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军史 > 古代战争 >

刘邓成都围歼战:蒋介石最后一支王牌军被歼始末(2)

http://www.newdu.com 2017-08-31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蒋介石打断他的话说道:“在电台还没有联系上以前,你还是在成都附近收容宋希濂部,加以整顿。”

接着,蒋介石侧过身去对俞济时说:“俞局长,你同顾总长讲,凡宋希濂所辖部队,统归陈司令官指挥,并由其收容调整,准备在成都周围同共军决战。”

面对蒋介石委以的“重任”,陈克非激动得一跃而起,啪地一个立正道:“决不辜负校长重托,誓与共军决战到底!”

接着,蒋介石接见胡宗南的主力——第18兵团司令官李振:“你这个部队过去打得很好,官兵都很勇敢,这种精神要保持下去。现在敌人很猖狂,其实没有什么,完全是我们高级将领不争气,腐化堕落。古人早就说过,强兵在将。我们当一个将领,应该有不成功,便成仁,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你要训导部下,让他们知道,目前我们并不计较一线一地的得失,而是保存实力,重建复国基地。下一步行动,你们要向西昌集中。西昌是我们最后的复兴基地,这个地方很重要。你到了那里,要据险坚守,把当地民众组织起来,持久作战,等待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李振这才明白:胡宗南部保卫成都是假,退往西昌是真。所谓川西决战,只不过是虚晃一枪罢了。

蒋介石布置完他的“川西会战”计划后,匆忙逃离成都。

蒋介石最后一支王牌军被歼

1949年12月13日之后的几天,成都是群龙无首,一片混乱,犹如汤浇蚁穴。当时在成都地区的国民党军总兵力为32万余人,其中胡宗南集团15万人,其他国民党军约17万人。胡宗南为集中全力向康、滇方向突围和防止解放军对其部队割裂,一面以其主力第5兵团守新津,第18兵团位于新津、成都之间,构筑工事,抵抗解放军的进攻,一面将成都以北地区之第7兵团撤至德阳、三台地区,并将第16兵团置于广汉,把第15、20两兵团布置于彭县地区,向主力靠拢。

与此同时,人民解放军二野部队以第12军位于邛崃、大邑,第10军位于彭山,第11军位于简阳以西,第16军位于名山、丹棱,第18军集结眉山地区,将胡宗南部死死地困在了川西平原。

12月22日,胡宗南为挽救其即将覆灭的厄运,在新津紧急召开军长会议。会上,色厉内荏的胡宗南强打精神,提出了“保卫”成都的三个方案:

第一案:以现有的兵力,采取以守为主,占领优势地形,把握战机,转守为攻,出击取胜。

第二案:以现有兵力,攻守兼备,确保成都;划分兵团战斗地区,控制强大预备队,构筑强固工事阵地,坚决阻止解放军攻城。

第三案:为了便于尔后能继续作战,保持主力,避免胶着,决心牺牲一部分以救全大局为着眼。即以两个兵团(罗广文部第15兵团,陈克非部第20兵团)向解放军后方(重庆)乘虚挺进,以吸引我主力回头,而使主力向西康背进以确保安全。

也就在同一天,远在重庆的刘伯承、邓小平,向位于眉山、邛崃、大邑一线的第3、5兵团发出进攻成都的命令。

在刘伯承、邓小平部署围歼胡宗南之时,一向志大才疏的“川西决战”总指挥官胡宗南,终于力拙才尽。12月23日,他在四面楚歌中,爬上了早已准备好的飞机逃往海南岛。

胡宗南一溜,处在四面包围中的国民党军更加混乱动摇了。解放军乘机紧缩包围圈,进行军事攻击,并继续开展政治攻势。前方各部队分别向国民党军指挥官发出忠告、警告,劝告他们迅速回头,不要错过时机。在前沿直接作战的二野各部队,利用各种方式,向国民党军广播、战场喊话、送信、散发传单。面对解放军强大的军事、政治压力,走投无路的国民党军纷纷起义。二野各部队迅速占领指定位置后,一面构筑工事,积极阻击逃窜之敌;一面开展政治攻势,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12月21日,被围的川鄂边区绥署副主任董宋珩及16兵团副司令官曾元在金堂地区首先宣布起义,这是四川境内国民党被包围部队瓦解的开始;24日,敌第15兵团司令官罗广文、第20兵团司令官陈克非率残部在郫县、安德起义;25日,国民党第7兵团司令官裴昌会率部在德阳起义;27日,国民党第18兵团司令官李振也派出代表,到简阳与解放军商谈投降事宜。这些将领的起义,使龟缩在成都地区的国民党军队一片混乱,大有土崩瓦解之势。

但是,接替胡宗南指挥的国民党军第5兵团司令李文仍执迷不悟,垂死挣扎。为使自己摆脱不利地位,李文急忙改变胡宗南既定的计划,决定率其所辖7个军分两路突围。一路由第27、36、90、57军组成,从成都向重庆;另一路由第1、第3、第69军组成,从新津沿邛崃向西逃窜,目的地是雅安。

12月25日,负隅顽抗的国民党军第5兵团司令李文率部向西突围,被3兵团第12军阻击在邛崃一带。

12月24日晚,12军副军长肖永银、政治部主任李开湘,正在召开会议,研究敌情,突然接到侦察科长的报告:“黄昏时,国民党军由新津出动,方向向西,现已过了羊场西大河,距我军第35师警戒线仅10里。”

根据敌情变化,肖永银立即命令35师师长李德生返回部队,做好迎击敌人的准备。

一小时后,李德生在电话中向肖永银报告:“据已得到的情报,敌人为李文的第5兵团,现已确证的有5个军,第3、27、36、65和90军。在我方警戒阵地前方,大股的敌人正向西运动。”

肖永银当即命令35师:“敌人要西逃,你师必须于拂晓前完成一切作战准备,坚决抗击敌人的进攻,决不让李文西窜一步。”

12月25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李文兵团部队在炮火掩护下,开始向12军35师阵地攻击。这天,敌人像潮水一般,一次又一次地向35师阵地猛冲达20余次。该师正面部分阵地几度失守,战斗呈白热化,但英勇的解放军战士终于用手榴弹、刺刀、铁锹把敌人打退。敌人伤亡很大,死尸在35师前沿阵地前堆满了。35师伤亡也不小。

傍晚,肖永银令各师以两个营的兵力向敌人反击。经一夜战斗,俘敌5,000余人。

次日拂晓,敌人以团为单位,在炮火掩护下,向我12军阵地全线发动攻击,企图孤注一掷,打开缺口,夺路逃命。战斗中,处在前沿突出部的我35师阵地受敌攻击最猛,连续被敌攻击了10余次,双方反复争夺阵地,最终敌军被击退。至上午12时,敌人再次纠集兵力,在更猛烈的炮火掩护下,用“羊群”战术再度向l2军防线涌来,突破了35师阵地,直打到邛崃东门外。在紧要关头,肖永银果断地率军预备队两个团实施反击,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敌人反扑过去,挫败了敌人的进攻,夺回了阵地。

这天,被围困在成都、简阳一带的国民党李振兵团宣布起义,李文兵团更加孤立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