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日少壮派军官暗杀首相犬养毅 卓别林也在暗杀名单

http://www.newdu.com 2017-08-3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导读:在七七芦沟桥事变前一年,1936年的2月26日,东京近卫师团的1400多名皇道派青年官兵,突然发动了兵变,占领首相府、陆军部、东京警察厅等军政要地,行刺日本首相,枪杀内大臣,教育总监,大藏大臣,史称“二·二六兵变”。“二·二六兵变”是一个转折性的事件,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日本的权力结构,军方势力不可一世,日本也从此走上了法西斯军国主义之路,直接导致了1937年开始的全面对华战争。

陈晓楠:1937年7月7号,芦沟桥事变爆发,中国与日本之间,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全面战争,就在七七芦沟桥事变前一年,1936年的2月26日,东京近卫师团的1400多名皇道派青年官兵,突然发动了兵变,占领首相府、陆军部、东京警察厅等军政要地,行刺日本首相,枪杀内大臣,教育总监,大藏大臣,史称“二·二六兵变”。“二·二六兵变”是一个转折性的事件,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日本的权力结构,军方势力不可一世,日本也从此走上了法西斯军国主义之路,直接导致了1937年开始的全面对华战争。从今天起,我们用五集的篇幅讲述日本全面对华战争的前夜,“二.二六兵变”的来龙去脉。

二-二六兵变改变日本权力结构 法西斯上台

解说:1937年7月7日的北平郊区,宛平城之夜,天气酷热,这天夜里,日军在芦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演习中,一个名叫志村菊次郎的新兵忽然“失踪”,日军凭此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双方发生摩擦。20分钟后,这个去解手的新兵已自行归队,但日军联队长牟田口廉也,仍下达命令,炮击宛平城,双方军队交火,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们不禁问,芦沟桥事变前的日本究竟发生了什么?日本为何在侵略扩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1931年9月18日,以作战参谋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为主谋,关东军将校,在日本控制下的南满铁路沈阳以北的柳条湖制造了爆炸事件,然后嫁祸于张学良的军队,炮击北大营。

9月19日,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部署的计划,在24小时内控制了铁路沿线的战略据点,并做好了占领东北的准备。日本政府对关东军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也十分吃惊。首相若槻礼次郎在他的回忆录中写到,九月十九日一早,我突然接到陆军大臣南次郎的电话,说昨晚九点,关东军遭到中国军队的进攻,关东军进行了反击,现已占领奉天城,战斗仍在进行中。

蒋丰是日本新华侨报总编,旅居日本26年,他对1930年代日本军队与日本政府的关系有过研究。

蒋丰(日本新华侨报总编辑):若槻内阁做出来的这个决定呢,是不把战争扩大,当时日本已经驻扎在满洲的关东军的司令官,以及当时的参谋石原莞尔,像这样的三个主要的当时的军官,他是根本就不理睬这一套的。所以在这件事情应该说什么呢?已经突出出来了,军部从这个时候开始,已经就渐渐地在摆脱天皇,在摆脱内阁的一个控制。

日本驻朝司令绕过天皇 直接出兵中国东北

解说:此时,关东军请求派兵增援,朝鲜军司令管林铣十郎向东京的参谋本部请战,要求越过鸭绿江进入东北。首相若槻礼次郎说,本来向外国派兵这样的重大事件,是要经过天皇和内阁批准的,但在内阁会议还未做出决定的时候,林铣十郎司令官就独断派出了军队。

杨宁一(《日本法西斯夺取政权之路》作者):他没有得到天皇的命令,直接就把朝鲜的日本军队调动进入到中国东北。

解说:中方马上诉诸国联,要求国际社会督促日本恢复原状。国联的李顿调查团报告发表后,日本受到国际舆论的广泛谴责,因而一怒之下退出了国联,而使自己在国际上陷入孤立状态。

蒋丰:外相松冈在国联宣布脱离了以后,以为回国会被人家拿板砖砸死,没有想到到了横滨以后,受到了万众的欢呼。就是日本跟国际社会的脱离,其实它是越来越远。

解说: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宫内雄史,多年行走日本与中国两地,近距离观察和研究中日关系及其历史。他认为,三十年代的日本国内已经充满战争气氛。

宫内雄史(日本东京大学教授):甲午战争开始,战争的原因如何?战争结果是打赢扩大势力,普遍地受到,而且疯狂地受到欢迎,所以“九·一八”通过操纵媒体,扩大势力,已经在日本国内是很少有批评的声音。

犬养毅

解说:“九·一八”事变,如同一个连锁反应装置的开关,一经按动,便引发一连串的国际反应和国内危机,他们相互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日本的国家命运。若槻的立宪民政党内阁事后认可了关东军占领东三省的既成事实,但试图重新组成联合政府,以多党的力量遏制军方的独断专行,然而以失败告终。在当年年底辞职,继任若槻的就是犬养毅首相。犬养毅是日本近代政党立宪政友会的第6任总裁。

杨宁一:犬养毅呢,实际上他是主张宪政的,一直是从事推动日本这个宪政工作,而且参加政党的活动。

解说:1931年12月,立宪民政党的若槻礼次郎内阁因“九·一八”事件而倒台,77岁的犬养毅总裁被授命组阁,出任日本第29任首相。

宋志勇(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原二等秘书):实际上到了犬养毅首相的时候,日本的政党政治已经走到穷途末路了。这个政党政治已经很难进行下去了,主要在军部的打压下吧,实际上行政已经非常困难。

解说:犬养毅之所以成为西园寺公望及党内多数人推荐的对象,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由于犬养毅与中国特殊的关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