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4日,是贵阳遭日本“二·四”敌机轰炸整整76周年的日子。 日前,曾经历过那段灾难的贵阳市文史学者、81岁老人周诗若,联合91岁的杨近文、74岁的沈启源、73岁的李守明和68岁的梁茂林,致信媒体。他说,1939年“二·四”轰炸,那是一段不应该被遗忘的历史,贵阳应建立一个“二·四轰炸”纪念碑,呈现历史的真相,让人们铭记于心。 那年周诗若只有5岁,他说当天发生的事,大多是事后妈妈描述给他听的。 1939年2月4日,正是腊月十六。这一天,是贵阳各商家给职工一年中最后一次“打牙祭”的日子,称为“倒牙”。“倒牙”后,老板和员工就准备过农历年了。 正当人们欢天喜地地备办年货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筑城。上午10点,城中响起了警报声,大家都以为是“防空演习”。就在前两天,当时政府通知市民,要防空演习三天,所以多数人没有离家外出躲避。11时许,又听到了空袭警报,东山山巅上高高挂起大、小红灯笼各三只,成串飘荡在山头上。一只大灯笼代表五驾敌机,小的代表一架,说明来袭的敌机共18架。 正午12点,这18架飞机成品字形,从城东侵入市区,轮番轰炸以大十字为中心的贵阳最繁华的商业区。被轰炸的区域,东至中山东路护国路和蔡家街口,南至中华南路贯珠桥,西至中山西路先知巷,北至光明路,即今省府路口。 据《抗敌半月刊》第41期专刊记述:“城里如燃烧起几支庞大的蜡炬,浓烟冲宵,成了一片火云,遮断了日光的透射,火焰腾起几十丈高”,“满街都是受伤的人。血迹满面满身的,坐着车轿或给人搀扶着去医院。” 而在《贵阳文史资料选粹》记载,贵阳县县长李大光在《贵阳“二·四空袭亲历记”》中写到,“敌机来袭,是东以东山,南以南明河为目标”,意图十分明显。文中说,那时贵阳主要的政治、经济机关,以及规模比较大的商铺,都是分布在省府路、中山东路、中山西路、中华南路这一带。但机关并没有在盲袭中被毁,中弹的反而都是无辜市民的房屋和商店。 事后调查,敌机共投弹129枚,炸死597人,炸伤1526人,其中重伤送医院治疗的735人中,又有33人医治无效死亡。当时贵阳人口才20余万人,即被日本飞机一次炸死伤2123人。炸毁民房和公共建筑1326栋,造成财产损失3880万(银元),登记灾民8998人,有2万多人无家可归。 杨近文老人,当年已经15岁,对那场灾难依然记忆犹新。“我家就住在富水南路、小十字附近。”他回忆说,正是日本轰炸的重灾区。当日日本飞机飞来时,一家人乐哈哈正在家里备着年货,炸弹落下爆炸发出巨大响声时,一家人才飞快向东门方向逃跑。 “表哥也在我家玩,他跑慢了点,被炸死了。”说起惨死的表哥,杨近文老人显得很悲伤。他说,当时也顾不得难过,躲了两个多小时,等整个城市平静下来,才返回,但家已变成了一片废墟。 据《贵阳文史资料选粹》记载,已故的“永丰泰”百货店主蔡森久在《“二·四”轰炸给贵阳人民造成的损失和灾难》一文中写到,2月4日这一天,“天气特别晴朗,贵阳大十字从南到北,充满了活跃的气氛”。 日本人的炸弹打破了祥和与宁静。蔡森久写他听到炸弹声,“震耳欲聋,我们只好闭目等死。轰的一声,我的店房已被震倒,手也被砖打伤。” 在李守明的《文史笔谈》一书中,也有记载百年药号“德昌祥”在轰炸中遭遇巨大损失。文中提到,“二·四”轰炸这一天,中华中路上千间民房、商店毁于大火,成千上万民众的身家财产化为灰烬。大火烧至第二天,大十字德昌祥南号完全被烧毁,所有贵重药材、药品,全部烧为灰烬。日军此次轰炸,使德昌祥损失十多万元,多年积累的资金、货物,几乎全部化为乌有,仅余北号的少量货物,险些沦入破产境地。 周诗若说:“1939年,日本毫无理由地轰炸毫无设防的贵阳,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贵阳都应记住这段历史,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
(责任编辑:admin) |