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中国文化史 >

谁是史上草船借箭的真正主人公?到底谁借谁的箭

http://www.newdu.com 2017-08-3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诸葛孔明在赤壁大战前夕“草船借箭”,无疑是罗贯中名著《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罗贯中借此充分展示“半仙”诸葛亮的料事如神。但历史上的诸葛亮并未“草船借箭”,罗贯中大概是嫁接三个蓝本于诸葛亮,而并非“孙权借箭”一个蓝本之“孙”冠“诸葛”戴。

蓝本之一:孙权借箭。裴松之在注《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时,曾引用《魏略》说:“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这是发生在赤壁大战结束五年后的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之事,当时曹操与孙权对垒于濡须(今安徽巢县西巢湖入长江口),初战曹军大败,便坚守不出。某日孙权见江面薄雾,便乘一艘大船从濡须口闯入曹军营前观察军情。曹操生性多疑,不敢出战,即下令弓弩齐发,射击吴船。孙权的船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得行将倾覆,孙权即令调转船头,让另一侧再受箭。待两侧受箭均衡后,即安然返航。

从中可知,“孙权借箭”并非事先策划,而是一次偶发事件,也并无准备“草船借箭”中的“稻草人”,箭是直接射于大船的木板之上。故应该是一次偶发的“木船受箭”。

蓝本之二:张巡借箭。历史上真正用“草人”借箭的是唐代名将张巡,他在任睢阳(今属河南商丘)县令时与叛军令孤潮之战中,便施出“草人借箭”之计。据《新唐书·张巡传》载:“城中矢尽,巡缚藁为人千余,被黑衣,夜缒城下,潮兵争射之,久,乃藁人;还,得箭数十万。” 文中的“藁”即稻麦禾秆,“潮兵”指令孤潮的军队。此事发生于“安史之乱”中期,当时安绿山命叛将令孤潮率四万左右叛军围攻睢阳城,张巡仅凭临时招募的千余守军与敌对垒。叛军不断攻城,城中的箭已用尽。这天深夜,张巡命令士兵扎上千余草人,裹以黑衣,用绳子从城头吊下。叛军发现后,便向草人射箭,直到天亮,才发现是些草人。待守军拉回草人,净得几十万支箭。第二天晚上,张巡又挑选出五百死士,仍用绳子吊下城。叛军以为又是草人借箭,笑而不理。于是这五百人趁敌不备,直袭令狐潮大营,令狐潮来不及组织抵抗,几万叛军四下逃窜,一退十几里。

“张巡借箭”是一次精心策划的“草人借箭”,但发生在守城时,并无船可用。

蓝本之三:周瑜借箭。这第三个蓝本其实是将孙权“木船受箭”的史实,附会到周瑜身上。宋元之际的话本《三国志平话》说:“周瑜用帐幕船只,曹操一发箭,周瑜船射了左面,令扮棹人回船,却射右面。移时箭满于船。周瑜回,约得数百万支箭。周瑜喜道:‘谢丞相箭。’曹公听得大怒。” 《三国志平话》的作者大概更青睐周瑜,故让周瑜上演一出“木船借箭”的好戏。其间所说“约得数百万支箭”,已经是小说家的艺术夸张,试想一人射出十箭,便需十万人同时开弓,还未算射入江中的,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

“周瑜借箭”的文学本,虽仍无“草人”出现,但已是一次有预谋的“木船借箭”,其情节已经跟《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描写相接近。

历史上孙权无意间的“木船受箭”,张巡的“草人借箭”,文学作品中周瑜的“木船借箭”,罗贯中或许正是借助这三个蓝本,在《三国演义》中刻画出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生动故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