湾后在中国发展的势力,就此烟消云散。 “公民团”大闹“参战案” 对德断交还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该是对德宣战。在对德绝交问题上轻松搞定黎总统和国会后,段祺瑞本以为下一步参战将会顺理成章,但之后的过程却惹出许多不该有的麻烦。 1917年5月8日,段祺瑞将国会中主要党派的议员代表请到国务院,向他们解释了对德宣战的原因:一、中国在宣战后不参与欧洲战事,无需派兵;二、德国已转攻为守,颓势日显,失败指日可待;三、俄国在革命后仍继续对德作战,俄德和谈乃子虚乌有。 本来呢,这些游说活动还算正常,但国会对“参战案”进行投票的前两天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音。当时北京城内突然出现了很多自称“公民”、“代表”的队伍,他们拿着各色小旗子来到国会前面游行,并强烈要求对德宣战;与此同时,很多号称“民众团体”的组织也纷纷发来电报,要求国会尽快通过“参战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